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森林面積 文章列表
#
森林面積
約 5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史無前例森林大火!韓國慶尚道至少26死、疏散3萬餘人,3.6萬公頃林地陷入火海
南韓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27日通報,慶尚南北道的森林大火造成至少26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受害森林面積達3.6萬公頃,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國際中心
2025-03-27 17:58
VIP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商業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李堅明觀點:台灣應輸出減碳影響力
面對2023年與2024年背靠背(backtoback)的近12萬年來歷史高溫,聯合國於亞塞拜然巴庫(Baku)舉行的第29屆氣候大會(簡稱COP29)呼籲全球應以跑百米的速度遵行1.5oC減排路徑,2030年減排43%及2035年減排60%(相較2019年排放水準)。同時,也通過《巴黎協定》第6條(Article6)新碳市場規則,開起國際減量合作契機,助力國家雄心「自定減量貢獻」(NationallyDeterminedContributions,NDCs)的實踐。
李堅明
2025-03-26 05:50
風生活
國際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季凡觀點:不良政策助長了加州野火的燃燒
加州近期發生了多起嚴重的野火,特別是在洛杉磯地區。筆者特別翻譯Mr.McClintock近期在《華爾街日報》上的投書文章,並補充了一些簡單的背景知識。同時,筆者希望透過這篇右派時政評論的翻譯,平衡多數華語媒體可能較少提及的論點。
季凡
2025-01-15 18:44
地方新聞
台南
高雄
改造鋼鐵工業擁抱低碳!成大攜手中鋼承載起台灣綠色永續未來
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首要衝擊到的產業正是鋼鐵業,不僅佔全球人類活動近一成的總碳排量,鋼鐵製品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城市支柱」─從摩天大樓到橋樑、交通工具、電動車、離岸風電,乃至於家電與鍋碗瓢盆,可見鋼鐵應用無處不在,與文明社會息息相關。然而,正因其無可取代的角色,鋼鐵產業衍生我國製造業近四分之一的碳排放量,使得我國邁向淨零碳排的路上,鋼鐵絕對無法置身事外。
徐炳文
2024-12-13 15:34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推動永續農業 減碳增匯齊步走 增加逾148萬碳匯!
今(5)日是世界土壤日(WorldSoilDay,WSD),旨在宣傳健康土壤重要性及倡導土壤資源的可持續管理,在永續農業的發展下,以強化土壤管理方式及建構負碳農法,增進土壤碳匯的儲存,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藉由各項行動,增加超過148萬碳匯。
李梅瑛
2024-12-05 18:30
地方新聞
台北
全球瘋碳權企業布局爭商機 搶碳源福華智能開發印尼森林
減碳相關的碳權交易已成為全球主流,可謂得碳權者得天下。台灣接軌國際,碳權交易平台10月啟動,2025年起開徵碳費,正式宣告碳有價時代來臨。企業賣碳權更是商機無限,尤其爭取森林供應源更是重點,如在印尼取得森林碳權的福華智能,森崴能源子公司元杉森林,華紙為兩岸植樹,這些都靠森林點碳成金,福華智能更是台灣唯一實質開發國際碳權的上市櫃公司。
何長澤
2024-10-23 15:10
地方新聞
高雄
跟著「吸碳獸」一起「碳」險!台糖碳匯教育館於橋頭糖廠開幕啟用
為提高全民對地球暖化的重視、推廣碳匯知識及助攻2050淨零排放政策,台糖公司選定於高雄橋頭糖廠籌設「台糖碳匯教育館」,並於今(17)日開幕啟用。全館以故事繪本童趣的風格,生動展示自然碳匯及其效益,歡迎民眾前來台糖碳匯教育館,跟著「吸碳獸」的腳步一起「碳」險去。
徐炳文
2024-08-17 19:32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免費苗木開放申請 植樹造林增碳匯、配撥時間預計明年2月至4月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今(15)日至10月15日開放免費造林苗木及綠美化苗木申請,凡持有新北市土地的民眾或新北機關學校,社區鄰里等皆可申請,配撥時間預計明年2月至4月。
李梅瑛
2024-08-15 19:07
品味生活
日月光守護臺灣山林 7年種下近13萬棵樹苗
日月光投控、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為落實ESG(環境風險Environmental、社會風險Social,以及公司治理風險Governance),連續7年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在臺灣山林持續造林,提高環境變遷韌性且維護生物多樣性,累計已種下13萬棵各類樹苗。
唐可欣
2024-06-25 16:43
風生活
天氣
台灣夏天恐長達7個月!若全球暖化未有效控制,3縣市恐被淹
據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若無法有效控制增溫,台灣夏天可能長達7個月,水稻、玉米產量下降,漁獲與養殖漁業也受衝擊;海平面上升,雲林、台南與基隆溢淹面積增加較顯著。
中央社
2024-05-08 17:1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邱萬鈞觀點:以亞馬遜河生態浩劫為例
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之後,造成全球供應鏈發生斷裂,大部分國家2021年開始的通貨膨脹多與此有關。再加上2022年初的烏俄戰爭以及2023年10月後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引發中東地區的一連串衝突,造成紅海及蘇伊士運河的危機,大眾的注意力和解決方案多半集中在人為所造成的供應鏈問題,卻忽略了因為全球氣候變化造成運輸的不確定性增加,已成為全球貿易更大的隱憂。根據歐洲中等天氣中心(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所編撰的ECMWFReanalysisV5(ERA5)資料,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4.98度,比2016年高出0.17度,刷新歷史記錄。在此同時,西半球最重要交通動脈之一的巴拿馬運河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乾旱,由於海運是大多數產業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世界經濟勢將造成重大影響。固然海洋溫度高升和乾燥狀況直接影響巴拿馬運河,但喚起人們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亞馬遜森林長期的濫墾濫伐,和2023年出現有史以來最乾燥的雨季,是否引發該鄰近區域的氣候變化?這個20世紀初期的人類工程奇蹟,如今也讓人懷疑是否是造成這場生態浩劫的幫兇?
邱萬鈞
2024-04-07 05:4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富國的「綠色障礙」阻礙窮國發展
12月初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會議中,先進國家與落後國家、窮國與富國、南北國家齊聚一堂,團結一致、共同為全球減碳而努力。只是這個可能就是表象而已,富國與窮國其實利益衝突嚴重,富國以減碳為由希圖在窮國身上「收割利益」。
呂紹煒
2024-01-03 06:20
評論
國際
專欄
張泉湧觀點:全球沸騰陷危機---南洋大面積森林被焚毀,碳儲藏流損災難更加嚴峻
南洋或稱東南亞(SoutheastAsia,SEA),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出現新地區名稱,可概分為陸、海兩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和沙巴、汶萊、東帝汶、印尼、菲律賓及新加坡。不過,東南亞國家往往也被西方學者和傳媒納入東亞範圍。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及海嘯活動頻繁。除新成立的東帝汶外,區內十國組成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即「東盟」、「東協」或「亞細安」組織。「東南亞」一詞在1839年由美國牧師霍華德馬爾科姆(HowardMalcolm)在他的「東南亞旅行」一書中首次使用,其定義只包括陸域部分。二戰時期盟軍於1943年成立東南亞司令部(SEAC),「東南亞」一詞因此被廣泛使用。
張泉湧
2023-10-26 05:5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張泉湧觀點:全球暖化轉機—企業承諾追求自然增值,2030年前停止和扭轉自然衰退
2023年6月中旬,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首次發現全球6月的升溫幅度超過1.5℃極限。德國卡爾斯魯爾理工學院氣象與氣候研究中心教授昆斯特曼表示,在6月就接近增溫1.5℃的極限相當不尋常,尤其全球森林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張泉湧
2023-07-13 05:50
新聞
地方新聞
日月光達成10萬造林成果 永續愛護台灣山林環境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在世界地球日的前夕,日月光持續投入台灣植樹造林行動,繼完成去年認養南投、新竹及臺東三個林管處造林地後,今年持續與南投、屏東林管處認養造林面積14.69公頃,預計種植3萬1723株,在今年達成日月光造林10萬里程碑,讓10萬棵樹木在台灣每個山林滋長與茁壯。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2023-04-21 23:52
新聞
地方新聞
南投
聚焦淨零永續 水土保持局發表年度成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致力推動水土保持、土石流防災及農村再生相關工作,每年集結重大的計畫成果,並邀請持續透過產、官、學之交流與成果分享,共同展現知識傳承。並響應目前全球淨零趨勢,會中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陳主任委員吉仲分享「邁向農業排放淨零之規劃與挑戰」專題演講,期望透過跨域論壇讓產官學研現場討論,擘劃水土保持淨零永續未來之方向。
王秀禾
2022-08-05 23:44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搶救石虎1》民眾集資購山林護棲地超越日本,地方政府竟扯後腿讓財團大規模開發
全台石虎數量不到500隻,因山林開發恐步上台灣雲豹物種滅絕後塵,近年民間展開「搶救石虎」行動,其中為避免各種開發持續蠶食鯨吞棲地,直接買下苗栗山坡地的「山貓森林」,因愈來愈多人響應,今年面積已達13公頃超越日本「龍貓森林」。然而,一邊民間護棲地,另一邊財團持續開發「競爭」山林,今年光一個大型光電開發案通過就達近8公頃,嚴重衝擊保育。(系列2之1)
洪敏隆
2022-06-23 17:00
國際
環境鬥士在亞馬遜雨林消失:調查不法曾遭威脅!巴西當局反應消極、烏龍頻傳
英國記者菲力普斯和巴西國家原住民基金會前部門主管白瑞拉5日在亞馬遜地區的野豬谷,調查當地不法犯罪時失蹤,至今下落不明。相比國際社會的呼籲與關注,巴西當局的反應被批評過於消極,竟直到8日才派出第一架直升機。14日發生的一段插曲更顯示該國的搜索有多混亂,巴西駐英國大使向菲力普斯的家屬致函道歉,先前告知家屬有關找到兩具遺體的消息是錯誤不實的。
蔡娪嫣
2022-06-15 23:03
新聞
地方新聞
新竹
推動森林城市 鄭宏輝:我要為新竹市種下100萬棵樹
宣布參選新竹市長的行政院顧問鄭宏輝,推出「森林城市」的建設願景,喊到「我要為新竹市種下100萬棵樹」,表示如果用台灣都市林面積除以都市計畫現況人口數來計算人均綠地面積,新竹市的人均綠地面積僅有3.11平方公尺,新竹市的綠化面積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鄭宏輝表示,新竹市有45萬市民,只要每個人種下2.2棵樹就可以做到,未來新竹市政府可以帶頭做!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2022-05-06 01:59
新聞
地方新聞
離島
世界地球日 賴峰偉攜手軍方 慈心 和泰為澎湖造林
世界地球日澎湖縣植樹活動選在馬公市五德社區舉行,今年縣府首度與民間企業、NGO組織合作造林的模式,使用「水源實育盆」種植木賊葉木麻黃、象牙柿、土沉香、蘭嶼樹杞、海葡萄等共約5,000株苗木,造林面積達1.5公頃。縣長賴峰偉表示,澎湖的造林工作,受到環境的諸多限制,藉著新技術的引進,水寶盆能夠加速樹苗的初生長並持續提供防曬保濕,而配置多元化的複合樹種,有利於營造健康、多元的森林境,吸引各種生物進駐棲息。
陳又嘉
2022-04-22 22:09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