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染疫機率 文章列表
#
染疫機率
約 3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今日新增18509例本土、43例死亡!網傳「投票戴手套」就能防疫?醫師曝正確做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8509例,境外移入49例,總共18558例確診(包含43例死亡)。確診人數中,新北市2742例,高雄市2569例,臺中市2064例,臺南市1894例,臺北市1709例,桃園市1708例,彰化縣999例,屏東縣755例,雲林縣621例,苗栗縣515例,嘉義縣456例,新竹縣428例,新竹市376例,南投縣366例,嘉義市308例,宜蘭縣251例,基隆市236例,花蓮縣227例,臺東縣157例,金門縣74例,澎湖縣53例,連江縣1例。
蘇淳閔
2022-11-15 22:03
風生活
健康
2022公費流感疫苗懶人包》能不能和新冠一起打、誰能打、怎麼預約?兩階段接種QA一次看!
10月1日即將開打公費流感疫苗,但「誰可以打、要去哪裡打」你清楚嗎?醫師呼籲,想確實預防流感與併發症,減少就診機率,施打疫苗是最好方法,甚至可以降低新冠染疫機率。不過,流感疫苗可以跟新冠疫苗一起打嗎?《優活健康網》也為您整理流感疫苗相關資訊。
優活健康網
2022-09-29 22:49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怕染疫癌症病友搞失聯、民眾也少篩檢 去年癌症死亡創新高,名醫憂:只是個開始
衛福部日前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毫無意外連續40年蟬聯首位。然而這個已不是新聞的新聞中還隱藏了另個重要訊息,即去年癌症死亡人數5萬1656人,不但創歷年新高,較前年增加1495人、2.98%,也破了近10年記錄。專家指出,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部分癌友因擔心到醫院增加染疫風險,於是直接搞「失聯」,就連實施多年的公費四癌篩檢,過去2年篩檢人數亦跌破新低,未來恐將反映在癌症死亡人數與死亡率的增加。
黃天如
2022-07-27 17:0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葉日武觀點:3大巨頭想要讓全世界笑掉大牙嗎?
在疫情指揮中心的「張飛殺岳飛,創意無厘頭」之後,蔡英文政府針對兒童疫苗的大內宣,又搞出一個死不認錯的大飛機,只不過這回不是資料分析的素養低落使然,而是根本沒搞懂好幾項流行病學相關知識。
葉日武
2022-06-16 14:50
新聞
國內
兒童MIS-C發生率達萬分之1?林氏璧提3因素釋疑:染疫6周內應密切注意
疫情未歇,隨著確診人數攀升,國內出現首例兒童感染「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案例,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指出,國外研究致死率約1%到2%、粗估發生率約在萬分之1。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家長不需過分擔心,只要在感染後6周內密切注意MIS-C各種症狀。
李瑋萱
2022-06-08 18:42
新聞
國內
「戴口罩參加葬禮染疫機率比去KTV低!」醫師:24小時火化不近人情
本土新冠肺炎死亡數連日破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確診新冠肺炎者死亡後要求盡速處理,但沒有規定須24小時火化,掀起爭議。對此,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於臉書發文指出,戴口罩參加確診者的葬禮,染疫的機率比去KTV唱歌要低得多,且染疫死亡者的倖存家屬,有高比率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而傳統的宗教儀式,有安撫心靈的重要效果。
鍾秉哲
2022-06-07 07:16
風生活
高雄
新冠肺炎》政府忙不過來了!高雄5/11起防疫關懷包將開「得來速」自行領取,除2種人例外
高雄市政府宣布,11日起將開設「關懷包得來速」,居隔民眾可自行或委託親友持確診者身分證領取快篩試劑等防疫物資;有需求者則可致電關懷專線,市府會另行配送。
中央社
2022-05-10 01:44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防疫政策一團亂,醫護前線量能拉警報!
Omicron疫情傳播速度快,當前國內疫情走向高峰,至今確診人數已突破兩萬人且有逐漸高漲的趨勢,國人健康受到威脅,防疫物資包含快篩、疫苗大缺貨,中央指揮中心從2020年人人稱讚的超前部署,到現在政府的防疫政策卻一直不清不楚、朝令夕改,讓民眾完全霧煞煞,更讓在醫院第一線的我們無所適從!
張佩佳
2022-05-05 14:10
風生活
今新增17801例本土確診!連日破萬人染疫,專家呼籲別去這地方:2人就有1人中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日宣布有17801例本土確診,境外移入57例,總共17858例確診,確診人數中,新北市6584例、臺北市3718例、桃園市2577例,基隆市874例、臺中市839例、高雄市660例、宜蘭縣397例、花蓮縣393例、臺南市390例、屏東縣285例、新竹縣228例、彰化縣203例、雲林縣142例、臺東縣87例、南投縣86例、嘉義縣83例、苗栗縣81例、新竹市75例、嘉義市62例、金門縣16例、澎湖縣15例、連江縣6例。
黃子瑄
2022-05-02 22:07
風生活
財經
職場
用命換錢!網友票選10個最危險工作,警察只排第二
俗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說得不錯,不論從事何種行業,只要努力不懈、不怠惰,都能夠有所成就。只是,工作百百種,有的容易賺大錢、有的忙碌辛苦僅夠餬口……,不論是何種工作,都有其不為人知的職業傷害或是風險性;以近來國內社會新聞為例,最讓小編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先前因為不滿被規勸未戴口罩引發紛爭,最後竟然持刀刺死超商店員的駭人事件……,誰能料想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超商店員,會因為客人的一時「不爽」而丟了性命。
小花平台
2022-04-29 18:00
新聞
政治
北市議員再添1確診!王閔生自曝PCR陽性 宣布暫停初選活動
國內新冠本土疫情升溫,繼台北市議員黃郁芬確診後,台北市民進黨籍議員王閔生26日透過臉書發文宣布確診。王閔生表示,由於Omicron的特性,疫情來得又快又急。即使辦公室堅持每天快篩、重視環境與手部清消,並提高基本防疫規格,但很遺憾的是,根據PCR檢測結果為陽性,「我還是確診了」。
蔡佩珈
2022-04-27 03:54
新聞
國內
談共存根本沒意義?醫喊「快升2.5級警戒」:付點經濟代價很值得!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本土單日新增確診數已連續2天突破千例。對此,醫師潘建志16日於臉書表示,要控制疫情、重症清零,要減災、避免醫療崩潰,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疫情警戒等級;並建議台灣應在2級與3級警戒間,增設2.5級,即為部分停業、部分停課、在家上班,才能有減災的效果。
鍾秉哲
2022-04-17 19:02
一週好文:對抗普京的先鋒女性
0319週報
走走
2022-03-19 20:47
風生活
本土確診+0!國小以下兒童到底該不該打疫苗?美國研究證實容易引發1副作用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宣布有91例境外移入。
劉潔謙
2022-03-17 22:03
風生活
「你還敢掃實聯制嗎」?他曝2大可怕後果拒掃到底:倒霉的是自己
台灣網紅「光頭」日前因為同事確診,被匡列隔離,他發布影片紀錄自己的隔離日記,並在影片中說原本以為自己住的地方是一人一室,可以不用入住防疫旅館,沒想到被匡列者全部被要求入住飯店,且不是確診者要自行負擔,計算後「1天2300,14天的話是3萬2千元」,無奈感嘆錢被強制蒸發!消息曝光引發熱議,不少網友也表示「不敢掃實聯制了!」
黃寶萱
2022-02-15 19:01
新聞
國內
Omicron傳染力太強,清零不切實際?陳時中曝政策走向
本土疫情持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0日說,現在朝清零方向努力,即便視疫情需要可能須與病毒共存,也需要有精密計算與縝密計畫,才不會引發醫療負擔。
中央社
2022-01-21 02:15
風生活
Omicron傳染力超強!台灣要與病毒共存還是清零?陳時中給明確答案
本土疫情持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現在朝清零方向努力,即便視疫情需要可能須與病毒共存,也需要有精密計算與縝密計畫,才不會引發醫療負擔。
中央社
2022-01-21 01:41
風生活
新增14例本土確診!持陰性報告返台,境外確診卻不斷飆升?專家揭邊境防疫5大漏洞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3)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4例,境外移入51例,總共65例確診(包含1例死亡)。
潘京婕
2022-01-13 22:05
風生活
新冠肺炎不斷變異,3血型最容易染疫!其中B型男更要小心,A型染疫恢復期較長
新冠肺炎疫情一波接一波延燒至今,近來於南非發現的Omicron變異株,因為極有可能超越先前的Delta變異株,全球科學家對於Covid-19的研究,也絲毫不敢鬆懈。根據《TheIndianEXPRESS》報導,日前一篇印度醫界的研究論文指出,不同血型對於感染Covid-19的機率竟然也有影響;其中A、B、Rh+血型者相對來說為更容易感染的族群,且感染後的恢復期長短,也被發現和血型有一定關係。
楊明允
2021-12-01 16:11
新聞
國內
疫情控制最好,卻最愛打疫苗?醫師揭台灣人的「重慮病傾向」
本土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日表示,無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對此在臉書發文強調,台灣清零可能性高,但大家依然爭著接種疫苗,青少年接種BNT比例幾乎是百分百;而他認為原因就在於,比起10萬分之1的心肌炎,大家更怕機率幾乎為0的染疫可能。
郭怜妤
2021-10-03 08: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