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的林森北路為日治時期開闢的大正町內道路,戰後分屬於長安東路三十三巷、中山北路二段一巷,及五常街三十三巷。1960年底升格為街,定名為九台街(源自吉林省九台縣),北起南京東路,南迄縱貫線鐵道(今市民大道);到了1964年才加以修築並鋪設柏油路面,之後因為中山南北路的交通頻繁,為紓解當地交通,在1967年間動工打通,將九台街打通至北平東路,與瀋陽路連通;而完工時的1968年,適逢前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百歲冥誕,政府遂將九台街及北平東路以南至中正路(1970年7月1日更名為忠孝東路一段)之瀋陽路更名為林森北路,同時把中正路以南之上海路改稱林森南路,用以紀念林森。目前臺灣處處可見以林森為名的道路,除了臺北市的林森南、北路,全臺各縣市幾乎都有林森路或林森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