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林口港 文章列表
#
林口港
約 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內
禁運俄煤還偷下訂?2艘煤炭船駛抵台灣 環團質疑「神秘買家」是台電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各國發起經濟制裁俄羅斯,不過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現,竟有2艘運有價值15億台幣的俄國煤船停靠台灣。環團質疑,台電很可能就是它的神秘買主,用以提供中火燃煤。
羅立邦
2022-07-16 16:3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陳致曉觀點:背離反核理念的御用反核人士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日前在自由廣場擺上1000雙鞋,號召核四公投案投下不同意票。更將在12月4日發起由貢寮步行至凱道的活動。高舉「反核」旗幟、主辦上述活動的這些組織與個人真的「反核」嗎!?自今年藻礁公投成案後,這些組織與個人的言行就已違背30多年來他們自己一貫的反核論述、出賣他們過去的反核理念。
陳致曉
2021-12-04 06:3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如果真能省千億,為何拒絕台北港替代三接?
藻礁與三接之爭,上周環保團體與在野黨提出以台北港做為三接替代方案,經濟部則立即回應,再度指台北港不可行。說「再度」是因為台北港的替代方案不是現在才提出,早在三年前就是環評的焦點,只不過經濟部從頭到尾拒絕,環保署則幫忙解套指台北港不在觀塘開發案的討論範圍,錯過了好好討論的機會。
朱淑娟
2021-11-23 06: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用電無止境成長,三接變三輸
經濟部長王美花在首場公投意見發表會中(藻礁與三接),總共說了13次「半導體、五奈米、台積電」,這三個名稱雖然不同,但其實指的是同一家公司,也就是台積電。經濟部的說法是,因為台積電要擴廠,需要用很多電,所以要蓋三接。
朱淑娟
2021-11-16 06: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三接外推的三個疑點
迎戰即將到來的藻礁公投,經濟部上周提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外推方案,強調在離岸更遠、不浚挖、不填地、縮短防波堤的設計下,就不會破壞藻礁。但這個方案有三個疑點:沒有證據顯示不會破壞藻礁、沒有說清楚三接對電力及空汙的影響、沒有評估其他可行替代方案。這種不基於科學、而是喊話的方案,能對3個月後的公投產生多少影響,恐怕還是信者恆信。
朱淑娟
2021-05-11 06:40
新聞
政治
「珍愛藻礁」酸三接可推到福建被砲轟 黃捷批:輕佻態度、拒理性溝通
藻礁公投議題延燒,行政院日前公布三接外推方案,工業港將外推455公尺、延遲2年半工作時間供氣,預估增加150億元預算。不過,推動公投連署的臉書粉專「珍愛桃園藻礁」5日下午發文,建議政院乾脆一路外推到「中國福建省福州市」,被網友圍攻後急刪。高雄市議員黃捷在臉書發文表示,人民也要共同對台灣負責任,看到有些人仍不接受最新的三接再外推方案,認為時程只是藉口難以服眾、執意要三接遷離觀塘,「作為高雄人,我感到非常氣憤」。
黃信維
2021-05-05 22:58
新聞
政治
行政院三接外推案出爐 工業港離岸1.2公里「不浚挖、不破壞藻礁」
藻礁公投爭議未歇,行政院提出「三接外推」作為替代方案。行政院長蘇貞昌3日中午親上火線,與民進黨籍立委召開行政立法協調會報,溝通經濟部所提的「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外推」方案,方案指出將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已離岸1.2公里,而且不浚挖、不破壞藻礁體,原規劃2022年12月供氣,外推後必須延長2年半,於2025年6月供氣,總計增加預算新台幣150億元。
唐筱恬
2021-05-03 17:08
新聞
政治
幕後》藻礁公投現轉機?「雙贏派」環團對三接外推態度鬆動
藻礁公投成案,確定將在8月28日投票,為了再梳理議題的方向,13個環團14日共同舉辦「三接與藻礁保育、能源轉型關係對焦會議」討論。知情人士指出,相關團體是希望營造一個大家共同思考所有可能替代方案的場合,不希望因為少數團體的堅持,讓減煤期程、藻礁保護的規劃排斥特定選項,希望能就兩者的所有可能方案進行討論,執政團隊多位成員、環團人士居間穿梭協調,降低「拒讓派」與「雙贏派」環團歧異,多數環團大抵不排斥三接外推方案。
黃信維
2021-04-14 22:03
新聞
政治
「建請中油暫停傷及藻礁工程!」陳吉仲:協助公開所有三接替代方案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31日與推動珍愛藻礁公投的環團會面後說,將公開所有可能替代方案、能源供需等資料,也會建請中油暫停傷及藻礁的工程施工,但不是全面停工。
中央社
2021-03-31 18:57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有更好方案?觀塘三接是誤導民眾嗎?
台灣是一個多元又充滿活力的社會,任何一個社會矚目的公共議題都會引來很多專家、學者的熱議,當年要蓋深澳電廠時社會上最多的是能源、空污專家,還有學者一度把燃煤電廠説成「殺人電廠」。最近因為藻礁公投,社會不乏的是能源、天然氣接收站專家,有學者把中油歷經馬、蔡兩朝所規劃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方案批評為「誤導民眾,隱瞞更好方案…」,如果這個批評是建構在未經求證的假設上,那批評者是不是才是真正的誤導社會大眾呢?
張國鑫
2021-03-29 06:10
新聞
政治
三接替代案得鋪40公里管線?教授嗆中油:誤導民眾,隱瞞更好方案
中油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興建及藻礁議題備受關注,有民眾希望政府考慮三接轉移到台北港的替代方案,對此經濟部曾在2月時於臉書發文,指出此方案需要布設大約40公里的管線從台北港到大潭電廠。然而,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14日於臉書指出,「不是40公里,是3公里」,只要「浮動式儲存及再氣化裝置」(FSRU)船停泊在林口港附近海域,拉約3公里之海管入中油之陸管,就可以供天然氣給長生電廠、國光電廠及新北、台北之工商住宅用戶使用,「林口港是可以作為觀塘港的永久替代方案。」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1-03-15 13:30
新聞
政治
「2018的洪申翰三接不蓋也可以!」黃暐瀚酸「藻礁男孩」變了個人
藻礁公投連署逼近60萬份,資深媒體人黃暐瀚點名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洪申翰,指洪申翰在2018年是「三接不蓋也可以」的、是「台北港比觀塘更適合」的,上周卻在臉書發文,強調若將三接蓋在台北港,時間將是大問題。黃暐瀚感嘆,「什麼原因,讓洪申翰現在像是『變了一個人』?」
李芯
2021-03-08 20:35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藻礁生態如何守護?政府想的跟你不一樣
台灣第一個生態公投連署「珍愛藻礁」已進入倒數計時,2月底前需募集35萬個連署,才能在今年8月公投,但目前為止只募集了1/3。不論最後公投成敗,都不是守護藻礁行動的終局,因為就算公投成功,依過去經驗政府也未必認帳。未來還有行政訴訟、保護區劃設等著公民與政府對決。
朱淑娟
2021-02-23 06:4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只要心中還有「藻礁永存」,就沒有辦不到的事
2018年10月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預定地「觀塘工業港(區)環評案」通過,等於預告桃園千年藻礁的末日。但守護藻礁的學者及環保團體不放棄,經過2年努力終於將「珍愛藻礁公投」推進到二階連署,藻礁再度出現生機。
朱淑娟
2020-12-22 06: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說真話就撤換,民進黨召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環保署上周宣布新任環評委員,其中符合續任資格的7位學者,6位即使表達留任意願還是被全數換掉。而這6位在經常聽環評的記者心中,卻是史上最敢言、認真、把關到寸土不讓的好委員。也就是這樣,讓民進黨要的案子,不然就過得很難看、不然就想過卻過不了,剛好趁換屆把這些討厭的石頭搬開,順便召告天下,想當委員的請切記,民進黨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朱淑娟
2019-08-06 06:3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朱淑娟專欄:誰讓保護千年藻礁的人累了?
引發大潭藻礁生死戰的「觀塘工業港(區)」案,去年10月通過環評,接著上周通過內政部區委會,在蔡英文政府的意志下,這些號稱專業審查的委員會,一一淪為政策打手。「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面對政治凌駕專業的政府,在最後一次區委會戴上口罩,用靜默表達無奈跟抗議。
朱淑娟
2019-03-19 07:0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反空污大遊行護藻礁 「幾年的能源進程,跟7600年的藻礁怎麼比?」
「有些地方不用去,也知道它需要保護。」當被問及為什麼會為了藻礁走上街頭,住在台北的張爸爸如是回答。相較於前幾天台北溫度偏涼、雨勢不斷,今(3)日天氣稍暖,周末的午後,張爸爸牽著女兒走在反空污大遊行的人群間,跟著隊伍一起從凱道出發,走過行政院、民進黨部,親自表達保育藻礁不容妥協的堅定訴求。
廖羿雯
2018-11-03 22:09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深澳換觀塘,賴揆的「過度期待」實現,詹順貴掛冠
桃園觀塘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環評一案通過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的談話指向自己負責督導的中油公司:「台灣的能源轉型在充滿很多爭議與不信任的狀況下推動,我們若認真地做,可以提前顧慮更多,把每件事情做好,麻煩各位要上下同心,把這件事情當做是最重要的做好。」
李佳穎
2018-10-10 15:3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投無效票2環委若不出席,就還有轉機」 陳昭倫:觀塘案強渡關山,傷害環評公信力
事涉國家能源政策天然氣規劃、與大潭藻礁野生動植物棲地的保存,中油觀塘案經一年多的專案小組討論,曾因對藻礁生態與野生動物棲地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遭小組建議退回,如今在環評大會上卻以7票同意全案「審核修正通過」。對於今天結果,柴山多杯孔珊瑚的發現者、中研院生多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認為「一點也不意外」,且將對於環評制度的公信力造成很大的傷害。
廖羿雯
2018-10-08 21:22
新聞
政治
國內
三接換深澳!環團批賴清德邏輯不通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5)赴立法院備詢時,公開允諾若觀塘天然氣接收站案環評能通過並順利興建,政院就能同意經濟部重新評估深澳電廠停止興建的可能性,因此第三天然氣接站是必要的。對此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認為「閣揆的邏輯實在不通」,且強調三接站和非核家園根本無關。
廖羿雯
2018-10-05 17: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