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雄城市書展自9月開展至今,每個週末都有千人到場參與精彩多元的系列講座,2022台灣設計展策展顧問李明璁以及尹立老師昨(16)日於承風青鳥書店展開對談,現場吸引超過百人到場聆聽。兩人以高雄這座城市發展的觀點,談論整座城市的「設計」元素,讓現場聆聽的民眾探尋對高雄不同的想像,以及未曾發現的城市角落。李明璁是知名的社會學家及作家,曾製作並主持公視節目《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該節目曾獲得第55屆金鐘獎三項金鐘獎的肯定,許多蒞臨聽講的民眾,也是透過該節目認識他。台灣從七零、八零年代開始拼命賺錢,是全世界工時最長的一個國家,李明璁指出,在這個消費時代,如何透過消費意識的提升,讓人們在工作之外也能享有更美好的生活,「設計」就是提供了一個這樣的角度。而一座城市能從地方傳承重視起,才能找到屬於一座城市中最美的唯一。把策展和教學都當成自己肩負的使命,並熱愛設計的尹立於分享上破解第二大城的宿命迷思,像是韓國釜山、法國坎城因國際影展而成名世界,走出有別於其首都首爾、巴黎的城市發展特色,義大利米蘭因時尚設計而聞名,知名度遠勝古都羅馬。高雄將城市特色發展成設計城市的理念,走出文化品牌的道路,擺脫20年前高雄追隨台北,發展第二大城的附隨思維,擺脫這道宿命,走出一條專屬高雄的城市設計之路。「文學電影院」讓文學不再只是存在於紙張中,與映像有更深刻的連結,《我記得》紀錄片由小說家林俊穎執導,以朱天文、朱天心兩位高雄作家多年友人的近身視角,隨鏡頭走訪高雄鳳山眷村故居、彼此談論文學的日常,紀錄「文學朱家」兩世代筆耕不輟的創作軌跡。昨在承風青鳥放映該片,林俊穎分享:「做島嶼寫作記錄片21年了,有很多港台作家已被記錄,希望大家看完記錄片後,可以回到作家本身的作品上。」有讀者詢問未來是否還有機會再看到導演拍攝台灣文學家的紀錄片,林俊穎笑著回覆:「僅此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