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是現在進行式,是全球必須面對的課題。近年台南市區道路及沿海低窪區域除因短時強降雨造成積淹水外,已少有溢堤大規模淹水事件發生,且於降雨趨緩後,均能立即發揮正常排水功能,顯見中央與地方歷年來共同合作推動治水計畫後,不但淹水面積及淹水深度減少,退水時間也較以往快速,治水成果已逐漸發揮功效。水利局表示,治水工作需要長期抗戰,無法一蹴可幾,猶如接力賽跑須要一棒接一棒的方式,在前人奠定的基礎下不斷精進。臺南市自縣市合併以來,歷任首長均將治水工作列為重點施政項目,藉由系統性整治,降低淹水災損,如區域排水整治拓寬、高地截流、低地抽排策略應用、改建阻水橋樑;沿海地帶設置部落防護,鞏固社區周遭的擋牆、堤防、護岸等公共設施,形成抵禦洪水的防線;設置滯洪池吸納流向社區的積水,避免洪水在短時間積累成高峰,為水利設施爭取排水時效,增加居民應變時間,降低大雨對社區生命財產的危害;增設抽水站、佈設抽水機,加快退水時間,降低淹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