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曾慧青 文章列表
#
曾慧青
約 1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改善培訓制度,別再讓選手對國家代表隊充滿無奈
每逢國際大型運動盛會,國內又出現關心運動選手的報導、輿論,選手養成的問題亦是大眾關心的焦點之一。
曾慧青
2021-07-28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正視國內STEM領域人才流失的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工作大未來」報告指出,未來5年,全球在電腦、數學、建築和工程等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領域將產生200萬個新工作,同時,700萬個工作將被機器取代。為此,各先進國家及跨國企業莫不積極推動STEM教育,甚至擴展為STEAM教育,培育相關領域人才。
曾慧青
2019-09-04 0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體育改革不該愈改愈亂
《國民體育法》今年8月臨時會三讀,並於今年9月20日公告三讀通過後,各單項運動協會將依法全面改選理事長,不過近來協會改選引發許多爭議,立法院長蘇嘉全日前邀集各方相關人士出席協調,蘇建議應依照各運動單項協會屬性,在不違法的方式下,採取漸進、緩和或是試辦模式的方式進行改選,雖然協調會最終因體育署長林德福提前離席,不歡而散,但政府似乎意識到此波改革有未妥適之處,欲亡羊補牢。
曾慧青
2017-11-24 06:1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重視運動科研 強化選手戰力
公平競爭是遵守運動精神和運動規則的基本原則,比賽結果的判定是否公平就顯得格外重要。尚未出現運動科技時,比賽是由裁判主宰勝負的判決,經常使裁判受到質疑,認為裁判被賄賂或買通,使得判決不公的情事時有所聞。現今,透過運動科技的輔助,讓比賽能公平競爭和誠實競爭。
曾慧青
2017-09-10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說好的政黨退出校園呢?
日前台北市某中學學生投訴,校園內出現「2017民主進步黨青年營」的文宣海報,且有學務處准許張貼的核章。該校回應,校方人員只看到下方的「高中職公共事務人才培訓營」,沒注意到上面的「民主進步黨」字樣,就蓋章貼出去了,經學生反映就隨即撤下。但是文宣海報上,「民主進步黨」斗大的字體明顯大於「高中職公共事務人才培訓營」,校方的說方實難令人信服。遭外界批評民進黨主張政黨退出校園藍綠有別、雙重標準,讓校園不見藍天只有綠地。
曾慧青
2017-06-09 06: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莫讓青年的力量成為施政阻力
蔡英文總統在去年就職演說,曾宣稱要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此話猶言在耳,最新民調卻顯示,原先最支持蔡英文的20至29歲年輕族群,反而成為各年齡層中「最不滿蔡英文」的一群。可見年輕人對蔡英文已由期望轉為失望,離政府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民進黨該有所警惕。
曾慧青
2017-05-07 06:2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電競納入運動產業,然後呢?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在昨日初審通過的《運動產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電子競技業與運動經紀、管理顧問或行政管理業首度被納入運動產業。其中電競業的納入,讓電競業正名,逐步讓電競業擺脫有違良善風俗的污名,更是值得肯定。惟電競業納入《運動產業發展條例》對於推動電競產業發展的成效,尚待觀察。
曾慧青
2017-05-01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轉型正義 真青蔡
時值黨產會借著轉型正義的理由要把救國團認定為國民黨「附隨組織」之際,已創立逾一甲子的救國團青年獎章,第一次面臨總統、行政院長不接見得獎者,更有輿論認為國家元首或內閣首長何要出席政黨色彩濃厚的社團組織所頒的獎,且認為一定要認同該黨理念者才可能獲頒此獎,無端替原本為了表揚青年的活動及為青年服務的公益組織扣上政治帽子,令人費解。
曾慧青
2017-04-03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政府幫青年圓夢要務實
今年八月開始試辦三年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由於該方案對優質職缺的定義,以及產業別的限縮,許多部會為配合政策,硬擠硬湊出不少夜班、輪班,薪水只有兩萬多元的職缺。主事單位教育部雖出面解釋該方案會經過篩選,要具備「發展性」「技術性」「安全性」「優於勞基法薪資」「優良勞動條件」等5個要件,但仍引發學者和民意代表的質疑,主政者未察當前國情,胡亂推出急就章,結果可能是讓年輕人學不到專業技能、技術,無益生涯規劃,部分產業依舊找不到員工,是不治標也不治本的政策。
曾慧青
2017-01-16 06: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會旗、會歌不是民意代表說了算
立委林昶佐發起「TeamTaiwan」設計比賽,盼能在2020東京奧運使用,以回應「時代雜誌」網站報導,台灣不少年輕人希望以新會旗及會歌取代現有「中華台北」參與奧運。惟我國自1981年以來,參與重大國際賽會以「中華台北」名稱出席是有其歷史背景與國際共識,擅改會旗、會歌,勢必將阻卻我國參與國際運動賽會之路。
曾慧青
2016-11-17 06:2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體育經費預算分配也需改革
本屆奧運結束迄今近一個月,但是各界對於體育改革的關心方興未艾,體育署也召開了多場會議,宣示體育署對此次體育改革的決心。但是若由該署的年度預算觀察,就令人質疑其改革的真心。
曾慧青
2016-09-22 05:5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三支箭也救不了中職
蔡英文總統日前提出健全職棒的三支箭,期望能夠健全國內職棒環境。平心而論,國家元首重視體育是好事,筆者也樂見其成,畢竟體力是國力的象徵,且在悶經濟之下,每每有國家運動好手在國際體壇上表現優異,總能稍微振奮低迷的人心。且棒球一向被視為國球,往往較其他運動到國人關心。惟蔡總統所提的提升企業參與、健全職棒二軍制度以及強化各級棒球場設施等政策,了無新意,且有輿論認為忽略了基層棒球。
曾慧青
2016-08-30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體育經費早已倍增 怎麼善用才是問題
行政院近日成立跨部會層級的體育運動發展委員會,並喊出體育經費倍增口號,此舉雖符合體育界期待,但能否真正發揮推動體育事務的功能,尚待觀察。
曾慧青
2016-07-20 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