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曹瑞原 文章列表
#
曹瑞原
約 2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娛樂
吳慷仁確定回台拍戲!他曾靠《一把青》爆紅,導演曹瑞原:你流著台灣血液
演員吳慷仁簽約中國經紀公司引起熱議,導演曹瑞原在昨(25)日說,將和吳慷仁再次合作新戲,知道對方要去中國,「我跟他說台灣有好案子就回來演,你身上就是流著台灣的特質跟血液」。
中央社
2024-10-26 16:20
風生活
國內
娛樂
丁強獲金鐘特別貢獻獎!年前逝世享壽87歲,遺孀李璇曝不辦告別式原因
資深演員丁強今年1月逝世、享壽87歲,昨(21)天由遺孀、演員李璇代領第58屆金鐘特別貢獻獎,領獎時李璇神色哀戚,似乎仍未走出傷痛,她深情地表示:「何其有幸當他的丁太太。」
中央社
2023-10-22 10:49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藝文
新新聞
台劇突圍4》千萬史詩場景拍完就拆 台灣拍片為何每次都要砍掉重來?
從古早的棚拍三廳式電視劇,到如今能架構歷史、科幻場景,台灣戲劇規格進化有目共睹。然而,在製作預算拉高撐起想像後,回歸現實仍要討論,台灣現行環境、法規是否足以建立制度?讓這些魔幻場景發揮長效,而不是拍完就拆的一次性消耗,也讓劇組免於每一次都得從零重新開始。(台劇突圍系列4之4,硬體篇)
吳尚軒
2021-10-11 17:0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藝文
新新聞
台劇突圍3》是誰綁住了台劇的想像力?揭開血汗編劇的說故事困境
歷經了10多年的努力,台劇終於開始從低成本、低收視的惡性循環中脫離,從單集200萬元製作費到上看千萬元。不過儘管硬體上的製作規格提升,近年台劇在題材掌握、敘事節奏上,為何仍抓不著觀眾胃口?回歸源頭,關鍵仍是一部劇本的生成在台灣究竟有多曲折,以及過往偶像劇滿街跑、西進中國等現象,如何一步步綁住台劇的想像力,至今都還難以掙脫。(台劇突圍系列4之3,軟體篇)
吳尚軒
2021-10-10 17:0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藝文
新新聞
台劇突圍2》向政府拿錢難辦事?公視領頭撞牆全卡在這件事
當韓國已經靠著《屍速列車》、《寄生上流》乃至《魷魚遊戲》在國際攻城掠地時,台灣影視產業仍在苦思突圍兵法。當立意良善的輔導金、補助機制卻導致市場失靈,公共電視不得不扛下重擔成為領頭羊;不過僅有國外九牛一毛經費,更受限於預算法規,領頭羊卻也步履闌珊,甚至變成「領頭去撞牆」。(台劇突圍系列4之2,資金篇(下))
吳尚軒
2021-10-09 17: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藝文
新新聞
台劇突圍1》台灣拍不出《魷魚遊戲》?Netflix在韓砸196億元,台劇錢從哪裡來?
說到台灣戲劇發展,真的可用篳路藍縷形容。從10年前的單集製作費200萬元,如今終於跨入「千萬俱樂部」,儘管有所成長,但面臨網路串流時代的國際競爭,日、韓早在10年前便砸下一集2000萬元資金,在本土市場始終有限的情況下,國際串流平台的青睞也左右國內業界心緒。在金鐘獎剛落幕、韓國《魷魚遊戲》正攻占全球的此刻,台劇敲響的究竟是金鐘還是警鐘?(台劇突圍系列4之1,資金篇(上))
吳尚軒
2021-10-08 17:00
新聞
國內
藝文
歷史
為何《斯卡羅》中的蝶妹最後死了?導演曹瑞原親揭「關鍵原因」
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近日完結,其中角色蝶妹在結局死亡,引發熱議。對此,導演曹瑞原也解釋背後原因,並強調這次斯卡羅每個角色,都可能只是時代命運下的符號,反應著當時蠻荒、困窘、匱乏的年代。
羅立邦
2021-09-20 13:54
VIP
政治
國內
調查
藝文
歷史
新新聞
歷史誰說了算?捨傀儡花劇名仍陷爭議 《斯卡羅》撕開島國族群認同難題
8月的最後一周,由文化部國際影音平台「TaiwanPlus」,在爭嚷中終於上線,要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向世界傳達台灣的聲音。總統蔡英文致詞時說,「我們的故事當然要由台灣人民來述說。」
吳尚軒
2021-09-06 09:0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簡媜專文:台灣骨血裡的浪漫與悲鬱──觀《斯卡羅》有感
如果從高空俯瞰,陸塊與瀚海激戰之處的一個小黑點:東臨太平洋、西靠台灣海峽、北接東海、南遇巴士海峽的台灣島像什麼?一顆飽實的番薯,一片離枝的風中之葉,或是半閉的獨眼?
簡媜
2021-08-21 05:50
新聞
國內
《斯卡羅》選角重用屏東素人 潘孟安讚:在地人演在地歷史更具生命力
公視斥資2億製作的史詩劇《斯卡羅》14日首播收視就開紅盤,刷新公視開台21年首播收視紀錄,頭2集平均收視率分別為2.52及2.14,居當日無線、有線全頻道戲劇類節目冠軍。屏東縣長潘孟安指出,《斯卡羅》有9成的場景在屏東取景,也大量邀請屏東在地素人出演,潘孟安直言在地人演在地的歷史,「更有生命力,也更有爆發力」。他也感謝所有的專業演員與素人演員、劇組同仁,全心全意投入在劇情裡,重現154年前的國境之南。
郭怜妤
2021-08-18 08:00
新聞
國內
藝文
《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傳罹癌!導演曹瑞原:大家為他禱告
公視史詩戲劇《斯卡羅》14日首播,目前首2集總觸達人數近200萬,開出紅盤。不過,在劇組迎接喜訊的同時,飾演斯卡羅族群大股頭「卓杞篤」的演員查馬克・法拉屋樂卻驚傳罹患淋巴癌病重。立委伍麗華14日表示,戲劇殺青後自己輾轉得知查馬克罹癌的消息,更他仍被導演、劇組稱讚是「演技不得了」的素人,伍麗華則表示這些排灣族演員並非天生會演戲,而是血液裡的記憶被喚醒,讓他們能夠用感情及生命說故事。
郭怜妤
2021-08-17 17:21
新聞
國內
藝文
傀儡花改編戲劇「斯卡羅」預告釋出 8/14首播
由曹瑞原執導的公視旗艦戲劇「斯卡羅」耗時3年籌備,將小說「魁儡花」擴大改編為影視作品,特別選在跟歷史上「羅妹號事件」同月同日的3月12日釋出首波預告,並宣布8月14日首播。
中央社
2021-03-12 23:10
新聞
國內
藝文
《傀儡花》殺青了!導演曹瑞原:超過6000人次參與演出,打破台劇紀錄
公視史詩旗艦劇《傀儡花》,在歷時3年籌備、拍攝後,於日前正式殺青,劇組今日並公布正式劇照。導演曹瑞原表示,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堂課,10集的戲找來超過6000人次演出,相信已經打破台劇紀錄。
吳尚軒
2020-01-11 08:30
新聞
國內
藝文
「殺青前我的指甲沒乾淨過…」吳慷仁暴瘦、曬黑謎團解開了!原來是為了《傀儡花》
現正於南台灣拍攝的公視旗艦劇《傀儡花》,9日公布第二波卡司陣容,包含吳慷仁、黃健瑋、雷洪、夏靖庭、黃遠、張瑋帆、郭芷芸等實力演員,也解開吳慷仁日前,以黑瘦面貌出席金鐘、金馬典禮,引起觀眾熱議的背後謎團。
吳尚軒
2019-12-09 19:00
新聞
國內
藝文
文化
燒1.55億不夠打造福爾摩沙! 曹瑞原新作《傀儡花》啟動增資 盼再籌4000萬
由金獎導演曹瑞原操刀的公視旗艦劇《傀儡花》,歷經一年半的籌備,即將正式開拍,而為打造完整「婆娑之洋、美麗之島」的時代場景,《傀儡花》今(29)日啟動增資記者會,希望在原來1.55億元的經費外,再籌募4000萬元資金,以完成場景搭建與動畫特效。
吳尚軒
2019-07-29 21:39
新聞
國內
藝文
文化
曹瑞原:温貞菱在《傀儡花》飾演的「蝶妹」 是台灣戲劇史上最難角色
公視旗艦大戲《傀儡花》即將開拍,主演卡司日前公開後,今(29)日也出席增資記者會,首度與媒體見面。此次主要角色中,導演曹瑞原表示,因為族語的關係,在找排灣族演員時費了很大功夫,其實很多原住民,都在小小角落復育自己的文化,也希望讓這些藝術家來幫助這齣戲,相信這樣很多的年輕人,就會對這個族群的文化、內在開始好奇跟尋找。
吳尚軒
2019-07-29 21:39
新聞
國內
藝文
歷史
「羅妹號事件」為題!歷史劇《傀儡花》開拍前先動土 台南岸內糖廠變身影視基地
公視歷史旗艦歷史劇《傀儡花》7日正式與文化部、台南市政府、台糖合作,舉辦開工動土典禮,將台南鹽水的岸內糖廠,建設為國內第一座結合歷史時代場景、影視製作與文化推廣的影視基地。
吳尚軒
2018-11-08 10:40
新聞
國內
藝文
台灣戲劇躍上國際!一把青、麻醉風暴等5劇集登上Netflix平台
公視今(2)日正式宣布,戲劇《麻醉風暴》第1、2季、《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第1、2季,以及《一把青》正式於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上架。
吳尚軒
2018-04-02 17:32
新聞
國內
藝文
歷史
「沒人說不能拍自己的故事」曹瑞原談《傀儡花》:中國只要是民進黨政府拍的都當「獨立」電影,這是很狹隘的
以台灣1867年「羅妹號事件」為背景的歷史小說《傀儡花》,將由公視以1.55億製作經費改編為電視劇。公視今(23)日舉行記者會,公布將由《一把青》導演曹瑞原操刀執導,而在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曹瑞原也闡述對於現今影視產業困境、中國因素的種種看法。
吳尚軒
2018-03-23 20:40
新聞
國內
藝文
歷史
「把台灣最好的給國際看見」《傀儡花》非常完整 陳郁秀:可以躍上國際
由台大醫院退休醫師陳耀昌所著的歷史小說《傀儡花》,將由公視改編為電視劇,公視並於今(23)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將由曾執導的《一把青》曹瑞原導演操刀。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說,這部作品的國際性非常完整,確實是可以躍上國際的。文化部長鄭麗君指出,今天是「國家隊」的成形,跨出了第一步,期盼更多創意工作者能在台灣安心說故事,並將故事推上國際。
吳尚軒
2018-03-23 20:0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