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晶片缺貨 文章列表
#
晶片缺貨
約 7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積電搶英特爾生意?張錫曝真相:AI產業上下游還有10年好光景
人工智慧(AI)狂潮席捲,據統計,在今年全球晶圓代工廠第2季營收排行榜中,台積電持續保持主導地位,以62%市占率穩居冠軍,韓國大廠三星則維持13%市場份額,但近期利空不斷傳出而股價重挫、市值蒸發的英特爾(Intel)則直接在榜單中消失。對此,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於節目《老謝開講》中直言,英特爾財報差,並非台積電搶走美國的生意,而是美國根本做不出來。
鍾秉哲
2024-08-25 09:00
新聞
「中國AI比美國OpenAI落後2年!」蔡崇信坦言:高階晶片缺貨,嚴重影響雲端業務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近日表示,中國在人工智慧(AI)發展上,可能比美國OpenAI公司落後2年。美國限制輝達等公司向中國提供高階晶片,短期或中期確實影響了阿里的雲業務。
中央社
2024-04-05 21:20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產業觀點
商業
證券投資
AI晶片大缺貨!CoWoS封裝產能供不應求,關鍵原因是什麼?
人工智慧(AI)晶片缺貨,輝達H100和A100晶片均採用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但CoWoS產能受限待爬坡。法人分析,CoWoS封裝所需中介層因關鍵製程複雜、高精度設備交期拉長而供不應求,牽動CoWoS封裝排程及AI晶片出貨。
中央社
2023-08-28 10:16
新聞
國際
財經
專題報導
科技
VIP
大國博弈
小國大戰略-創新與挑戰》空氣也能變產品!以色列氣候科技家數倍增 專研減碳終結垃圾
從沙漠中崛起的以色列,在天然資源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建國之初就以開發腦力,發展高科技產業為立國的根本。近期以色列創新局(IIA)提出「未來科技」策略計畫,聚焦AI、量子、生技與氣候科技為未來4大科技產業,給予重點支持,以鞏固以色列在全球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氣候科技新創公司異軍突起,近10年來新增家數倍增。
謝錦芳
2023-07-10 08:5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挑戰輝達AI晶片王者地位!超微晶片效能達到輝達8成,未來有望追上
一家人工智慧軟體企業公布評測報告表示,超微公司(AdvancedMicroDevices)人工智慧晶片的效能大約是輝達(Nvidia)晶片的8成,未來可望並駕齊驅。
中央社
2023-07-03 10:40
評論
國際
財經
風評
風評:美國給的這顆毒藥丸,台積電非吞不可?!
在外媒報導我國政府向美方轉達台積電對部份申請晶片法補助的條件「無法接受」後,台積電的美國投資事宜、美國晶片法的申請規定等,再次成為矚目焦點。而最讓台積電為難、甚至畏懼的是:美國給出晶片法補助即使是顆「毒藥丸」,台積電能否拒絕是有疑慮,最後恐怕非吞不可。
主筆室
2023-04-25 15:30
VIP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
證券投資
2023利率即將觸頂?解析明年通膨趨勢 想抄底股市的投資人看仔細
2022年即將邁入尾聲,今年大家最有感的應該就是漲了,「漲」這個字也獲選為今年的台灣代表字,深刻描繪台灣人日常生活與金融市場樣貌。就日常消費而言,物價飆升,食衣住行育樂花費無一不呈現狂漲;就金融市場而言,通膨年增率、利率、美元指數、公債殖利率也大漲,但股市因此虎頭蛇尾,實質薪資不增反減,人民痛苦指數飆升。下文我們一起回顧,今年物價、利率到底「漲」多兇?
郭家宏
2022-12-27 17:0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股市暴跌,正是挖掘潛力成長股的時候!30歲賺逾4000萬元,達人揭密靠4步驟選股
台股在今年7月下旬反彈千點後,量能持續升溫,此時要如何找出股價還沒起漲,或是股價還有翻倍機會的潛力成長股?算股偵探陳飛龍每月會從營收成長的排行榜中,找出準備或已經擴產的公司,推算其未來營收可大幅走高者,就很有可能是潛力成長股!
smart智富
2022-09-14 15:50
VIP
國內
財經
重磅專訪
重磅專訪1》台灣遭封鎖有多嚴重?施振榮:全球缺晶片,就是世界末日
台海危機升高,台灣若遭封鎖,晶片無法出口,對全球有什麼衝擊?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表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晶片,從手機、電腦、商店終端機、汽車到資料中心、網路等,都需要晶片,如果台灣的晶片無法出口,世界會停擺,如果走到這個地步,就是世界末日!」
謝錦芳
2022-08-19 17:10
評論
兩岸
國內
財經
軍事
專欄
司馬亮觀點:解放軍軍演,中美對抗和台灣的生存
這篇文章的目地是補充司馬亮的前一篇〈裴洛西訪台,解放軍軍演,再談台灣亡國論〉。在這文章裡面提到,台積電成了美國和中國大陸科技的命根子、誰掌握了這命根子就能掐死對方。由於美國在民進黨幫助之下、指揮台積電去設晶圓廠,接著國會立法補助晶圓廠,建立美國晶圓製造業。同時美國政府又打擊中國大陸科技的進展,先是封鎖華為、之後又阻止荷蘭晶圓廠設備的出口。這才是中美對抗起因的導火線。
司馬亮
2022-08-11 15:00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灣晶圓產業有雙重危機!」他分析市場需求:災難非常恐怖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日前指出,我國半導體產業應注意產業反轉危機。前外交官介文汲也在《盧秀芳辣晚報》節目中表示,台灣晶圓產業不只會受到總體需求減少的影響,還會受到美國分散採購來源的政策影響,有雙重危機在台灣前面。
羅立邦
2022-07-20 16:50
國際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引發全球晶片大缺貨的半導體榮景顯現疲態—「晶片熱」為何降溫?
在個人電腦(PC)銷售嚴重下滑和加密貨幣市場崩跌的影響下,疫情時期曾引發全球晶片短缺的半導體繁榮顯現疲態。
Asa Fitch
2022-07-06 19:00
VIP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證券投資
內幕》關鍵設備大缺貨怎麼辦?答案你想不到:台積電等三大咖聯手瓜分中國產能
隨著全球晶片短缺進入第三個年頭,設備廠賣方市場趨勢逐漸成形,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全球半導體龍頭只能「放下身段」,主動用各種方式和關鍵設備商訂立大量採購協議(VPA)、自願加價,讓交期(lead-time)能縮短一點是一點。根據關鍵設備供應商主管觀察,由於目前產能實在擠不出來,最終只好壓縮到中國大陸客戶的產能;換言之,三大廠瓜分中國大陸同業的現況已經形成。
周康玉
2022-05-06 17:0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產業觀點
證券投資
升息也不怕!半導體類股連漲6天,法人點出「報復性反彈」關鍵
自從上週聯準會(Fed)宣布升息以來,今年表現頹靡的美國半導體類股已經連漲六天,收復近半失土,距離歷史高點還有大約17%的漲幅空間。法人指出,在升息趨勢確立之後,市場有望改走基本面行情,先前被錯殺的半導體族群迎來有「基」之彈。
林彥呈
2022-03-23 19:04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證券投資
「不改變,就是把人才送給對手!」台灣第一檔電子股從留人做起,跳出代工困局
自2020年8月接棒,上任一年半多的光寶科總經理邱森彬首次與媒體見面,暢談對公司經營藍圖及展望。
周康玉
2022-03-22 14:30
財經
專題報導
科技
產業觀點
證券投資
台灣半導體強大錯了嗎?環球晶併購德國世創失敗啟示 三大干擾因素阻晶圓女王西征歐陸
環球晶併購德國世創(Siltronic)自前(2020)年11月底起,共長跑了14個月,最終破局。市場人士認為,對於併購經驗豐富的環球晶而言,此結局是意外中的意外,尤其德國反壟斷機構最初在前期短短三個月內通過,認為德國當局「並不是問題」。按過往半導體併購案例,中國才是最艱困的一關,併購案走到最後一周,連中國反壟斷主管機關都有條件通過此併購案,最後卻因德國投審會(BMWk)未在期限內審查完畢,而終告失敗,令市場跌破眼鏡。
周康玉
2022-02-09 14:30
VIP
評論
政治
財經
新新聞
專欄
呂紹煒專欄:補貼能源平物價─你還活在上古時代嗎?
年後行政院公布的穩定物價政策中,成本最高昂的政策應該是穩定能源價格部份,但今天還是認為壓住能源價格就能穩定物價,很可能是錯誤的上古時代思維了。
呂紹煒
2022-02-09 14:20
VIP
國際
國內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政經解密
台積電接招!《時代》獨家披露英特爾200億美元晶圓廠計畫內幕、競爭策略與分析師質疑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全球供應鏈,尤其是電腦晶片大缺貨,台灣台積電一枝獨秀,讓各國製造業與高科技業吃足了苦頭。昔日晶圓製造龍頭美國痛定思痛,積極重建先進晶片製造能力。21日,英特爾宣布斥資200億美元(新台幣5600億元),將在俄亥俄州打造一座超大型晶圓製造基地。《時代》雜誌22日獨家披露這項計畫的內幕、英特爾的競爭策略、分析師的質疑。
閻紀宇
2022-01-24 08:27
新聞
國際
2022美國政情》疫情再現高峰,經濟不見起色,拜登恐將痛失國會優勢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之初,外界對他倍感期待。但近一年後,疫情再現高峰,通膨、缺工,經濟不見起色,不僅讓拜登的支持率快速跌落,民主黨也可能在年底期中選舉時失去國會多數黨地位。
中央社
2022-01-03 22:00
新聞
國際
科技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科技熱議》找到了!全球晶片缺貨疑雲難解,原來禍首就在:「一家美系的半導體大廠」
全球晶片短缺,大家都把矛頭指向亞洲晶片廠,殊不知,拜登應該好好查查美國自家工廠,華碩電腦執行長胡書賓(SamsonHu)最近表示,「目前和未來一個比較大的缺料變數,是在於一家美系的IDM大廠」。
金牛幫幫忙
2021-12-30 12: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