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旭日旗 文章列表
#
旭日旗
約 2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甲午戰爭」等級的慘敗!日本7比0血洗中國男足,兩國實力差距有多大
這是1975年日中關係正常化,兩國有正式比賽以來,中國輸最慘的一次,也是中國隊史上第二慘的比數,2012年與巴西隊的友誼賽,當時中國男足0比8不敵巴西。日本隊清一色排開,全是旅歐洲聯賽陣容,中國則是清一色中超陣容應戰,在整體實力及經驗上就已經輸上一截。
德國之聲
2024-09-06 19:42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北京不動武,美軍或介入,說這話的人安了誰的心?
賴清德「抗中保台」的洗腦工程逐一鋪開,從影視劇下手累積「反侵略」民心,自是不在話下。電視劇「零日攻擊」,居心叵測,主張維持現狀的和平主義者,紛紛表達不滿。
雁默
2024-08-08 06:1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華府與北京正為台灣備戰,而且永遠無法達成共識!」《經濟學人》呼籲美中「找出不那麼危險的共存之道」
台海危機是本週《經濟學人》最關心的國際議題,除了由駐台特派員蘇奕安撰寫的《台灣—前線福爾摩沙》(Taiwan—FrontlineFormosa)專刊之外,台灣也登上了3月11日出版的《經濟學人》週刊封面,內文的兩篇報導標題更可以看出《經濟學人》對台海情勢的擔憂—「美中正在為台灣備戰」以及「如何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
李忠謙
2023-03-10 22:29
VIP
國際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蔡英文至今無法掌控軍隊」《日經》:台灣共諜太多,退役軍官9成赴中國出賣情報
隨著台海兩岸情勢升高,「習近平是否有統一時間表」成為美國朝野熱議的話題,美日智庫也紛紛舉行以「台灣有事」為想定的兵推。不過《日本經濟新聞》2月28日指出,中國要是真的對台灣發動攻擊,負責防守台灣的國軍(原文稱「台灣軍」)恐怕會「禍起蕭牆」—因為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共諜太多」,蔡英文至今也無法掌控軍隊。《日經》甚至質疑起國軍的「中國成分」,會不會使其無法與日本合作抗中。
李忠謙
2023-03-03 00:0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防衛預算衝上全球第三、鬆綁「專守防衛」束縛:揚棄「一國和平主義」的日本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去年4月公布的最新全球軍費排行,美國、中國、印度依舊穩坐軍事支出前三強,分別是8010億、2930億、766億美元,其餘4到10名分別是英國、俄羅斯、法國、德國、沙烏地阿拉伯、日本、韓國。不過岸田文雄政府上個月正式通過安保3文件,確立防衛預算倍增之後,日本的全球軍費排名也將躍居全球第三,成為僅次美中霸權的軍事強國。
李忠謙
2023-01-09 14:10
國際
兩岸
軍事
海上自衛隊成立70週年:日本主辦國際海上閱兵,解放軍受邀但沒來
睽違二十年,日本再次主辦國際海上閱兵,共有12國的18艘艦船受邀參加(含日本為13國)。但中國雖然受邀,卻沒有到場出席。
自由亞洲電台
2022-11-08 20:46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許劍虹觀點:自由中國的飛行員,有一天會駕駛閃電式戰鬥機捍衛台海
上一篇關於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Davis–MonthanAirForceBase)的介紹(許劍虹觀點:美軍強大不在尖端武器,而在「絕不拋下同袍」的信念),相信讓許多讀者們讀了不夠過癮。
許劍虹
2021-02-21 07:20
VIP
國際
軍事
歷史
新新聞
「對我而言,戰爭尚未結束」 遭虐待入獄、被政府遺忘、飽受社會歧視……日本二戰遺孤揭悲慘往事
今年是二戰結束75周年,當年日本戰敗並付出沈重代價,經濟崩潰,許多平民流離失所,而那些因為無情戰火失去雙親的十多萬孤兒因為倖存而在戰後過著苦難生活,不是被親戚虐待就是在街頭自生自滅,沒獲得日本政府協助,還遭到警察欺侮與眾人歧視,而強烈的羞愧感讓他們對自身苦難遭遇保持沉默。
廖綉玉
2020-09-04 16:10
風生活
世界
日本
東京奧運:禁止「旭日旗」的呼聲為何仍然高漲
在任何國際體育賽事中,支持者們在賽場內揮舞旗幟是再平常不過的畫面。
BBC News 中文
2020-01-06 11:17
新聞
國際
東京奧運能揮「旭日旗」嗎?南韓國會要求禁止 日本外務省:這面旗不代表特定政治立場
揮舞國旗為自己國家的體育隊加油打氣,在任何運動賽事上看似正常的舉動。但若旗幟圖案冒犯到部分國家,甚至不分政府與民間都支持禁旗運動呢?這正是日本旭日旗與東京奧運所面臨的難題。南韓是最大的反對者,部分政治人物甚至將旭日旗與納粹符號相提並論。
陳宥喬
2020-01-04 08: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78年前,他逃出一艘爆炸、沉沒中的軍艦;78年後,他化為骨灰,回到老戰友身邊作伴
他住在美國南加州,活到98歲,在一家冷凍工廠工作了將近40年,結過兩次婚,兩位妻子都比他先走一步。7日,一組海軍潛水伕將他的骨灰送到海面下方,一艘沉沒軍艦的殘骸之中。
閻紀宇
2019-12-07 13:00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最帥飛官回來了!《捍衛戰士2:獨行俠》預告曝光,眼尖網友發現:阿湯哥背後的「青天白日旗」消失
戴著帥氣雷朋墨鏡的史上最帥「飛官」回來了!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18日帶著新電影《捍衛戰士2:獨行俠》驚喜現身聖地牙哥動漫展,為現場觀眾帶來超大驚喜,影迷等了33年的《捍衛戰士》續集預告片終於正式公開,全場歡聲雷動,幾乎陷入瘋狂!1986年,24歲的湯姆克魯斯憑藉《捍衛戰士》紅遍全球,如今已57歲的阿湯哥英姿不減當年,還加碼爆料,預告片中,帥氣騎重機、飆戰機的畫面都是「來真的」。
蔡娪嫣
2019-07-19 20:0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趙春山觀點:安倍制裁「川普化」 美國能為台灣做什麼?
中美貿易戰才鳴金休兵,日韓之間又爆發了貿易衝突。日本政府7月1日宣布,自7月4日起,限制向南韓出口「氟聚醯亞胺」、「光刻膠」及「高純度氟化氫」等三種製造半導體的材料。日本聲稱這只是基於安全考慮,對出口管理制度做出的適度調整。
趙春山
2019-07-15 06:40
新聞
國際
財經
日韓貿易戰如火如荼 文在寅喊話「不要走上絕路」再度遭日方打臉:完全不考慮撤回管制
日本政府4日起限制向南韓出口3種生產半導體、智慧型手機與顯示器的關鍵電子原料,日韓貿易戰正式開打。南韓總統文在寅日前向日方溫情喊話,呼籲盡快撤銷管制,卻遭日本政府強硬回絕,強調不考慮協商、也不會撤銷出口管制。日韓代表9日在世界貿易組織會議上各說各話,文在寅10日強調會循外交途徑解決此事,呼籲日本「不要把局勢推向死胡同」,卻再度東京當局一口回絕,表示「根本不考慮」撤回相關舉措。
國際中心
2019-07-10 18:0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王宗偉觀點:冷戰時代的東北亞關係,如何決定小人物的命運
今年6月25日是韓戰爆發69周年,28日G20在日本大阪召開,川普、安倍與剛剛訪問過平壤習近平之間的可能發生新的互動。在曾經血火相交的兩韓,去年春天已經擁抱在一起的時候,東京與北京出於可能被各自盟友拋棄陷入孤立的危機感,到了秋天也陸續開始新的交往。今年中共海軍建軍70周年的海上大閱兵,在美國沒有派艦參與的前提下,日本的軍艦掛著帝國海軍時期就有旭日旗開進青島水域,給周邊各國不小的衝擊。
王宗偉
2019-07-07 07:00
評論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從旭日旗再論台灣錯誤的「日本情結」
今年4月23日,也是大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軍70周年的日子,總共有13個國家共18艘軍艦,聚集於山東青島接受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檢閱。與10年前14個國家21艘軍艦相比,這次海上大閱兵的規模略有縮小,但更大的不同是10年前有派艦出席的美國海軍今年缺席,倒是10年前缺席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派出了驅逐艦涼月號共襄盛舉。
許劍虹
2019-05-19 07: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國海軍建軍70周年,習近平閱兵致辭:國家間有事好商量,不能動輒訴諸武力威脅
中國4月23日下午在青島舉行多國海上聯合閱兵儀式,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這次高調的閱兵活動是在北京稱面臨國內外多重風險和挑戰的複雜國際局勢下開展的。
美國之音
2019-04-24 19: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中國海軍成立70週年,日本護衛艦懸掛敏感「旭日旗」抵達青島
媒體報導,有11個國家派出的軍艦已經抵達青島,參加中國海軍成立70週年的慶祝活動。日本護衛艦懸掛二戰日軍「旭日旗」進港,印度匿蹤軍艦則是穿越台灣海峽,引發關注。
美國之音
2019-04-22 14:24
評論
政治
專欄
涂義傑觀點:韓國瑜現象再解析
去年選前,筆者曾為文「中華民國需要更多像韓國瑜一樣的從政者」,文中指出,韓國瑜這次選戰,訴諸高雄市市民的自主性與理性,陳述實情而不訴諸傳統選舉伎倆,如欺騙與抹黑,選舉結果證明韓國瑜是民之所歸,樹立了中華民國選舉的新典範。如今韓流持續發熱,羨煞多少政客但卻不解,也引發了不少東施效顰,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笑話。
涂義傑
2019-02-18 06:30
新聞
國際
軍事
「你為什麼用射控雷達瞄準我?!」自衛隊稱巡邏機遭韓方雷達鎖定,日本提出嚴正抗議
日韓關係近來屢起風波,日本防衛大臣岩屋毅21日又召開記者會,指控南韓以捕捉射擊目標的射控雷達瞄準日方P-1巡邏機。岩屋毅強調,當時P-1位於日本專屬經濟海域,指責韓方行為「極其危險」,透過外交管道對韓國提出嚴正抗議。不過南韓方面表示,當時韓軍只是在搜救北韓漁船,並未以射控雷達瞄準日方,是日本反應過度。
國際中心
2018-12-24 17:55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