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一般被認為是我國近十年來最重要的社會運動。當年的「太陽花」旋風席捲全臺,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壯年族群紛紛集結於青島東路,舉著「終結黑箱」、「拒簽服貿」等標語,向馬英九政府發出怒吼。「太陽花」對我國社會的影響力確實不容小覷,它是自2011年開始的反核電遊行與2013年洪仲丘事件等接二連三社會運動的能量累積。在政治上,「太陽花」一舉顛覆了原屬於國民黨的執政優勢,使藍營在當年年底的大選上遭受毀滅性挫敗,隨後又二度丟失執政權。「太陽花」也讓藍綠陣營重新認識到社群網絡與青年世代的重要,政治人物愈加重視網路經營,也相繼出台青年政策,就怕不得年經人的心。然而,若「太陽花」的歷史定位看似如此重要,到了2019年,其影響力是否仍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