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品安全、公共衛生、核能議題到全球暖化,科學研究與新聞的關係密不可分,但科學家與記者間卻又存在一道巨大的鴻溝,記者認為科學知識對讀者而言太艱澀冷門,科學家覺得新聞報導不準確、不夠專業,兩者間該如何求同存異,促進科學討論、形塑科學政策?德國德國尤里希研究中心社會科學家彼得斯給出良方,他認為,媒體應該培養更多的科學記者,研究單位設立媒體中心,加強科學公關,透過雙方共同的努力,製造開放的科學討論場域。德國尤里希研究中心社會科學家、柏林自由大學科學新聞學客座教授彼得斯(HansPeterPeters)長期研究科學環境與公眾輿論如何形成,並關注新聞工作者和科學家之間的互動以及科學知識對公眾的影響,14日他接受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邀請來台,以「科學家與記者的第一支舞:彼此的期待與互動」為題,探討科學家與新聞工作者互動過程中對彼此的期待,及如何促進彼此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