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新冠確診 文章列表
#
新冠確診
約 27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北
大健康時代:免疫力「全方位」趨勢座談會
隨著新冠疫情退燒,民眾回復正常生活,但仍有諸多醫界專家與健康媒體提出要注意「免疫負債」的健康呼籲,提醒民眾在後疫情時代應該更加注重自身的免疫力狀況。有鑑於此,大數據公司與正官庄共同進行上千位民眾的免疫力與健康狀況問卷調查,同時結合免疫力與健康議題的網路輿情分析,共同發表2024後疫情免疫力大調查白皮書,並邀請多位專家舉辦「大健康時代:免疫力全方位趨勢座談會」,分享調查報告中的重要趨勢觀察。
唐可欣
2024-09-30 17:53
新聞
國內
新冠確診數量激增 胸腔科醫師揭大流行原因:這3類人把口罩戴好
新冠疫情再度進入流行期,全台上周暴增328例確診,快篩陽性率高達7成。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新冠捲土重來的關鍵在於「取消口罩禁令」,並表示這3類人最好把口罩戴好,以免中鏢。
駱肇樑
2024-06-14 14:44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黃偉俐觀點:健保亂象檯面化 ─掛號費調漲請擺脫政黨亂鬥討好民眾
去年六都掛號費調漲家數為歷年之最,共475家醫療院所(診所462家,97.26%);今年到2月中旬,已經有322家調漲(診所98.14%),主要在雙北、桃、中等四都。根據各地衛生局統計,掛號費大多從150元漲到200-300元。其中以北市去年205家、今年95家最多;台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長表示,今年診所調漲掛號費主因是物價上漲、房租提高及人事成本升高。
林進嘉
2024-03-12 06:3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健康
年後新冠、流感患者變多!「JN.1變異株」具高度傳染力 醫師驚:有人只流鼻水就驗出來了
許多人趁著春節假期相聚慶祝,但隨著假期結束,有醫師發現不管是流感或是新冠肺炎,病患都顯著增加!台大醫院急診醫師指出,新冠疫情並未緩和,各種症狀的病患都不斷出現。此外,公共衛生專家也提醒,新冠病毒JN.1的變異株正於國內外蔓延,且病毒具有更高的感染力。
胡正初
2024-02-14 17:59
風生活
健康
糖尿病常是自己吃出來的!中醫師教你喝1種茶,不吃藥也能改善糖尿病症狀
一聽到糖尿病這個症狀,多數人都會有誤解,以為糖尿病純粹只是血糖的問題;但其實有許多症狀都與糖尿病有關。
馬光中醫
2024-01-26 11: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疲於返鄉投票,臺灣何時能不在籍投票?
今年(2024)的1月13日適逢臺灣的總統暨立法委員大選,筆者多位國外好友專程搭機返回臺灣投票,筆者與返臺的旅居海外朋友們餐敘時不禁感嘆,許多臺灣人為了參與選舉,必須早早請假或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守在電腦或手機前搶車/機票,對於在海外或外縣市工作/生活者實屬不便,其主因在於臺灣尚未實行不在籍投票。依照我國「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7條,選舉人必須親領選票至戶籍地投票所投票,至多「投票所工作人員」若戶籍地及工作地在同一選舉區,並在同一直轄市、縣(市),則能適用「移轉投票」制於工作地進行投票。
張郁柏
2024-01-16 05:3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新冠+流感、社區病毒群魔亂舞 口罩戴上、疫苗打起來
熬過3年新冠肺炎疫情,去年(2023)中旬疫情趨緩,很多民眾迫不及待拋開口罩的束縛,也不再積極接種疫苗。惟新冠肺炎從未消失,近期Omicron子代變異株JN.1在各國都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疾管署亦預估,今年(2024)1月中下旬及春節連假後,可能相繼出現新冠疫情高峰。另現在也是流感流行季,尤其近日流感流行病毒型別有自A型流感H3N2轉換至B型流感的趨勢,且疾管署推測B型流感的流行高峰也在春節前後。因此,民眾若不想全家病懨懨地度過農曆春節,現在就應有所行動。
黃天如
2024-01-09 09: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健保點值大縮水危及民眾就醫權益,健保總額預算制度還不改嗎?
原本天天看診的診所,宣布周日休診;醫院對病人的非緊急手術,態度變得模稜兩可……,民眾很難想到,這可能與近期健保點值大縮水有關。健保給付有點值問題,是因健保實施多年的總額預算制度,即在前年預估次年健保支出;一旦民眾醫療利用率超出預期,健保署就以財務控管手段要求醫療服務提供者申報點數打折。今年由於出現新冠確診者醫療費用回歸健保給付、免疫負債導致就醫人數大增等難以預期事件,健保點值更是被打到「骨折」,不僅醫療院所叫苦連天,也危及病人權益。
黃天如
2023-11-21 09:10
風生活
國內
比新冠確診還多!上周台灣有11萬人染1疾病,疾管署籲快接種疫苗
疾管署表示,流感仍在流行期,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破11萬人次,與前週相當,且可能受連假影響,尚須觀察;並有4個月大尚無法打疫苗的男嬰併發肺炎重症。
中央社
2023-10-11 17:03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財經
風評
風評:治不好台南登革熱,賴清德如何治國?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本命區,台南爆發登革熱大流行,賴曾因防治疫情效果不彰,遭監察院糾正,故在台南創立「登革熱防治中心」。而今,他不甩台南登革熱疫情,也不回應雞蛋風暴、LinBay好油被恐嚇等事件,只顧到處趴趴走。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曾嘲諷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一隻蚊子都治不好,還想要治國?」同樣的話,亦可反問賴清德。
主筆室
2023-09-27 07:20
風生活
健康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二次確診?醫師曝12大關鍵症狀,多吃3種營養素有效緩解
雖然疫情下降,但近期許多人再次出現「二度確診」。二度確診通常以哪些症狀較常見?二度確診COVID-19可能產生的症狀,取決於先前感染的嚴重程度、所涉及的病毒種類變異和人的免疫反應等因素。COVID-19的再次感染常見症狀可能包括:發燒、咳嗽、氣短或呼吸困難、疲勞、肌肉或身體酸痛、頭痛、味覺或嗅覺喪失、咽喉腫痛、鼻塞或流鼻涕、噁心或嘔吐、腹瀉。
潮健康
2023-06-28 08:53
風生活
健康
新冠肺炎》確診吃什麼可以加速痊癒?營養師1張圖詳解,4大症狀這樣吃緩解不適、減少後遺症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本土確診持續,雖然近期的確診者症狀大多輕微,但發病時仍會感到不適,許多人好奇「確診要吃什麼比較好」?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建議,確診症狀常見如「有氣無力」、「咳嗽、聲音沙啞」、「腹瀉」、「全身痠痛、發炎」等四大症狀,可以透過各式食物的補充,攝取足夠營養素,以便加速痊癒、減少後遺症。
蘇淳閔
2023-06-27 08:56
風生活
新冠疫情又升溫!疾管署宣布正式進入第4波流行,兒童出現10症狀立刻就醫
疾管署昨(16)日公布,綜合通報趨勢、醫療資源使用情形、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數及住宿式機構陽性率等指標研判,COVID-19疫情上升,正式進入第4波流行,兒童重症風險不容忽視。
中央社
2023-05-17 18:28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冠疫情過了?名醫:不防疫,20天後就會確診
行政院代理發言人羅秉成14日表示,行政院長陳建仁在家快篩楊姓,新冠確診。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談新冠疫情,他表示,疫情並沒有過去,如果你從未確診,現在又跟著人家解封,那麼,下一個確診者就是你,如果大家都不防疫,那你20天後就會確診。他警告,切莫以為現在確診,病情比較輕微,其實完全一樣,也就是重症與死亡風險絕對不是流感或感冒等級。
邱珮畇
2023-05-17 08:41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兆豐金、富邦金、國泰金,被防疫險拖累的金融股存股誰吃香?專家列2圖比較,3大金控差在這個關鍵
富邦金,2022年前兩個月的EPS都在一元以上,而三月銳減至0.66元,主要就是受到當時烏俄戰爭開打的影響,因為全球恐慌而導致金融秩序大亂,但富邦金當時仍可持續處分股債資產,甚至也彌補了壽險投資失利,因此整季繳出3.93元的成績單...
玩股網
2023-05-08 21:40
風生活
健康
怎麼定義二次確診?什麼症狀是新冠重症?中西博士醫生一次解答11個你忽略的疫情問題
新聞「細菌感染大爆發,抗生素抗藥性恐致年死3.3萬人」,由於新冠防疫逐步解封,使病毒感染有擴大可能,且因患者免疫力下降,連帶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也漸漸升溫。流感、副流感、腺病毒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也逐漸增多,有哪些健康對策可以對抗冬天病毒?有哪些方法可以保護喉嚨?阿利博士也提供這半年來病患常問的新冠相關問題與解答。
食力foodNEXT
2023-04-25 17:30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連假結束後,「收假症候群」找上門!中醫師教你5招擺脫憂鬱情緒
春暖花開讓人容易產生「春睏」,又加上常常覺得連假後上班上課覺得生理不適嗎?這有可能就是所謂的「收假症候群」。一起看看怎麼從飲食、生活與中藥食補來擺脫令人憂鬱的「收假症候群」,並且掌握春季養生的重點吧!
食力foodNEXT
2023-04-06 19:22
新聞
國際
印度新冠病例增多,Omicron新變種「大角星」搞的鬼!專家呼籲:症狀不嚴重,沒必要恐慌
別名「大角星」的Omicron亞種XBB.1.16引起關注,因為該病毒傳播速度比XBB.1.5還要快,在印度造成當地新冠病例急劇上升。不過,印度專家指出,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任何嚴重的XBB.1.16感染病例。
德國之聲
2023-03-29 21:56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健康
台北
地方頭條
長新冠平均糾纏四個月重創生活品質 每季吃掉健保2億資源!
隨口罩解封、輕症免隔離政策陸續實行,如何與病毒共存將成今年度重要課題。台灣感染症醫學會針對我國確診過民眾進行生活品質影響調查,六成確診者表示染疫後,睡眠、情緒、記憶力、專注度等皆受到影響,甚至以體力影響最為有感。四成確診者自認有長新冠症狀,平均每位民眾至少就醫0.73次,對我國健保資源造成影響。為持續提醒民眾對新冠肺炎應維持警覺,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台灣感染管制學會邀請王宇婕擔任新冠肺炎衛教宣導大使,更打造「防疫胖卡專車」,將巡迴北中南10據點,深入鄉里守護全台民眾遠離新冠。
黃睿筌
2023-03-16 19:59
風生活
健康
今日新增6435例本土、37例死亡!未來輕症「不算法定傳染病」,薛瑞元:醫療費用回歸健保支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宣布有6435例本土確診,142例境外移入,總共6577例確診(包含37例死亡)。隨著疫情趨緩,3月20日開始新冠輕症不算法定傳染病,並且不需要通報、隔離。至於輕症醫療費用是否會回歸健保?衛福部長薛瑞元對此做出回應。
張雅筑
2023-03-13 22: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