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新冠大流行 文章列表
#
新冠大流行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德國宣布新冠大流行結束!4月7日「取消所有防疫規定」
德國衛生部長宣布新冠大流行結束,認為「德國成功應對了疫情,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長時間封鎖學校可能並不必要」。本周五(4月7日)起所有防疫措施將被取消。
德國之聲
2023-04-07 23:30
評論
國際
專欄
李忠謙專欄》全球鬧蛋荒,為何該擔心下一波疫情大流行來襲?
「缺蛋」大概是近來最火熱的民生議題,不少網友打趣「誰早餐能加蛋,才是真的有錢人」。不過「鬧蛋荒」的不只是台灣,包括日本、韓國、美國都因為禽流感肆虐、大舉撲殺雞隻,同樣出現蛋價高漲的現象。雖然每年都會爆發禽流感疫情,但今年的疫情確實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連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都警告「必須為可能的禽流感大流行做好準備」。
李忠謙
2023-02-20 14:10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出關!明天啟程前往哈薩克、烏茲別克,新冠大流行之後首次離開中國
在有關消息傳出數周後,中國政府周一宣布,習近平即將訪問中亞鄰國哈薩克和烏茲別克,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
德國之聲
2022-09-14 04:00
新聞
國際
泰國7月將宣布脫離新冠大流行 正式進入「後疫情時代」
泰國政府將在7月1日宣布泰國脫離COVID-19大流行病時代,正式進入後疫情時代。泰國政府評估即使未來仍會有確診病例和群聚感染,但都在可控制範圍內,不會影響醫療體系運作。
中央社
2022-06-28 22:30
國際
專家解析》為什麼「群體免疫」希望日益渺茫?新冠大流行是否永無止境?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初期,「群體免疫」成為人們熱烈討論如何實現的目標,期待只要足夠人口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就能抑制病毒傳播、甚至將其根除,恢復以往的正常生活。但流行病學家指出,我們對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的期盼可能是一種妄想,隨著時間過去,即使我們疫苗接種率變得很高,群體免疫的希望變得渺茫,若我們想終結疫情,「社會層面」的終結會比生物層面的更快到來。
蔡娪嫣
2022-06-09 16:10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新冠大流行重創國際航空業和酒店業,商務旅行還有未來嗎?
新冠大流行讓商務旅行嘎然而止。無論是航空公司,還是賓館酒店,業務都一落千丈。商務旅行還有前景嗎?
德國之聲
2022-04-12 00:00
新聞
國際
新冠大流行進入尾聲?「佛系北歐」打響防疫解封第一槍:解除所有限制措施,口罩跟疫苗護照皆可拋
英國首相強森9日雖然預告「英格蘭將在兩週後解除所有新冠管制」,但這項決策畢竟八字沒有一撇,還得看接下來兩周的疫情如何。其實就在強森宣示「與新冠共存」的同一天,北歐大國瑞典已正式「取消所有新冠管制」:進入公共場所不強制戴口罩、進入餐館無需出示疫苗証明、從歐盟入境的國外旅客更可自由進出瑞典—不用接受強制篩檢、也無需事先施打疫苗。
李忠謙
2022-02-11 22:45
風影音
國際
世紀瘟疫》每16秒就奪走一人性命!新冠大流行9個月 再創「100萬人病亡」慘痛里程碑
新冠肺炎去年底在中國武漢爆發,迄今全球超過3300萬人染疫。這場瘟疫風暴不只重創全球經濟、改變人類既有的生活、工作方式,28日再樹立一道驚心動魄的里程碑——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統計,全球新冠死亡正式數突破100萬人大關。
鍾巧庭
2020-09-29 12:39
新聞
國際
新冠大流行「關鍵三月」:全球抗疫!歐美亞八國哪些決策值得借鏡?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調為「全球大流行」一個半月以來,截至4月22日已有29國確診人數超過萬人,其中不少先進國家「後發先至」,大量病患使得醫療體系幾近癱瘓;即使先前被廣泛讚譽為「超前部署」的亞洲國家,亦不乏「下半場失守」的錯愕局面。在病毒擴散、群聚感染的地區,禁足、停工、封城等降低社交接觸的作法,幾乎已被證明是「必要之惡」。由於人員物資停止流動,對於產業鍊乃至於消費端都造成嚴重停滯,全球經濟也遭受空前打擊。
王穎芝
2020-04-23 08:06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冠大流行後解封的全球首例》中國能回歸正常生活嗎?專家:才封一次城恐沒用,下波爆發會付出更大代價
中國能否只藉著一次封城就壓平曲線,並逐步解封、使公民回復正常生活,將是歐美國家關注的焦點,因為全球許多國家在中國之後,也因應疫情限制境內旅行,關閉大多數企業和學校,現在它們想知道:疫情緩和後就解封,會不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蔡娪嫣
2020-04-01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