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新中國 文章列表
#
新中國
約 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教育
台中
台中百年國小校歌竟唱「新中國」!遭轟「應給正確觀念」家長建議修改歌詞 校方發聲了
台中市西區一所超過百年歷史國小,從日治時期至今孕育學子眾多,未料一名將孩子送入該校就讀的家長近日聽到孩子唱校歌時,竟出現「新中國」字眼,建議修改歌詞。對此,台中市教育局事後出面表示,尊重校方意見,會請校方因應時空背景來考慮。
古靜兒
2024-12-30 10:26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林庭瑤專欄:從吳慷仁到安溥,尷尬的北漂之路
中國古諺有云:「戲子無義,婊子無情。」演藝人員出於生計,一生都在演戲,逢場作戲,戲過無痕。甫獲金馬獎影帝殊榮的吳慷仁,進入多事之秋,連《甄嬛傳》女主角孫儷也質疑他的政治立場,寧可賠上違約金,拒絕與吳慷仁合演電視劇《執迷》,似乎成了裡外不是人的豬八戒。
林庭瑤
2024-10-05 06:5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科技
汽車
中國電動車在夯什麼?盤點10款2024最新中國高人氣電動汽車,外觀、內裝、性能配備一次看,最便宜不用20萬元!
電動化時代已經來到,目前又以中國電動汽車發展最為熱絡,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多達137個,幾乎每年都有令人矚目的新車款上市。本篇,我們就來盤點10輛目前2024年最新的中國高人氣電動汽車。
方熏傑
2024-07-30 19:35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人物》狗叫、人哭練出台灣一代宗師 連中國都偷學新中研院士王澤鑑「天龍八部」
中央研究院7月4日公布28名新科院士,最年長的院士是86歲的民法學泰斗王澤鑑,也是中研院遷台後首位法學院士。一位資深法官說,王澤鑑獲選院士是實至名歸,司法院長許宗力等司法界的檯面人物都是他的學生,堪稱「一代宗師」,且不只台灣,連中國大陸很多法官、法律學者都讀過王澤鑑的「天龍八部」,甚至上過他的課。
林益民
2024-07-06 08: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不只是戲,女主角真瘦了50公斤!刷新中國春節電影票房紀錄的《熱辣滾燙》
中國電影市場春節檔期票房收入達到80.16億元人民幣(約合11.11億美元),打破了2021年同期在疫情期間創下的78.22億元人民幣的紀錄。其中,中國女演員賈玲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熱辣滾燙》以27.2億元人民幣(約合3.78億美元)的票房成為春節檔期的冠軍,打破影史春節檔劇情片票房紀錄。
BBC News 中文
2024-02-23 1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最新中國經濟走勢預測!世界銀行:明年GDP成長降至4.5%、後年降至4.3%
世界銀行本周四發布報告,預測中國經濟將放緩,明年GDP增速降至4.5%,後年降至4.3%。美國政治學家裴敏欣認為,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更多是政治基本面的原因。
德國之聲
2023-12-15 09:49
新聞
國際
兩岸
郭文貴涉嫌詐欺十億美元被捕,明鏡集團創辦人何頻:他的這一天已經注定
美國15日逮捕中國億萬富翁郭文貴,指他涉嫌策劃投資詐騙,從大票粉絲中騙取高達十億美金,震驚外界。然而,明鏡集團的創辦人何頻向DW獨家透露,先前郭文貴開直播爆料的內容及諸多行徑,已令他有所警覺。
德國之聲
2023-03-17 00:0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犧牲小我、成就大我?原來強制拆房也是一種犧牲
中國山東省現役女足球隊員呂亞童日前於個人社群平臺上傳影片,控訴當地政府以莫須有的罪名強制拆除住家,其親眷等均遭到政府打手圍毆而導致送醫,令許多網友看完此則消息後,不禁發文感慨,呂亞童的遭遇好比堪稱現實版的「狂飆」。
百里曦
2023-02-19 13:30
新聞
國內
藝文
新書鬧出「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烏龍 麥田急下架致歉:犯了嚴重疏失
麥田出版發行「激辣中國」一書,將「大陸」一詞轉換為「中國」,出現「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等錯誤,今天通知書店通路全面下架並回收重製,也向作者曹雨和讀者致上萬分歉意。
中央社
2022-02-20 01:35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大陸」一律消失!作家控出版社機械式竄改原文 哥倫布發現「新中國」?
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曹雨教授新書《中國食辣史》日前改名《激辣中國》在台出版,但曹雨卻在臉書發文指出,麥田出版社寄來的樣品書中,所有的「大陸」都被機械式替換成了「中國」;就連「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都變成了「哥倫布發現新中國」。對此,出版社緊急通知書店通路下架書籍並回收重製,並向讀者及作者致歉。
郭怜妤
2022-02-19 21:17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專欄
文化
蘇曉康專文:大瘟疫源頭─人類制度之惡
「新中國」的趕超意識,就是一種競技,是要跟西方(國際)比快慢、高低、勝負、優劣,在所有的領域裡比試;體育是第一利器,豈能逃脫?所以,它是由一個元帥主管的、半軍事化的、「從娃娃抓起」的、「一條龍」的、仗著人口基數大「萬裡挑一」的、急功近利型訓練模式的、一將成名萬骨枯的……總之,是和平建設時期的一支「雪恥」軍隊,戰略目標是用最短時間,衝到世界第一。這個戰略的最早模式,就是毛澤東的「超英趕美」,後來又直接成為鄧小平的「摸著石頭過河」。
蘇曉康
2021-03-28 05: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偽台灣人、偽人大代表與偽中國民主
中國年度政治大戲之一的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全國政協會議)於上禮拜正式揭幕,為今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年拉開序幕。不論是今年的「第一個百年」抑或是明年的「二十大」,對於想要三連任的習近平來說,毫無疑問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戰役,中國官場的腥風血雨更是早已波濤洶湧。
高靖奇
2021-03-12 0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亞馬遜不得在中國使用AWS商標!中國法院判賠3.3億元
北京一家法院裁定,亞馬遜公司(Amazon.comInc.)在中國不能使用其雲端計算業務的AWS標識,這是這家已經受到中國法規和競爭對手阻礙的公司所面臨的又一道難題。
Yang Jie
2021-01-07 09:33
財經
證券投資
十四五規畫力挺,中國消費基金搶手
台新投信表示,中國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因疫情延遲的消費加倍奉還,電影票房達36.96億人民幣,為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此外,今年國慶與中秋雙節合一,當天銀聯網路交易金額超過3300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大增15.5%。
財經中心
2020-11-05 10:55
財經
證券投資
上証Q4單季過去10年平均累積漲幅達7.5% A股未來持續看好
根據歷史經驗,陸股第4季行情幾乎年年都有,根據統計,2009至2019過去10年,上証指數第四季平均單季累積漲幅達7.51%。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指出,受惠資本市場國際化,A股估值突顯,底部扎實,由於中國宏觀流動性仍偏寬鬆,基本面回升跡象已現,在無風險利率下行下,股市較債市及房市更獲青睞,A股未來持續看好。在類股表現上,7月30日中國中央政治局聚焦「國內大循環」,「內需消費」將支撐經濟擴張,消費產業將是領航者。
財經中心
2020-09-17 10:12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沒有共產黨就是自由新中國
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Pompeo)訪問以色列時,表達了「共產黨對全球構成重大威脅」的看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痛批,美國國務卿基於偏見和一己私利,大肆對中共污衊抹黑,並表示大陸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現在更是大陸人的普遍信仰,直言共產黨受到大陸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王子博
2020-09-16 05:30
財經
證券投資
A股牛市四利多訊號浮現,加碼時機到
中國A股揮別肺炎疫情及中美貿易摩擦利空衝擊,上証綜指五月來緩步走高,展望後市,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指出,A股牛市四利多訊號浮現,包括:一、上証綜指在2700上下50點底部扎實;二、股市較債市及房市更獲青睞;三、貨幣寬鬆持續營造豐沛資金行情;四、中國經濟持續復甦,改善企業盈利預期等。由於目前A股評價在全球股市仍相對偏低,加上納入MSCI(明晟)的吸金效應可期,A股未來漲升行情看好,建議以北上資金積極加碼、政策大力作多的內需產業為投資主軸。
財經中心
2020-07-09 13:25
新聞
國際
兩岸
郝大炮來了!中國傳奇球星郝海東:推翻中共政權,建立「新中國聯邦」
郝海東,一代中國球迷的集體記憶。綠茵場上,他曾屢次創下「中國第一」;場下,他以敢言獲「大炮」綽號、圈粉無數。
BBC News 中文
2020-06-07 11: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馬紹章觀點:謎樣的矛盾-習近平與新中國
這一個星期都埋首在天下文化出版的《習近平與新中國》這本書中,作者易明(ElizabethC.Economy)是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去年在美國出版後就廣受好評。讀完之後,受益良多,覺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因此再動手寫這篇心得,與大家分享。
馬紹章
2019-10-21 06:20
風生活
宮鬥劇不能拍,那該拍什麼?廣電總局:電視劇要強化政治意識,緊扣「新中國70週年」主軸
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長聶辰席日前表示,要緊扣慶祝中共建政70週年的主軸「確保推出一批精品」電視劇。而針對演員高片酬及宮鬥劇、翻拍劇、長青劇等問題要「敢抓善管」、「始終保持高壓」。
中央社
2019-07-10 17:33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