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文白之爭 文章列表
#
文白之爭
約 1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觀點投書
藝文
歷史
文化
觀點投書:百年茫昧
去年,文白之爭又起,熱鬧過後,問題依舊。文白之爭,彼此意見迥異,看似爭鋒相對,實則兩方各為爭持而引喤,自唱抒懷,並無交鋒。既乏互相詰問駁難,自無「真理愈辯愈明」。從而擬由雙方歧議中,折中出精華,好理曉文言和白話的錯綜關係,進而融會貫通國語文學習之道,戛戛乎而莫得焉。更糟的是,雙方所展現的論述姿態,均難脫「不講理」嫌疑。
鄭文炫
2018-01-13 05:4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文化
觀點投書:以文白之爭遂行政治目的,犧牲的是教育
前一陣子,文言文課綱的議題鬧得沸沸揚揚,從文學燃燒到政治,作為一個高中剛畢業的大一生,我有以下看法。
陳奕璋
2017-12-06 05:30
新聞
國內
文白之爭餘波蕩漾》課審會15日召開「推薦選文」仍將激戰
教育部將於15日再度召開課程審議會,普通高中國文科的文言、白話比例雖已議決,但反對方對程序仍有疑義。委託國家教育研究院研修小組負責的「推薦選文」,則是另一戰場。
中央社
2017-10-14 14: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文白只是操弄,實用才是正道
文白之爭在爭什麼?簡單來說,一個說文言比例要降低;一個說文言比例不要降低。然而,二派的主張能讓語文能力提升嗎?
吳燕姝
2017-10-14 05:4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刪減文言文與文化大革命」之感想
教育部長潘文忠10/02將赴立法院教委會就「課綱審查回歸教育專業,不容政治干預」進行專案報告…預料將引發不同立場立委的論戰。如果少了文言文,年輕一代該如何學會與古人溝通?文言文與白話文猶如文化,無好壞之分,無優劣之別。文言文之所以不受歡迎,是因為難度高,但如果想否定它、放棄它,而不想如何去克服它,那就非常可惜了。
李商
2017-10-06 05:3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政治干預課程審查的斧鑿痕跡」不滿文言文調降 中研院士聲明痛批「政治干預」
教育部課審大會23日決議,高中國文科文言文比例將調降為35%至45%。對此,曾發起「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連署的中研院士王德威等人26日再度聲明,強調審議當天有「政治干預課程審查的斧鑿痕跡」。
陳煜
2017-09-26 16:30
評論
國內
歷史
新新聞
專欄
文化
林正修專欄:草船借箭的「杯具」
讀〈出師表〉可以看到劉禪所代表巴蜀厭戰的人心,但漢語的定式思維中,分辨忠奸比還原真相來得重要。正是這種長期的集體怠惰,讓後人看不到諸葛的戰略偏執。
林正修
2017-09-22 05:50
新聞
政治
文白比例23日再戰!擁文言文派批課審會:「不要自認是天皇老子,什麼都可以改」
教育部課程審議會將於23日召開,高中國文科文言文比例傳出復議呼聲。擁文言文派的教改論壇及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21日召開「課綱審查請遵守程序尊重專業」記者會,呼籲教育部長潘文忠嚴守中立原則,反對政治力介入課綱審議。他們表示,課綱草案若再提出復議,12年國教課綱審到天荒地老都審不完。
謝珮琪
2017-09-21 16:2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文白之爭在教育的本質,而非比例
針對近來文言文篇幅在數量調整上所引發之爭議提出看法。我認為,爭議方將焦點置於文言文的篇幅數量要幾篇才合理,對教育而言是完全的失焦,更遑論對學生未來的職場競爭力、品德養成和語言訓練之助益是有損無增。
朱珍瑤
2017-09-19 05:3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文化
觀點投書:從文白之爭看解嚴後台灣現代化建構問題
在眾聲喧嘩中,高中文言文比例仍維持45%至55%,這無疑將影響台灣現代化的推進。台灣雖已解嚴30年,開展了民主政治,但攸關國民現代心靈建構的國文教學內容仍舊僵固保守,國人在中學人格養成階段時,仍被充滿封建威權思想的古文綁得緊緊的,無法充分吸收現代化思想,建立現代公民應有的思維。
林正二
2017-09-17 05:30
新聞
兩岸
國內
藝文
文化
BBC的兩岸三地觀察:為什麼高中國文課要學文言文?
爭議再起的原因是台灣教育部審議2019年將實施的12年國民教育課綱,其中國語文課綱進入教育部課審會程序後,高中分組建議將文言文調降至最多30%。文壇及學界的重量級人物紛紛出面為支持或反對陣營背書。
BBC News 中文
2017-09-14 10:47
評論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汪仁玠觀點:國文課本的威權官腔比文言文更難懂
詹森的字典充滿個人傲慢與偏見,當時啟蒙運動開花結果未久,傲慢與偏見尚情有可原。如今21世紀的台灣,教科書編纂竟還殘留濃烈的霸權思維與作為,簡直不可思議。
汪仁玠
2017-09-14 06:40
風生活
教育
北京方言是如何變成現在的白話文?從「文白之爭」看國共繞了一圈後的殊途同歸
關於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例,近日在平面媒體上引起了不少的討論,但不少人對什麼是文言文、什麼是白話文,有不少概念上的誤解。贊成與反對調降文言文比例的雙方,各有立場與考量,可以想見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共識,但趁著全民關注國語文教育之際,不妨先聊聊關於文言、國語、Mandrian與普通話的一些冷知識。
想想論壇
2017-09-08 15:11
風影音
國內
藝文
歷史
「文白之爭」還是「統獨之爭」?談台灣修訂國文課綱爭議
台灣修改課綱的問題多次引發激烈討論,除了台灣史和中國史分開、中國史改列東亞史的爭議之外,最近台灣也進行了國文課綱的審議,打算刪減文言文比例,並納入日本人的文章,台灣一些知名的詩人和作家,包括余光中、白先勇、齊邦媛等人,連署反對國文課綱調降文言文的比例,兩岸的年輕學子們讀文言文究竟有沒有用?台灣修訂課綱究竟是「文白之爭」還是「統獨之爭」?《海峽論談》邀請中研院近代史副研究員陳儀深與中華民國空軍退役上校謝啟宇與聽眾、觀眾朋友們一同討論。
美國之音
2017-09-05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