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的春天,一個新加坡的朋友邀我前往北京看一齣新音樂劇《切.格瓦拉》(CheGuevara)。劇情在阿根廷革命者的人生與二○○○年代北京的場景之間切換,整齣戲和文革的二元對立美學產生了共鳴。在這種美學中,毛澤東時代的革命寓意與當代中國的精神真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該劇的演員分成兩組:好人(全由男性扮演)與壞人(全由女性扮演)。每當好人試圖做好事時──例如營救溺水的孩子──壞人就會阻止他(辯稱那個孩子沒有經濟價值,所以可有可無)。一首歌唱道:「毛澤東、毛澤東,我們將在槍林彈雨中追隨你。」觀眾聽了大聲喝采。音樂劇結束後的演員問答時間,三十幾歲的導演斥責自己以及跟他一樣的現代化都市人「花太少時間接觸勞動人民,真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