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教評會 文章列表
#
教評會
約 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范雲疾呼勿復聘狼醫教授 台大強調依法行政:教評會尚未有決議
民進黨立委范雲今(6)日偕3位性暴力被害人召開記者會,呼籲台大及台大醫學院,不應於3月8日即將召開之教評會,復聘已被台大醫院解聘的狼醫教授。對此,台大校方回應,目前教評會尚未作成決議,對於本案仍會秉持依法行政、客觀公正、勿枉勿縱等原則處理。
羅立邦
2024-03-06 12:58
新聞
政治
爆台大教評會結果「陳明通安全下庄」 王鴻薇嘆:違反學術倫理還能風光退休
前國安局長陳明通遭立委王鴻薇檢舉涉學生論文指導不周案,台大日前召開校級教評會,但會後未公布結果,僅表示學倫案件將函復檢舉人。對此,王鴻薇今(14)日於臉書公布教評會結果,陳明通「安全下庄」。她痛批,她痛批,即便台大認定陳明通有違失,但是畏於陳明通的特殊身分仍然不解聘,「就是要將這份退休金,當作阿通師的畢業禮物」。
張庭維
2023-06-14 12:45
新聞
政治
陳明通學倫案有結果了?台大稱函覆檢舉人 王鴻薇:至今沒任何消息
前國安局長陳明通涉及學倫案,不過日前傳出他辭官後向台大申請退休,引發關注。台大今(26)日也召開教評會審查陳明通學倫案,由教評會做出決議,但截至今晚,台大僅稱直接函覆檢舉人。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指出,她身為檢舉人,「至今都沒有任何消息」。
蔡宜彣
2023-05-27 06:40
政治
不只拔掉林智堅碩士 中華大學將指導教授、口試委員送教評會
中華大學認定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論文抄襲,撤銷碩士學位。校方發聲明表示,學生論文違反學術倫理,指導教授賀力行難辭其咎,將全面檢討,資遣淘汰少數不適任教師。
中央社
2022-08-25 05:59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李念晨觀點:大專教師升等審查應受學術自由之保障
台大管中閔校長、台師大吳正己校長與台科大廖慶榮校長三人於9月14日投書聯合報,提出對「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修正草案(以下簡稱本草案)的建議。本辦法規範了大專教師升等的作業程序,對學術發展與大專教育影響至關重要。
李念晨
2020-09-20 07:00
新聞
國內
政大教授「詠春痛毆學生」遭解職!臉書359字回應深感懊悔
政治大學3月底爆出1名法律系張姓教授,因不滿學生直言詠春拳「只能打農夫」,竟在課堂上痛毆學生頭部,事後校方將張姓教授停職調查,17日校方召開教評會決議解聘該師。不過,早在13日凌晨,這名張姓教授就已在臉書表示,自己表達與行為皆有欠妥,已主動向政大辭去教職。
陳煜
2020-06-17 21:39
新聞
國內
政大法律教授出詠春拳打爆學生 法學院教評會決議解聘
政治大學法律系1名教授疑因不滿學生看輕詠春拳,而與學生扭打。政大1日表示,法學院院教評會已做出解聘決定,但仍須經6月底校教評會做最後決定。
中央社
2020-06-01 19:50
新聞
政治
國內
要求學生作業:挺蔡英文要寫1000字、支持韓國瑜只需100字!北科大教師遭移送教評會
北科大學生在網路爆料,有教師以政治立場規範作業字數,挺總統蔡英文要寫1000字心得。北科大校方今(30)天表示,將依程序規定送教評會處理此案。
中央社
2019-12-30 14:26
新聞
國內
教師法修法》4類型不適任教師分流處理 專審會作為第二線補強機制
爭議將近2個月的《教師法》修正草案,今日於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通過。將不適任教師分為四大類型,由不同流程處理,並加上教師專業審查會(專審會)作為協助教師評審委員會(教評會)以及教評會不處置教師時的補強機制;而教師、家長團體關注之教評會教師代表比例,將依據不同類型案件,有不同組成比例。
吳尚軒
2019-05-01 19:47
新聞
國內
突破!立院修教師法達共識 教評會依不適任教師類型有不同組成
《教師法》修正草案,在教育部提出建議版草案後,今日再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並聚焦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對於草案第9條教評會組成,會中取得共識,將依據不同樣態有不同組成比例,於處理性平及涉及兒少體罰及身心虐待案件時,須納入外部委員,使未兼行政職教師代表少於2分之1;而在教學不力、其他類型,則維持現行教評會比例,未兼行政職教師超過2分之1,以尊重教師專業。
吳尚軒
2019-04-29 14:52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教師專業審查制度才是處理不適任教師最重要的機制
誰是不適任教師?什麼樣的老師是不適任?誰有權力認定老師不適任?以上問題沒有釐清,只是要修改教師法中教師評審委員會(下稱教評會)的組成,就認為能夠加速處理不適任教師,完全搞錯方向。
吳忠勳
2019-04-16 05:40
新聞
國內
教師法修法》汰除不適任教師 涉體罰擬更動最大 專審會將升至法律位階把關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原訂今(15)日審查《教師法》修正草案,但汰除不適任教師、教評會人員組成等事項,引起教師團體強烈反彈,朝野立委也認為爭議過大,而暫緩審查,並由教文委員會立委,與教育部先進行大方向討論後,取得新共識進行修改;其中在汰除不適任教師機制上,將加強由主管機關成立、跨專業人士組成的教師專業審查委員會(下稱:專審會)角色,期望透過主管機關層級,協助解決。
吳尚軒
2019-04-15 21:0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教師法修法》避免「師師相護」 擬降低「教師代表」比例 家長、教團激辯
行政院提出《教師法》修正草案,欲完善不適任教師淘汰機制,保障學生權益。其中,修法降低教師評審委員會中「教師代表」比例,以防「師師相護」,引發教團反彈,但家長團體卻力挺修法,兩方激辯,施壓立委。立法院法制局昨(12)出爐的法案評估報告則建議,教評會應納入教育學者或社會公正人士,並刪除兼董事之教師代表,以利公允、客觀。
周思宇
2019-04-13 12:30
新聞
國內
不滿教師法翻修,全教總發動連署,不排除全面抵制
行政院會昨日通過通過《教師法》修正草案,引發教師團體反彈,儘管教育部今日澄清,強調修法過程皆有邀集相關團體商討,然而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受訪指出,許多草案在當初討論時並不是這樣,如降低教評會教師比例,原先是說爭議過大,先不要動,卻在教育部送入行政院後,變成現行版本;對此,教育部師資培育司司長鄭淵全則澄清,會有此說法,是因為審議過程中各團體有不同主張,而政院版最後通過,是處理不適任教師時的教評會比例。
吳尚軒
2019-03-08 22:34
新聞
國內
家長團體要求提高教評會家長占比 「立委若不支持就公布名單」
虐童、狼師等不適任教師案件,日前頻躍上媒體版面,行政院今日通過《教師法》修法草案,為避免「師師相護」,明訂教評會處理不適任教師時,應增邀校外學者專家,使未兼行政或董事的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額2分之1,然而對此,不但有教師團體認為是不理性修法,家長團體則強烈要求,應增加家長所占比例,更呼籲立委若不支持,就要公布立委名單。
吳尚軒
2019-03-07 17:03
新聞
政治
國內
教評會教師比例成攻防焦點!全國教師會:比例減少,不適任教師更難解決
行政院院會今(7)日通過《教師法》修法草案,研議調降各級學校教評會之教師比率至1/2以下,不過這項修法提案,未來在修法過程,恐引發部分教師團體反彈,根據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之文宣,全國教師會政策部主任廖俊仁主張,「教師比例一旦減少,不適任教師恐將更難解決」,他強調,部分團體在修法過程,刻意扭曲「教評會」,廖強調,「不適任教師無法順利解滿的關鍵,不是在教評會,而是校長不願得罪人或迫於地方政治人物之壓力,更惡質者與不適任教師聲息相通。」
林上祚
2019-03-07 14:39
新聞
國內
論文造假案 台大教評會決議解聘教授郭明良、張正琪 未懲處楊泮池
震撼學界的台灣大學教授郭明良團隊涉論文造假案,台大於1月13日公布調查報告,初步認定郭明良「違反學術倫理」,多年來有多篇論文有不同程度錯誤,「已經超過無心之誤用」。台大2月24日舉行校級教評會討論懲處,決議解聘教授郭明良和張正琪。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17-02-24 23:34
新聞
國內
台大論文造假案》13日送教評會審議 校內將設學術倫理辦公室
台灣大學教授郭明良團隊因涉嫌造假論文數據,與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共同發表的論文也遭質疑是否違反學術倫理。台大校方7日指出,涉及的2個學院已提出初步報告,將送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
施孝衡
2017-01-07 12:52
新聞
國內
輔大性侵案懲處出爐 夏林清送教評會審議
日前輔大的性侵案,曾經引起廣泛討論,不只是性侵案本身,前社會科學院院長夏林清等人的處理態度也是討論的重點,已近1個月未發文的夏林清在12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仍然坐在性平會的牢籠中,而且替自己喊冤;輔大則已經證實因報告結論涉及對夏林清、輔大前心理系主任何東洪等教育人員的懲處,目前已送至教評會,等待三級三審程序的審議討論。
施孝衡
2016-12-13 17:09
新聞
政治
國內
蕭曉玲案走「往前撤銷程序」:將由教育局評議小組決議,卻跳過中山國中教評會
台北市長柯文哲撤回對中山國中音樂老師蕭曉玲解聘案,柯31日上午赴市議會報告,近期由教育局撤銷2008年的局核准函,還得逐一回溯當初解聘的程序,回到教育局的「教師不適任評議小組」也撤銷原處分,不過,若按教育局的邏輯往前追溯,勢必也得回到中山國中「教評會」的最源頭,來撤銷解聘處分,但教育局長曾燦金此時又說「教育局承擔起來,不會回到中山國中」,讓外界質疑教育局的立場反覆,以及是否刻意選擇跳過中山國中的關卡。
王彥喬
2016-10-31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