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攬才專法 文章列表
#
攬才專法
約 2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川普對台灣利大於弊」!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中國60%關稅轉單效益很大
2024年將步入尾聲,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今(21)日表示,在人工智慧(AI)效應下,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破4%,川普勝選對台灣經貿影響應是利大於弊,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仍會超過3%。
中央社
2024-11-21 14:23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科技
觀點投書: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談人才引流與養成
『半導體產業的高速發展,人才不足成為迫切且嚴重的議題。』
邱瑞興
2022-04-01 14:00
新聞
政治
攬才專法再進化 行政院拍板修正案放送3大利多
為向國際延攬人才,行政院15日拍板《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對專業白領才人釋放大利多,包括放寬工作條件、鬆綁申請永久居留規定、優化租稅及社會保障權益等,未來外國特定專業人才申請永久居留期間,可望從5年縮短至3年同時享有健保,此外租稅減免延長至5年。
唐筱恬
2021-04-15 14:18
新聞
政治
獨家》攬才專法3大規範擬鬆綁 行政院會料周四通過草案
自2018年起,《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上路已2年多,為進一步鬆綁國際人才來台工作、居留相關規定,行政部門從去年起也研擬修法。據了解,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重要幹部12日中午將赴行政院參與行政立法協調會報凝聚共識,若無意外,相關修法草案將在15日的行政院會中通過,並在院會後記者會公布細節,後續將送立法院審議。
黃信維
2021-04-11 16:3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批政院不應偷渡攬才專法 勞團:引進外籍白領應依循《就業服務法》
國發會建議經濟部修改《企業及法人申請外國籍學生來中華民國實習要點》,逕行開放外國理工科系在校生來台實習。對此,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過去台灣私大海外建教合作經驗,是相當慘烈的,外籍學生被剝削淪為廉價勞工,問題都一直存在」;而政府3年前針對外籍生來台實習政策,一直沒有說清楚政策目的為何,現在不該透過行政命令方式偷渡。
林上祚
2020-10-27 08:2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少子化理工系所招生斷崖 科技業要開放外籍生實習 政院擬以行政命令「開小門」
中美貿易戰帶動台商回流,但台灣就業市場卻面臨「搶人」大戰。據了解,在美商高通等國際大廠來台設立研發中心,引發國內半導體業者人才流失疑慮的當下,台灣高教體系理工科系學生因「少子化」大幅減少;為解決人才缺口,行政院最近重起爐灶,準備以行政命令方式,開放國外理工科系大學生來台實習2年,然而該政策3年前曾在立院胎死腹中,如今闖關命運難料。
林上祚
2020-10-27 08:10
VIP
兩岸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科技
商業
國發會挪前瞻2.0千億預算鎖定全球數位人才
從反送中運動到《港區國安法》衝擊,香港青年、商業菁英、學術工作者紛紛出現移民潮。適逢這個契機,台灣政府提出哪些政策誘因,吸引包括香港菁英在內的國際人才來台?
林上祚
2020-09-12 10:00
新聞
國內
財經
國發會主委確定換人!陳美伶做了什麼,讓新創圈、美國商會都曾為她喊話留人?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4)日率領內閣總辭,國發會主委陳美伶確定不續任,稍早發表告別感言,表示能夠卸下重擔,她誠摯地向最親愛的每一位夥伴致謝,心中充滿著無限的感恩與敬意。
林彥呈
2020-05-14 11:02
風生活
職場
IMD世界人才評比台灣第20名,亞洲前三、遠勝日韓!專家解釋排名大躍進的背後原因…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2019年世界人才報告」,台灣表現躍升至全球第20名,在63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20名,較2018年大幅進步7名,創下2013年以來新高。台灣在亞洲排名僅次於新加坡及香港,但領先日本及南韓。根據IMD評比,排名前20名經濟體中,今年排名躍升最大的是排名第7名的冰島,較去年上升9名,其次是台灣上升7名。
中央社
2019-11-19 08:26
新聞
政治
財經
國發會推動「外國人才專法」 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獲首張就業金卡
國發會推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為展現決心,行政院長賴清德將首張「就業金卡」頒發給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感謝他願意回台貢獻所長。
朱冠諭
2018-03-09 21:40
新聞
政治
財經
出席工商團體團拜 蔡英文今年拚經濟重心在這3面向
總統蔡英文1日出席七大工商團體春節聯誼活動時表示,今年拚經濟重心將放在「加速創新、解決五缺、拓展貿易」三面向。蔡英文期許企業界繼續努力,持續加薪,讓經濟跟社會走向更好循環。
謝珮琪
2018-03-01 17:00
新聞
政治
外籍高階人才就業金卡、自由藝術工作者來台 賴清德指示2月8日上路
行政院院會今天討論「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聘雇法」預訂實施規劃,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為了加速外國人才引進,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指示,外籍高階人才就業金卡、自由藝術工作者來台、外籍人才尋職簽證與電競、AR/VR等專業教師來台補教授課等四類人士來台簽證,將於2月8日起正式開放申請,其中,申請就業金卡之外籍人才,因為享有自由尋職轉換工作,前三年薪資所得折半扣稅等「超國民待遇」,因此,薪資門檻必須達16萬元,賴揆同時責成經濟部,透過ContactTaiwan單一窗口,提供外籍人才線上簽證申請服務。
林上祚
2018-01-25 13:10
評論
政治
新新聞
專欄
顧爾德專欄:惡化勞動條件 台灣將永無寧日
小英要的是:藉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與就業機會讓薪資上揚,這迥異於降低勞動條件救邊際產業的「競逐而下」策略。不過,蔡政府的政策思路卻是「向上提升」與「競逐而下」兩種矛盾並存。
顧爾德
2018-01-04 07:1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睿奇觀點:賴揆「摸蜊仔兼洗褲」的移民政策
行政院長賴清德繼之前提出友善移民環境主張後,在年終記者會上宣示,2018年將擬訂新的移民政策,致力於解決「缺人才」和「少子化」的問題。此一政策不僅將可「摸蜊仔兼洗褲」,一舉二得,而且做得好的話,還有促進經濟發展和強化國防的功效。
林睿奇
2017-12-30 07:00
新聞
政治
「要做以前總統不敢做的改革」蔡英文:早就知道改革要付出民調下滑的代價
蔡英文總統就職500餘天,民調反應不佳,不過,蔡在今天與媒體茶敘致詞時,整理多項改革成績表示,只要改革對台灣有利,她無怨無悔,就算再來一次,她仍然願意為了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台灣,堅持改革,奮戰到底。她也認為,「2017年,看似紛紛擾擾,但是在紛紛擾擾之中,台灣確實在往前走。」
顏振凱
2017-12-29 17:15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如果年輕人還願意聽政府講話」蔡英文:行政團隊2018最重要任務是改善年輕人低薪問題
同婚、勞基法修正等多項議題,讓年輕人對蔡英文總統支持度大降,蔡今天利用年終茶敘致詞時,花了不少篇幅向年輕世代喊話,蔡除放低姿態說「如果年輕人還願意聽政府講幾句話,我想告訴你們,我了解各位心中對未來的焦慮。我會盡一切可能,來翻轉國家的未來。」她更宣示「2018年,我給行政團隊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全力以赴,改善年輕人的低薪問題。」
顏振凱
2017-12-29 16:55
新聞
政治
財經
四大併購案後僑外資投資未見成長 賴清德要求改進
行政院今天舉行「加速投資臺灣專案會議」會議,由經濟部投審會報告近年僑外資投資狀況,由於近年僑外資投資台灣金額,扣除掉美光半導體併購華亞科、荷蘭商艾司摩爾併購漢微科後,幾乎未見顯著成長,在新創領域投資相對不足,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在會議中,要求相關部會檢討改進,包括縮短僑外資來台投資審查時程,經濟部次長龔明鑫表示,經濟部已完成「外國人投資條例」與「華僑回國投資條例」修正草案法案預告,希望能加速僑外資投資台灣。
林上祚
2017-12-05 14:58
新聞
國內
財經
IMD對台灣人才外流問題示警,學者:台灣缺的是關鍵人才
IMD發布最新人才報告,對台灣人才外流又無優勢吸引外籍人才提出警訊。學者認為,國內高等教育擴張太快、學歷貶低化,建議學習新加坡模式,配合產業發展找到關鍵人才。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台灣不缺專業人才,而是缺乏關鍵人才,關鍵人才的重要性,就像台灣科技教父、已故總統府資政李國鼎當年找回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回台發展IC產業一樣。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天發布「2017年IMD世界人才報告」,台灣在受評比的63個國家或地區中排行第23名,與去年持平,在亞洲則是位居第3。
中央社
2017-11-21 09:50
財經
解決內外資不同稅的代價!股利分離課稅 富人平均減稅444萬 散戶反要增稅
因為總統蔡英文一句「內外資課不同稅,是我心中的痛」,台灣在2014年稅改最重要的45%「富人稅」制度,將在5、6月的稅改方案中正式被翻轉。根據中華財政學會研擬的稅改方案,目前應納稅額級距超過1000萬元、股利所得占個人所得7成的台灣富豪,未來股利所得有可能改為分離課稅,稅率將從目前最高的45%降為30%。
林上祚
2017-05-17 08:3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行政院通過《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聘僱法》預估每年增加外籍白領500-1000人
行政院院會20日通過《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聘僱法》草案,針對部分立委擔心,該法提供教育部核定國外大學畢業生,畢業後2年內得申請尋職簽證,與最長2年實習簽證,相關制度可能被濫用,國發會人力處處長林至美表示,實習生與過去曾被濫用的見習生並不相同,「我們特別強調專門技術,同時限定畢業二年內且為教育部公告大學名冊,未來也有名額限制與審查機制,確保制度不被濫用。」
林上祚
2017-04-20 14: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