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探測 文章列表
#
探測
約 9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軍事
中國科研船闖限制水域試圖水下探測 海巡署:假借名義熟悉戰場環境
海巡署今(13)日表示,昨日13時01分,海巡署金馬澎分署雷達偵獲中國「延平2號」公務船,於金門南方東碇島西北方2.6浬,越界進入我國限制水域,海巡署立即調派線上PP-3552艇及PP-3520艇,趕往現場實施廣播驅離,直到15時52分將中國「延平2號」船驅離出限制水域外,並持續往外航離。
張曜麟
2025-03-13 16:02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消費
中國「藏手機神器」賣破萬件!134元能躲過金屬探測器 「校園手機禁令」成笑話
隨著中國未成年網路使用者人數在2023年攀升至1.96億,網路普及率達到97.3%,中小學校園內手機使用問題也成為社會焦點。為此,中國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不可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然而,一些廠商捕捉到其中的商機,紛紛推出各類「藏手機神器」,協助學生避開校園管理規定。
凌婧綸
2025-01-17 16:44
地方新聞
宜蘭
地熱發電新突破!全台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 「員山1號井」正式開鑽
綠能發展再添利器!全台第一座深層地熱探測井「員山1號井」昨(21)日在宜蘭員山鄉正式開鑽。由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共同主持,宜蘭縣縣長林姿妙、台灣中油公司董事長李順欽及農業部、國科會一起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陳逸群
2024-10-22 10:4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全台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宜蘭開鑽 郭智輝:可成綠能產業新支柱
中央研究院與中油公司今(21)日在宜蘭縣員山鄉開鑽台灣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預計耗時1年半完成。經濟部部長郭智輝表示,台灣實際可開發的深層地熱資源約達10GW,他相信此案若成功,未來將可迅速複製,使地熱成為台灣另一個極具潛力的綠能產業;也同時鼓勵資料中心選址靠近綠能地點,強調這不僅能創造乾淨能源和就業機會,還能促進當地產業發展。
張大任
2024-10-21 17:02
風生活
國際
科技
歐美聯手對抗「彗星撞地球」危機 發射探測器進行小行星防禦研究
美國於2022年成功測試飛行器撞擊小行星以改變其軌道,避免潛在的地球碰撞危機。如今,歐洲正派出探測器前往該小行星,進一步研究撞擊後的影響。歐美兩大太空機構致力於在2030年前建立起預防「彗星撞地球」的初步機制。
網路新聞中心
2024-10-09 14:46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月球背面升起「這面旗」 嫦娥6號首度挖到月背「特產」起飛
中國大陸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指今(4)日上午7時38分,嫦娥6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和起飛。同時,嫦娥6號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這也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
兩岸中心
2024-06-04 15:28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台灣首次登月計畫!輻射探測儀預計第4季升空,收集數據助攻太空產品開發
中央大學推動台灣首次國際登月計畫,與日本民間公司合作,中大師生研發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最快今年第4季發射升空,執行地球到月球的輻射量測量等任務。
中央社
2024-01-30 12:40
新聞
國際
科技
日本成為第5個登月國家!探測器太陽能板出包,自評任務60分「勉強及格」
日本今天(20日)成為第5個登月的國家,不過探測器上的太陽能電池未能發電,只能靠內建電池撐個幾小時,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自評這次任務是「勉強及格的60分」。
中央社
2024-01-21 17:10
新聞
政治
防洩密!外交國防委員會綠委臨時提案 要求參與機密會議須接受「電子探測」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12)日邀請國防部進行業務報告,不過鑒於日前的潛艦洩密風暴,在會議開始前則先進行臨時提案,要求未來機密會議時,禁止攜帶行動電話、二哥大、與會人員接受電子探測設備檢查等,同時也需要簽署保密切結書。
張曜麟
2023-10-12 10:12
新聞
國際
科技
印度登月後乘勝追擊!首個太陽探測器發射升空
距印度登陸器成功著陸月球南極後不到2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乘勝追擊,今天(2日)發射太陽探測器,研究太陽日冕與太陽風。這是印度首個在外太空研究太陽的任務。
中央社
2023-09-03 19:26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科技
觀點投書:印度與俄羅斯探測器登月之旅
最近月球很熱鬧,俄羅斯與印度兩國的無人探測器,將分別於本月21日與23日只差兩天嘗試軟著陸於月球南極地區進行調查,兩國預定著陸點相隔只有大約118公里,全球太空與科學界都非常關心注目。這是印度第二次嘗試在其他星球軟著陸,四年前首次嘗試以失敗收場。俄羅斯則是相隔47年之久後重回月球探險,兩個世代的斷層,加上因俄烏戰爭而遭受嚴厲制裁封鎖,全球關注俄羅斯的太空技術實力是否依然犀利。
SR71
2023-08-22 06:10
風生活
國際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熱議華爾街
商業熱議》玉米田也變成中國武器?一項7億的穀物工廠投資,竟成為北京探測美國極機密的工具?
過去兩年多來,北達科他州的一個地方市長,一直支持一家中國公司在其城郊,興建一座造價7億美元的玉米加工廠的計劃,因為該項目可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增加稅收,還可以為當地農戶一個出售玉米的管道。
金牛幫幫忙
2023-02-10 20:30
新聞
國際
科技
寒冷冬季已過,中國探測車「祝融號」卻在火星上長眠不醒
2021年登陸火星的中國火星探測器「祝融號」於完成任務後進入休眠狀態,以度過火星的冬季。不過,原來應在去年12月結束休眠、重新啟動的「祝融號」至今還沒出現任何活動跡象,中國航天局也未對此作出表態。
德國之聲
2023-01-25 03:00
新聞
國際
軍事
烏克蘭恐花費10年排雷!日本將提供排雷探測器、協助培訓排雷工兵
烏克蘭持續遭受俄羅斯侵略,根據調查,烏克蘭約25%國土已被放置地雷或未爆彈,日本政府相關人士估至少得花10年才能排除,將長期提供日本製地雷探測器及培訓等協助。
中央社
2023-01-24 00:00
新聞
國際
科技
史無前例!NASA太空探測器撞擊小行星,為地球測試「行星防禦系統」,避免大滅絕再度降臨
台灣時間27日清晨7時14分,美國航太總署一具太空探測器以2萬2500公里的時速撞上一顆小行星,在浩瀚太空中化為煙塵碎片。不過整起事件並非意外,而是一項史無前例、精心策劃、耗資3億2500萬美元(新台幣98億元)的「行星防禦測試」!
閻紀宇
2022-09-27 16:26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馬斯克火星夢實現中!NASA將「機器樹」送上火星,成功製造氧氣
人類想登上「紅色星球」火星,似乎又更近了一小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火星探測車「毅力號」上安裝的小盒子,可從火星大氣層製造氧,就像1棵小樹一樣。
中央社
2022-09-02 20:40
國際
科技
南韓太空事業》第一具月球探測器「Danuri號」發射升空,12月中旬進入月球軌道
南韓第一個月球軌道探測器「Danuri號」4日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升空,為南韓太空探索史樹立里程碑,預計12月中旬之前進入月球軌道,展開為期一年的月球觀測任務。
國際中心
2022-08-05 21:00
新聞
國際
人類的歷史性時刻!NASA探測器「帕克號」首度「接觸」日冕 助揭開太陽風暴謎團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4日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秋季會議(AGUFallMeeting)公布最新研究,NASA無人探測器「帕克太陽探測器」(下稱「帕克號」)在今年4月首度「接觸」環繞太陽周圍的日冕,NASA稱之為「歷史性時刻」,這也是史上第一次有太空探測器進入日冕。未來帕克號將更深入探索日冕並收集數據,帶領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太陽風暴的謎團。
廖綉玉
2021-12-15 14:00
VIP
國際
科技
解開太陽系形成之謎、防範地球遭撞擊浩劫!NASA探測器「露西號」打頭陣前進小行星
全世界的小行星迷看過來!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16日將發射一艘太空探測器「露西號」,前往小行星群聚的木星軌道進行探測,而且露西號是開路先鋒,未來還會有幾個兄弟姊妹陸續升空,對小行星進行更全面的探索,嘗試破解太陽系形成的謎團,並測試防範小行星撞擊地球風險的方法。
閻紀宇
2021-10-15 12:00
新聞
國際
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天文學家首次探測到黑洞背後的光
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28日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天文學家透過望遠鏡,在8億光年外的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中,首度探測到黑洞背後的光,這個發現也證實了20世紀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
廖綉玉
2021-07-30 08:0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