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生物化學所前教授郭明良研究團隊,遭質疑有多篇論文違反研究倫理而被調查中,其中外界更質疑,有4篇論文共同作者是台大校長楊泮池,楊校長雖然表明已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但身為案件相關人,楊校長難道就能自身於外、發起調查就沒事?哪有掛名拿credit、出事就推給「比例原則」的道理?在學術圈中,為了使研究發現更全面,結合各領域專長的專家採用共同掛名、協同合作研究是很常見的模式,但這牽涉到的研究倫理問題不可不慎,即使掛名的作者僅負責全文中的部分篇章,但既然掛名就應該要為全文負責,否則台灣學術圈為人詬病的「為升等點數搶掛名」的亂象永遠無解。反觀日本近年爆發的「小保方晴子STAP論文造假」重大學術倫理事件,不僅該文遭《Nature》期刊退稿,小保方被撤銷博士學位,其導師、也是該文合作者笹井芳樹教授因此引咎自殺,甚至是該研究在美國的合作學者CharlesVacanti也引咎辭職。此事件引發小保方所屬的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全面啟動清查多達2萬份的所有出版物是否剽竊或造假,並造成日本社會對於學術倫理的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