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投資困境 文章列表
#
投資困境
約 2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環評為何成為臺灣投資黑洞?拆解審查卡關的三大問題
近年來,臺灣的環評制度屢遭批評,企業抱怨重大投資案動輒延宕數年,環團則指責政府不夠嚴格,導致生態破壞與居民權益受損。根據環保署數據,近五年來,全國平均每年有超過100件重大開發案進入環評,但通過率僅約 40%-50%,部分案件甚至拖延五年以上,引發外界質疑:臺灣的環評制度是必要的環保機制,還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徐聖傑
2025-03-28 06:10
風生活
旅遊
屏東
墾丁觀光完勝沖繩!為何人潮雪崩回不去?內行人點出國旅最大問題
國旅近期情況不佳,讓許多業者叫苦連天,尤其是墾丁地區,曾是暑期的渡假勝地,今年業績也不如以往。日前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中發文,比較墾丁與日本沖繩的旅遊優勢,而比較出的結果是墾丁大勝,引起網友紛紛討論。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4-08-20 14:23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矽谷銀行為何破產倒閉?會讓雷曼兄弟事件重演嗎?投資專家揭原因與後續影響
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ValleyBank,簡稱SVB)3月9日爆出公司出售210億美元資產,認列多達18億美元虧損,母公司SVB金融集團(SVBfinancialgroup)表示為鞏固財務,將發行價值22.5億美元新股,這些操作讓市場擔憂公司出現流動性危機,導致股價暴跌超過60%,之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DepositInsuranceCorporation,簡稱FDIC)隨即採取行動關閉並接管該銀行,震驚金融市場。
方格子 Vocus
2023-03-13 19:12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招商高值加倍大會產業高值商機加倍 重啟疫後產經動能共創繁榮新局
為促進疫後經濟發展與產業投資佈局,新北市政府於今(30)日舉辦「2021新北招商高值加倍大會」,一站式整合土地媒合會、就業博覽會及名人講堂等三大主題,本次活動除了原有的土地招商媒合,此次更「加倍」舉辦就業博覽會,帶領企業不只可以找到適合用地,更可以找到新北在地的好人才,解決企業投資困境拓展全新商機,共同在疫後超前部署,開啟投資新契機。
李梅瑛
2021-11-30 14:28
評論
財經
風評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風評:餘屋多房價難大漲?錯!央行勿輕忽房價
央行公布去年12月理監事會議紀錄,其中有討論到房市部份,部份理事認為餘屋仍多,對房價上漲問題不必太擔心。這種看法顯然錯誤,央行切勿輕忽房價潛在的問題,更應及早行動。
主筆室
2020-02-01 07:20
評論
政治
財經
風評
風評:連任後蔡政府必須面對、解決的財經難題
蔡英文以超過800萬票的得票數連任,勝選後蔡英文已表示「行政團隊保持穩定、繼續發揮效果」,同時也認為勝選代表國家與政策「走在正確方向上」,因此可預期財經政策不會有什麼大變化;雖然大環境漸趨正向,但未來將有多道財經難題需面對、解決。
主筆室
2020-01-15 07:20
評論
財經
風評
風評:300萬人月薪不到3萬,低薪困境未脫
行政院主計總處上周公布一份人力報告,可以看出其實台灣尚未脫離低薪困境,而且要打破低薪魔咒,單靠拉高基本工資是效果不彰,這點值得政府在政策上參考。
主筆室
2019-12-02 07:19
評論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楊雅雲觀點:大陸的銀行讓馬雲睡不著,台灣的銀行讓風力發電…?
前一陣子馬雲出席公開活動大吐苦水,說每個月掙一兩百萬的人是相當高興,但是一個月掙1、20億的人是很難受的,他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網路上酸民立刻群起圍攻,人們說,算了吧,你這麼有錢,講這種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楊雅雲
2018-01-11 06:3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高銘志觀點:電網併聯保證才是離岸風電國產化及在地化的關鍵
近期離岸風電的環評,有快速的進展,看似好消息。但其實挑戰才正剛剛開始,特別是注意,表中,通過的裝置容量,10.07GW,這會讓原本希望環保署發揮「預遴選」功能的目的,無法達成。
高銘志
2017-12-08 06:30
風生活
環境
推出許多獎勵方法又招商有成,政府竟還能搞砸這產業…背後的原因實在令人傻眼
前兩篇文章《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環評困境》和《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融資困境》系統性地整理風力發電產業行內人的門道,今天我們要談的是系列的最後一篇,離岸風電「遴選」和「國產化」的困境,這是一個只有離岸風電才有,其他再生能源都不會有的棘手問題。什麼是離岸風電「遴選」,為什麼稱為「遴選」,而不是你比較熟悉的、適用在太陽光電的「競標」呢?
綠學院
2017-11-06 12:03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高銘志觀點: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遴選困境
前兩篇文章《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環評困境》和《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融資困境》系統性地整理風力發電產業行內人的門道,今天我們要談的是系列的最後一篇,離岸風電「遴選」和「國產化」的困境,這是一個只有離岸風電才有,其他再生能源都不會有的棘手問題。什麼是離岸風電「遴選」,為什麼稱為「遴選」,而不是你比較熟悉的、適用在太陽光電的「競標」呢?
高銘志
2017-11-03 05:50
風生活
環境
台灣的投資環境,讓外資大廠傻眼至極!他舉出國外的情況,跟台灣簡直天差地別…
上一篇文章《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融資困境》我們談如何解決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融資困境,今天我們來談另一個在離岸風力發電也很棘手的環評困境,我會帶你重新理解環評的法律定位,附帶也搭配最近環保署在推動的環評法修法進展。
綠學院
2017-10-30 16:53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高銘志觀點: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環評困境
上一篇文章《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融資困境》我們談如何解決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融資困境,今天我們來談另一個在離岸風力發電也很棘手的環評困境,我會帶你重新理解環評的法律定位,附帶也搭配最近環保署在推動的環評法修法進展。
楊雅雲
2017-10-26 06:30
風生活
環境
綠色產業有政府大力推動,為何發展不起來?綠能專家道出背後原因,令人超傻眼
上一篇文章《這麼多外資聚集在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為什麼還是發展不起來?》獲得很大的迴響,不懂風電發展的人說他們終於搞懂風電產業遇到的困境;已經是業內的人,尤其是外資,說他們終於搞懂臺灣的特殊國情。
綠學院
2017-10-16 16:37
新聞
國內
財經
郭董大舉赴美投資,就是不愛台灣嗎?他一句話訴無奈,坐喊「別走」的政府注定失敗
7月28日這一天,台灣的新聞版面很熱鬧。遠在千里外的美國威斯康辛州,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正在與威斯康辛州長渥克簽署合作備忘錄。富士康決定在威州投資100億美元(約3040億台幣),設置面板廠,預計將創造3000個工作職缺,未來有可能帶動1.3萬個就業機會。
遠見雜誌
2017-08-01 09:00
評論
國內
財經
風評
風評:國際板債券-一個自欺欺人的金融政策
金管會在2006年開啟了外國企業來台灣掛牌發行外幣計價債券的市場,這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國際版債券」市場。從2006到2014上半年將近8年的時間裏,國際版債券一共只發行了15檔債券,總發行金額約美金30億元,然而從2014下半年到2017年六月底,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裏,國際版債券市場一共有超過400檔債券掛牌,總發行量超過美金1,000億元,也就是說,在過去三年中,有超過新台幣3兆的資金被轉換為美金為主的外幣,流入外國發行機構的手中。
主筆室
2017-07-10 08: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地熱?前途仍多艱
上週各大媒體都以很大篇幅報導國內首座民營地熱電廠環評過關。依負責籌劃的蘭陽地熱資源公司高成炎董事長預估今年可完成第一口試驗井,可喜可賀。
陳立誠
2017-05-02 06:10
新聞
政治
財經
經濟成長緩慢 王金平:沒因政黨輪替改善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今(1)日在睽違23年後,首度站上立法院質詢台上質詢。針對經濟發展及財政收支議題,王金平表示,目前工商業界遇到的障礙,始終沒有因政黨輪替看見改善的希望,他呼籲,新政府在未來政策的制定上,應統合「產業」、「金融」、「租稅」3大面向,不要各自為政。
周怡孜
2016-07-01 21:4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誰想綁架蔡英文?深綠的憂鬱與妄想
綜觀台灣各類民調近年皆呈現人民「支持台獨」的傾向超過半數,甚而高達七成,這讓台灣深綠的群體喜上眉梢,部分台獨信仰者喜悅於理念終獲台灣民眾認同;部分政治勢力則興奮於未來政治版圖可大幅擴張。而相較於擅長投機說謊唬弄選民、譁眾取寵及對民粹投降的政治人物,民進黨內較為理性開明的一派,以吳子嘉、郭正亮為首的民進黨人則提出將「維持現狀」納入民進黨黨綱,而擱置或取代原先相互矛盾的「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及「正常國家決議文」。
陳少甫
2016-06-24 06:25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誰擋住蔡英文發展再生能源的第一哩路?離岸風力發電還缺這5陣風…
準總統蔡英文預計2025年全面廢核,以再生能源發電量的500億度取代核電缺口。細看能源局規劃的台灣再生能源發展藍圖,可以看出目前陸域風力及水力發電的電源開發已經接近飽和,要接上未來15年的能源缺口,重擔接著就要落到發電量佔目標3成的離岸風力上。
尹俞歡
2016-03-21 08:5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