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投保上限 文章列表
#
投保上限
約 1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理財
保險
勞退天花板不只45800元!用1招退休金輕鬆翻倍,一鍵秒查可以領多少
勞工多少聽過投保的上限是45800元,因此就覺得如果賺超過45800元,年老時退休金也不會比別人多,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個理解不太正確!勞保的投保上限確實是45800元,不過勞退的上限高達150000元,而勞工的退休金是由勞保、勞退組成,因此就算勞保已經攻頂、勞退還有機會繼續放大,除了拉高薪資,本文教一個簡單的方法直接讓退休金放大兩倍。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23 12:29
風生活
財經
理財
保險
60歲退休只靠勞保根本不夠用!達人教3招放大退休金,老年沒工作也不愁吃穿
阿文已經58歲了,太太阿娟也已經56歲,他們想著小孩都大了,不太需要操心,也不用兒女給自己太多孝養費,免得造成他們的負擔,當然自己也不太有餘力能幫兒女們更多。打拼了一輩子,好歹房子也是努力存下來的,接下來的人生目標,好像就只剩下有尊嚴的退休生活了。
幸福文化
2025-01-28 08:4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你也是高薪低報嗎?勞保投保薪資天花板8年沒變 超過300萬人持續「卡關」
2025年7項勞動新制上路,最低工資調漲至2萬8590元,第1級之月投保薪資也隨之調整,然而,勞保投保薪資分級上限已超過8年未調整。根據勞保局統計,投保最高薪資級距者占比超過3成,這也意味著,恐有300多萬人達到勞保投保天花板,將持續處於「高薪低報」的狀態。
李瑋萱
2025-01-04 15:35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新知
保險
2024健保費、勞保費要繳多少?1圖看扣繳級距!弄懂每個月從薪水扣幾元
勞健保每年會調整保險費率,進而影響國人需要花在勞健保費用上的支出,每年調漲的基本工資亦會影響勞健保投保級距。對此,《風傳媒》幫您整理2024年勞健保費用的相關計算方式及費用總表,讓各位勞工了解每月究竟付出多少錢在勞健保上。
胡冠廷
2024-08-05 17:39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勞保年改將無法避免通膨與高利率
國內《今周刊》1427期封面以「讓勞保活下去」為主題,針為蔡下賴上之後的勞保年改深入報導,該刊透過官方統計指出在2023年勞保潛藏負債13.04兆,2039年資金缺口是6273億,直接講白了除非當年政府補貼這6千億,那就沒錢發放給已經在請領的退休勞工。對於會惡化到失控,受採訪者說一是勞保年金化年資給付率當初亂喊價到1.55%,其實精算只有0.9%,二是精算勞保費率從沒落實過,目前經算費率是27.83%,勞保年改說穿就是找錢補洞,一是調高勞保費率,二是動腦筋到目前只有5%加值營業稅(新加坡9%,日本10%),第三是勞保年金降低給付率。
張勳慶
2024-05-30 06:00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保險
乳癌住院6天自費十萬元,她做1件事「保險理賠領400萬」!專家曝3個最容易被忽略的投保眉角
從國健署公布2021年的癌症報告中,前5名發生人數依序為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約平均每4分多鐘就有1人罹癌,若以性別劃分,女性乳癌暫居第一名。
My保險我幫您!
2023-12-19 14:22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保險
壽險、產險怎麼分?理賠有什麼差別?一篇文秒懂4大差異,這些保險常識一定要知道
之前因為壽險公會率先同意數位健康證明可替代確診診斷書,而產險公司則是陸續同意,讓民眾霧煞煞,壽險跟產險有什麼差別?為什麼會分壽險公司跟產險公司?我選擇保險時,該怎麼選擇這兩類?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2022-05-17 23:52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保險
健保投保上限最快5月調高!13萬人每月恐多繳116至1933元
衛生福利部預告健保投保金額修正草案,健保投保上限擬從新台幣18萬2000元調高至21萬9500元,估13萬人每月負擔增116元至1939元,每年可望挹注健保17億元,最快5月實施。
中央社
2022-03-24 22:25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 勞動官員心中真的有為苦勞著想嗎?
不久前勞保局公布一份勞工請領勞保月退數字,目前有146.5萬名勞工請領月退,平均月領17806元,但是約有95萬名領月退勞工,月領2萬以下,更有16萬名勞工,領不到1萬元,不過卻有1217名勞工,勞保月退領取超過4萬元。
張勳慶
2021-12-31 05:3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終於輪到學生打疫苗,3大產險下修疫苗險投保年齡,12歲就可投保!
隨COVID-19疫苗施打年齡逐步下降,產險業者搶攻即將開打疫苗的年輕族群,和泰產、兆豐產、南山產率先宣布下修疫苗險投保年齡,和泰產放寬為0至85歲,兆豐產、南山產則下修至12歲。
中央社
2021-08-19 16:1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見賢思齊,私校退撫儲金成功典範
當年虧損累累逾450億的私校退撫基金,自民國99年脫離政府黑手後,華麗轉身,經營績效陸續得到國際殊榮,免除政府以破產威脅,用立院暴力手段砍殺退休養老金的荼毒。事實証明,私校退撫儲金屢屢得獎:亞洲資產管理雜誌2015年、2018年及2019年臺灣區最佳新退休基金獎項、最佳退休金計畫管理者獎項以及財資雜誌2018年最佳退休基金獎項。私校退撫儲金自102年3月1日起至108年3月28日止,各投資組合今年以來報酬率為保守型4.16%、穩健型8.52%、積極型10.89%且累積收益率為保守型11.37%、穩健型36.52%、積極型34.97%。回首觀看政府完全掌控的勞保、勞退舊制、勞退新制、軍公教退撫基金全部都是2%~3%以下完敗且弊端不斷,報載政府現在又要加碼200億退撫基金在目前的高點進場護盤,這樣的護盤是要讓基金跳崖自我了斷嗎??
李昭憲
2019-10-27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懇請蔡總統,給軍公教有適用勞工退休制度之尊嚴
給蔡英文總統的公開信:
林清發
2018-07-17 06: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為什麼要支持公務人員年金改革?
今年7月1日開始,紛紛擾擾的軍公教年金議題暫時塵埃落定,其中最大爭點就在於「所得替代率」,中華民國公務員的所得替代率幾乎不低於9成,相對中華民國勞工卻是:若有5成以上的所得替代率就該謝主隆恩,而且勞保、勞退都有其投保上限,特別是勞保的上限(45800元)遠遠不能反映許多勞工實際所得;OECD國家平均所得替代率在30%~50%,世界知名的希臘破產問題就肇因於與台灣相似的90%以上甚至超過100%所得替代率,希臘在財務問題爆發後,接受紓困同時也嚴格執行撙節但仍不免造成國內重大的經濟問題,如失業率攀升、經濟嚴重衰退等,但這幾年似乎已漸漸離開谷底開始回升;希臘做為歐盟成員國及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自然有鄰居及IMF幫忙,若是有朝一日台灣經濟步上希臘後塵,有誰願意幫助台灣?
吳文凱
2018-07-10 06:1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國民黨年改版本出爐!放寬投保採計區間為5年
年改法案將於19日開始審查,之前尚未提出年改版本的國民黨也在今(14)日的黨團大會中提出公、勞版本,其中,公務員版本與考試院版本大同小異,最大的差別是投保採計區間,民進黨版為15年、考試院為10年,國民黨放寬為5年;18%優存月領同樣為第7年歸0、一次領第7年開始維持在6%;所得替代率國民黨較為寬鬆,年資上限計算為40年,改革第1年為82.5%,10年後調降至72.5%,同時將育嬰假年資採計,鼓勵年輕人生育。至於教師及軍人版本,目前尚未正式提出。
陳耀宗
2017-04-14 12:26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防破產拉長勞保投保採計年資,學者:真正問題是高薪低保
年金改革國是會議暫告段落,但這次年改過程中,較少觸及勞工保險,僅將投保採計年資逐年拉長至15年以及逐年調高提撥費率,政府將投保年資拉長是為規避有勞工利用現採計最高5年恐「低薪高報」,拿到不合理退休金,但造成的結果恐怕只會讓勞工退休後能請領到的勞保年金變少,社民黨政策會召委陳尚志就批,不將投保上限調高,讓投保反映出勞工實質所得,這才是一個問題。
陳耀宗
2017-01-26 20:0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年金改革版本出爐:18趴分期調整、軍公教所得替代率70%
行政院明年將舉行「年金改革分區國是會議」記者會,負責規劃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日前接受網路媒體訪問,強調軍公教18%優惠存款,將採「分期調整」,優存利息收入取消後,軍公教年金將訂定最低下限,目前銓敘部訂定四個版本,除了基本工資、年終慰問金(2.5萬)、中低收入戶最低生活費x2(即22,896元),委任一職等公務員本俸加專業加給32,160元,軍公教退休年金所得替代率降至70%,與勞工的60%拉齊。
林上祚
2016-12-22 19:39
新聞
政治
特別企畫》勞保投保上限調整 民國黨力挺{{民國黨工商後援會}}
勞工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普遍低於四成,退休保障不足的問題長期無法解決。勞動部最近終於上調了勞保投保上限一級至45800元,但卻遭到資方的抗議。對此,全國勞工代表紛紛指出,所有雇主全年因此多支付的30億,遠少於政府此前下調健保費少收的70億!且政府放任雇主低報勞工投保薪資,導致年金收入不足,知法犯法。
民國黨工商後援會
2015-12-24 17:49
風生活
高齡懷孕了,要買婦嬰險嗎?
現代人普遍晚婚、晚育,但高齡生產會增加風險,需要買婦女險或婦嬰險保障嗎?
李雪雯
2014-05-07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