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戰後台灣的日本記憶 文章列表
#
戰後台灣的日本記憶
約 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國內
風書房
殖民體制下的台灣民謠:《戰後台灣的日本記憶》選摘(3)
1920年代台灣知識分子蔡培火為了推行地方自治運動,開始進行議會設置請願歌的創作、美台團的電影解說……等民眾啓蒙運動。他在一九二九年四月完成了〈咱台灣〉這首詞曲,並開始在自己推動的運動中大力宣傳教唱。隨著一九三○年代台語流行歌曲工業的興起,古倫美亞唱片公司便把這首原本帶有啓蒙運動性質的歌曲,推上大眾文化的消費世界;更特地邀請同樣具有本土政治運動背景的歌手林氏好灌錄這首歌,並在唱片中附帶歌詞印刷品進行販售。
陳培豐
2017-04-23 05:40
評論
國際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學術界的日本記憶:《戰後台灣的日本記憶》選摘(2)
從十九世紀中葉以降,西方的傳教士、博物學家們開始進行台灣的人文與自然環境的調查,並在專業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台灣研究開始進入近代知識生產的體制與網絡。起源於西方的近代學術體制與知識分類架構,雖然透過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擴張,形成了全球性的知識生產架構,取代各地既有的知識體制。
黃英哲
2017-04-22 05:40
評論
國際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那個年代的台灣:《戰後台灣的日本記憶》選摘(1)
既是醫師,也是大學教授的陳氏(名字暫且按下不表),在答應我對他做口述歷史訪談的請求後,就在我正要搭上計程車的道別之際,他這麼說:
所澤潤
2017-04-21 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