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甲區公所為感念日籍教師志賀哲太郎默默為大甲教育付出之德行,佈置其教學遺品及遺照等紀念館供後人緬懷,每年還到墓前祭拜從不間斷。引起志賀哲太郎顯彰會重視,透過外交部安排,一團六人訂二十六日抵大甲參訪,由區長劉來旺帶領參觀紀念館及殉工碑。
日籍教師志賀哲太郎早期在大甲公學校實行二十六年愛的教育,事蹟顯著、功不可沒,地方稱為大甲聖人,區公設紀念館供人緬懷,每年並到墓園祭拜。引起志賀哲太郎顯彰會重視,透過外交部安排訂二十六日前來參訪。(記者陳榮昌攝)
日籍教師志賀哲太郎功在大甲造就不少優秀學生等事蹟,劉來旺說,他是住日本九州南渡,在日政府馬關條約取得台灣後,自願到大甲生根落戶,二十六年間,以「愛」教育學生,因門生抗日意識濃厚,致他夾雜在國家與情感下,憂鬱而自盡身亡,學生們在為他立碑造墓。
志賀哲太郎是生於慶應二年八月二十八日熊本縣上益城郡津森村,幼年遭遇兵荒馬亂之苦,到年青時,日政府在馬關條約取得台灣後到大甲生根落戶,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年),志賀擔任大甲公學校代用教員,任職二十六年,教過的學生多達千餘名。 則志賀眼看所教的學生,部份有著很高的民族意識,解放運動的氣勢越發猛烈,他已經無法力挽狂瀾,加上內心一再夾雜國家與師生情感之衝突下,造成神經衰弱,最後選擇死亡,到大甲溪的小山丘山腳水源地池邊,排好木屐後,躍入池中而亡。
不過志賀哲太郎在大甲發揮教育無國籍的精神,贏得地方尊重,而被稱為大甲聖人,學生在他百歲冥誕(一九六六年)及過世五十週年(一九七四年)都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會,以示永不忘懷恩師之情。
大甲區公所每至清明節也會率員到場獻花祭拜,尊敬這位有功大甲的教師。 劉區長表示,志賀哲太郎墓地建於大甲鐵砧山南麓墓園,全是日式造型墳墓,並立有碑文一座,曾有門生後人或慕名來的日本遊客前來瞻仰,緬懷在戰亂中仍具有忠、愛操先人,對社會有著教育正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