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性別不安症 文章列表
#
性別不安症
約 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再度推翻前朝政策!拜登廢除川普時代禁令 跨性別者未來可從軍
美國跨性別人士從軍一直具有爭議,前總統歐巴馬任內努力推動解禁,前總統川普任內予以禁止,現任總統拜登25日推翻川普的禁令,簽署行政命令允許跨性別者從軍。白宮表示拜登總統認為「性別認同不該成為從軍的障礙」,這項命令也受到美國LGBT團體的歡迎。
廖綉玉
2021-01-26 15:10
新聞
國際
日本經產省限制跨性別職員使用女廁,法院判國賠132萬日幣
日本一名戶籍性別為男性,但心理認同為女性的經濟產業省職員,日前以經濟產業省限制其使用女廁,明顯有性別歧視行為,向國家提告。而後東京地方法院判決,主張規定的制約性應考慮到國民自身意識及社會潮流變化,認定經濟產業省限制性別不安(genderdysphoria)或跨性別者使用廁所違法,要求國家賠償這名職員132萬日圓(約合新台幣36萬)
詹如玉
2019-12-17 12: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文化
觀點投書:「看到跨虹者」、「台灣同志人權只有半套?」
2019年10月第四周,是台灣同志人權的超級周,中央政府花費人民納稅錢290萬元舉辦台歐盟亞洲地區LGBTI人權推動研討會,國家最高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也舉辦「超越748:同性婚姻與家庭」(Beyond748:SameSexMarriageandFamily)國際學術研討會。兩場國家級研討會為10/26同志大遊行活動暖身,顯見蔡英文對同志人權議題的重視。
陳怡朱
2019-10-26 05:20
新聞
國際
文化
日本「關內變性人之母」的大願:我要成立LGBT的老人中心,讓無處安身的這群人老後有個家
日本近年LGBT議題備受關注,除同性伴侶制度、政府機關與民間企業祭出工作友善制度之外,變性人議題也日益受到關注。相對於男性變性成女性,或男扮女裝較受大眾所知,日媒《ORICONNEWS》近日專訪20年前從女性變為男性的新井紳之丈,暢談身為變性人的心路歷程。
詹如玉
2019-10-04 15:30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女性影展》從姊弟變兄妹!家有2跨性別子女,美國家庭總動員為「女兒」圓選美夢
「如果我能時空旅行,我想要回到我3、4歲的時候,告訴爸媽我是女生,我不想再以男生的身分活著。」
鍾巧庭
2019-10-02 09:00
新聞
國際
文化
日本制服大廠推「性別友善」制服 打破西裝外套衣襟設計慣例
去年日本千葉縣柏市的新設學校「柏之葉中學」曾研議打破傳統制服形式,開放學生自行選擇要穿裙子還是長褲,這股制服的「性別友善」風潮似乎也在日本各地蔓延開來。制服市佔率高達全國7成的岡山縣業者,近年推出不分男女性別的制服款式,讓性別不安症、跨性別族群的學生能夠有更多選擇。
詹如玉
2019-05-09 16:10
新聞
國際
美國性別平權下一座里程碑:聯邦最高法院受理LGBT族群就業歧視案 將裁決是否擴大法律保障範圍
美國國會在1964年通過《民權法案》,終結美國長年來的種族隔離政策,也規範對黑人、少數民族與婦女的歧視行為違法,是民權運動的一座里程碑。雖然《民權法案》中的反歧視條款明確禁止基於性別的差別待遇,但隨著社會氛圍逐漸開放,新的爭議也浮上檯面:反歧視條款的保障範圍是否擴大涵蓋至LGBT族群,不因性傾向及性別認同面臨差別待遇?意即,雇主因員工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而將其解雇是否違法?
鍾巧庭
2019-04-23 20:15
新聞
國際
文化
「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並沒有錯,也不可恥!」日本同性伴侶幸男與景子的愛情故事
現居福岡市的34歲幸男(化名)與33歲的景子(化名),在2014年時透過共同朋友的介紹結識,兩人發展順利,幸男很快就認定景子是自己的「真命天女」,於相識1個月後向景子告白,兩人順利交往,而後展開同居生活,最後在去年秋天正式結為連理。
詹如玉
2019-02-15 17:45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性別平權大開倒車》5票對4票通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川普「跨性別者從軍禁令」生效
美國性別平權大開倒車,「性別」再度成為有志者從軍的障礙。美國聯邦最高法院22日以5比4的票數通過裁決,允許川普政府簽署的「跨性別者從軍禁令」生效,現役軍人、依循歐巴馬政策進行性別轉變的人士,可以繼續留在軍中服務,但禁止患有「性別不安症」的人士從軍。
蔡娪嫣
2019-01-23 14:26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晶片身分證跨性別數字「7」背後的隱憂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11月21日表示,最快自2020年全面換發晶片身分證;屆時性別就可能不外露,同時還會保留數字「7」給「跨性別」人士使用,在重視人權初衷下,卻可能會埋下傷害兒少的隱憂。
潔心
2018-12-23 05:30
風生活
「我愛你媽,但我好想當女人」CEO罹癌切除睪丸才美夢成真!揭美首位跨性別州長候選人心酸
「競選州長絕對不是我這輩子做過最艱難的事情。事實上,自從我變性之後,所有事情都變得容易多了。」
黃瑜敏
2018-11-07 11:18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從《穿裙子的男孩》看見「性別不安」青少年的輔導需求
上週,台北教育界發生一件社會矚目事件,起因是北市龍安國小圖書館因柳姓家長投訴,將小說《穿裙子的男孩》下架。本事件在網路社群引起一波劇烈的討論,許多網友基於性別平等、多元包容等精神,為小說的下架抱不平。雖然龍安國小已於14日決議恢復書籍的上架,讓本事件順利落幕,但《穿裙子的男孩》下架事件所留下的性別議題,仍有待進一步討論,例如校園要如何面對有「性別不安症」的學生的存在?校園是否適合引進探討青少年扮裝的書籍?
汪江恩
2018-09-19 05:2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性別平權開倒車!無視聯邦法院裁決 川普下令封殺「跨性別者」從軍之路
美國總統川普主政的白宮23日下令,禁止絕大多數的跨性別者從軍,一舉推翻前總統歐巴馬任內允許跨性別者公開服役的政策。川普去年7月忽然宣布禁止跨性別人士從軍,引起強烈反彈,跨性別團體告上法院,聯邦法院判決暫緩執行,但不死心的川普依舊下令禁止,美國人權組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直斥此禁令根本就是出於「跨性別恐懼症」(transphobia)。
廖綉玉
2018-03-24 20:00
新聞
國際
文化
日本內閣會議通過《民法》修正案 「18歲成年」有望2022年上路
繼下調選舉年齡至18歲後,日本政府13日在閣僚會議通過《民法》修正案,研議將成人年齡從原本的20歲下調至18歲,若未來國會提案通過,擁有獨立經濟能力的18、19歲青少年,將不須法定代理人同意,進行租賃房屋、辦理信用卡等民事行為。
詹如玉
2018-03-19 17:53
風影音
國際
軍事
跨性別者能不能加入美軍?五角大廈延後半年宣布,只說「不影響戰力為優先考量」
美國跨性別者從軍議題爭論已久,終於在2016年6月30日由時任國防部長卡特拍板定案,限定五角大廈在1年內商討出執行方法,使「性別」不再成為有志者參軍的障礙。不過,1年期限如今已經屆至,現今以馬提斯為首的五角大廈,卻於7月1日當天宣布延後此項政策,希望再多6個月的時間「仔細評估其影響與風險」。
林璟昕
2017-07-02 15:00
新聞
國際
「LGBT的孩子們,我在這裡!」日本首位跨性別男性市議員細田智也
我國大法官24日正式宣布「民法未保障同婚」違憲,台灣朝同性婚姻合法化邁進一大步,引起各國媒體關注。鄰近的日本也在今年3月選出日本首位跨性別(transgender)市議員——現年25歲的細田智也。細田在22名當選人中,雖僅拿下倒數第2的成績,但他的人生經歷、對LGBT議題的熱忱,卻令人動容不已。
詹如玉
2017-05-25 11:58
風影音
國際
「未來是可以改變的」中島美嘉到場獻唱 2017東京彩虹遊行人數創紀錄
日本性別少數族群團體日前舉行「2017東京彩虹驕傲遊行」(驕傲遊行,プライドパレード,指LGBT族群為紀念同性戀解放、認同同性戀等而舉行的遊行。),而最受矚目的「東京彩虹遊行」7日也在東京都澀谷區代代木公園周邊登場,約有6千多名民眾與會,刷新歷來參與人數紀錄。
詹如玉
2017-05-09 07:19
風影音
國際
跨性別學生也能唸女校!日本女子大學擬放寬入學資格 有望帶動女大風氣
現代社會LGBT族群意識興起,日本政府、民間團體也在近年提出許多與相關議題有關的政策及法案,繼東京都部分地區導入「同性伴侶證明書」後,日本女子大學近日也就開放跨性別學生入學進行檢討,為日本女大中的首例。
詹如玉
2017-03-24 11:00
新聞
國際
LGBT首投族》性少數年輕族群受日媒專訪 盼政黨推廣友善社會環境
日本參院大選即將在10日正式投開票,這也是18、19歲的年輕族群第一次參與投票,除熱門的薪資、照護等問題外,LGBT議題也成為此次大選的焦點。《朝日新聞》專訪一名愛知縣的女大學生,娓娓道出年輕LGBT族群的無奈和期望。雖然這次各黨提出不少相關政見,但選戰後能否落實,仍有待觀察。
詹如玉
2016-07-09 13:09
風影音
國際
校園LGBT調查》日本近9成性別少數族群曾遭霸凌 連老師都是加害者
國際人權團體「人權觀察」(HumanRightsWatch,簡稱HRW)日前就日本性別少數族群(LGBT,一般泛指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等),在學校受霸凌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有近9成受訪者曾受人當面或間接羞辱,其中甚至有3成是被教師辱罵,
詹如玉
2016-05-12 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