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心血管疾病預防 文章列表
#
心血管疾病預防
約 2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品味生活
南山人壽榮獲臺灣首座「年度健康保險創新獎」 健康守護圈導入更多專業 落實永續健康領航者的承諾
南山人壽致力國人健康保障與促進,再獲國際獎項「IICAsiaAwards」肯定,以「生活習慣病商品服務LifestyleDiseaseProductService」成為臺灣第一個抱回「年度最佳健康保險創新獎(HEALTHINSURANCEINNOVATOROFTHEYEAR)」的壽險公司。南山人壽表示,感謝評審青睞,該專案是以問卷調查深度了解民眾的生活習慣及健康狀況,並推出有助轉嫁風險的創新商品及疾病預防的解決方案;同時,承諾將會持續結合「保險保障」、「健康服務」,與時俱進滿足各族群的不同需求,多面向厚實臺灣健康資本,協助大家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陳麗茹
2025-03-21 11:05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免疫力下降不是老年人專利 醫揭年輕族群3大壞習慣:發炎罹癌風險增
天氣忽冷忽熱,流感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免疫力低下不僅增加感染流感的風險,還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提醒,許多人誤以為免疫力衰退發生在50至60歲,但根據歐盟研究指出,人體免疫力從40歲起便開始明顯下降。這種「免疫老化」現象使人體更容易受感染,疫苗保護力降低,帶來的老化發炎更會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風險。
黃天如
2025-03-10 22:00
風生活
健康
冬天睡覺暖氣開幾度最好?醫師公布正解,6個保暖小撇步耐寒暖整夜
寒冷的冬季,往往是心血管疾病高發的時期,尤其是在家中,人們容易因為放鬆警惕而忽略潛在的健康威脅。清晨氣溫偏低,再加上從溫暖的被窩突然起身或遭遇溫差刺激,會引發血管劇烈收縮和血液黏稠度升高,成為心血管事件的誘因。
黃軒
2025-02-08 08:20
新聞
國內
爸媽注意!幼兒A肝疫苗時程調整 第1劑接種時間不再是滿12個月
疾管署今(27)日指出,A型肝炎(下稱A肝)主要是經由食用受污染的食物、飲水或人與人或受污染物品直接接觸及親密接觸而造成感染,接種A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國內幼兒常規A肝疫苗接種時程原為滿12個月及18個月接種第1、2劑,考量國際間疾病預防及接種建議,第1劑可於12至23個月接種,間隔6至12個月接種第2劑,經提案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自2025年1月1日起,幼兒A肝疫苗接種時程調整為滿18個月及27個月分別接種第1、2劑。
黃天如
2024-12-27 15:47
品味生活
數位醫療助力糖尿病管理 2024世界糖尿病日系列活動正式起跑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創新糖尿病健康管理新藍圖
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即每五位台灣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糖尿病為一種常見且日益普遍的慢性疾病。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糖友人數也不斷攀升。目前全台75歲以上的糖尿病病友已佔總患者數的四分之一,而65歲以上的病友則佔了一半。由於糖尿病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病友在出現食慾增加、口渴、頻尿或體重減輕等情況時,才意識到自己可能已患病。因此,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並及早治療,進而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對延緩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病變和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具有重要意義。
唐可欣
2024-11-01 10:20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為何許多長輩年過4、50歲,身上都會飄出老人味?醫師曝背後原因,多吃2種食物有效改善
許多人一到了中年,身上開始慢慢會出現「老人味」,如果沒有注意好生活習慣,容易讓老人味越來越濃。對此。敏盛綜合醫院外科系醫療副院長江坤俊於《健康2.0》YouTube頻道影片分享,改善老人味必須攝取足量維生素C及維生素E,也要定時清潔身體及寢具,尤其是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更要加強清潔,他也認為異味滋生的習慣,有些甚至與心血管疾病重疊。
江庭榛
2024-06-26 17:31
風生活
健康
別只會注意膽固醇!臉上出現2警訊要注意,醫警告:心血管疾病風險恐升高
因心血管疾病猝死的案例在國內不算少見,如何及早察覺危險因子成當今重要的健康議題,而一般人會針對膽固醇數值的高低做監測,不過心血管疾病的警訊不只這些,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表示,若發現額頭、耳垂紋路變多,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警訊,應就醫進行全面性的檢查。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2-16 11:18
風生活
健康
每天久坐13小時,死亡風險高出200%!醫教6習慣有助逆轉,上班族別掉以輕心
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的生活時間都被困在辦公室的桌子下或家裡的沙發上,由於科技的便利和現代生活方式,大部份人越來越喜歡久坐而變得不愛運動。
今健康
2022-09-04 18:0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食物明星賽」票選結果揭曉暗藏國人健康風險
由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發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聯合主辦,首次以營養觀點設計的六大類「食物明星賽」網路票選活動,於3月下旬舉辦,短短兩週內吸引全台超過17萬人次投票。民眾依個人喜好投給最愛吃與最少吃(挑食)的食物,今票選結果出爐,由高麗菜、白米飯、香蕉、鮮乳、豆腐、核桃奪下六大類國人最愛吃食物榜首,大蒜、油條、榴槤則是國人最挑食的蔬菜、全榖雜糧、水果類食物。基金會藉此檢視民眾日常營養攝取與潛藏健康風險,並利用「我的餐盤我的健康色」概念學習六大類食物應攝取份量與營養價值。
唐可欣
2022-04-28 01:57
新聞
國際
「他們甚至無法對伴侶坦陳內心痛苦」!德國至少600萬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礙」
陽痿原因眾多:心臟病、糖尿病、憂鬱症等等等等。好在勃起功能障礙可以治療。不過,許多男性出於害羞不看醫生,導致障礙越來越嚴重。
德國之聲
2021-11-01 22:0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健康
把握「粽」點不傷心 輕忽壞膽固醇恐釀心血管疾病
端午佳節大啖粽子相當應景,但背後隱藏的高血脂危機可不容小覷,特別是市售粽子為了增加口感與香氣,往往添加大量油脂拌炒,而常見如五花肉、鹹蛋黃等食材也含有高量膽固醇,當心大快朵頤的同時,卻對身體造成沉重負擔。
唐可欣
2021-06-10 10:00
風生活
健康
植物肉真的很健康嗎?能完全取代動物肉嗎?營養師破解四個植物肉常見迷思!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力foodNEXT
2020-09-13 08:30
新聞
國際
公共政策
英國爆發肥胖危機!怎麼辦?倫敦當局將推新政策,鼓勵民眾多做這件事
新冠病毒攫取了全球公衛界的焦點與資源,不過其他重大公衛問題並未暫時消失,肥胖就是其中之一。英國政府將在27日推出一項新計劃,建議醫師對肥胖病患開一項處方:多騎自行車,一來減重,二來強身,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
閻紀宇
2020-07-27 08:10
風生活
健康
腦中風不分年紀大小!吳朋奉猝逝、筋肉爸爸也得過…專家:「這個」小症頭千萬別忽視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慢性病會增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致命風險;且以心血管疾病位居第一,其次為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壓。其中,「健康隱形殺手」高血壓更是歷年來國人十大死因中的心臟疾病、腦中風及高血壓性疾病之共同重大危險因子!
華人健康網
2020-05-27 12:43
新聞
兩岸
武漢肺炎致命關鍵找到了?中國專家:死者肺部充滿黏液,和SARS不同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武漢金銀潭醫院近期陸續解剖2具武漢肺炎逝世患者的遺體,欲找出病毒致死原因。中國傳染病學專家鍾南山透露,從解剖的情況可見,武漢肺炎患者肺部的表現和SARS有點不一樣,雖然沒有嚴重纖維化,但有大量的粘液,導致病人呼吸不順。
朱冠諭
2020-02-19 14:49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武漢肺炎風暴》中國疾控中心發表重磅論文,全方位揭露新冠病毒疫情面貌
針對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團隊日前發表一篇論文,分析患者特徵;病死率;年齡分佈和性別比例;疾病傳播的時空特點;所有病例、湖北省以外病例和醫務人員病例的流行病學曲線。
國際中心
2020-02-19 01:37
風生活
健康
生酮飲食減肥超神速?日本醫學博士揭「恐怖真相」!你可能正在讓肌肉和器官啃食自己啊
這種飲食法的原理是利用醣類為身體最迅速熱量來源的特性。
方智出版
2019-03-04 15:12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健康
全台第一個健康檢查及健康促進平台—醫聯網,發佈「Bigdata + AI健診3.0」新趨勢
根據健保署資料指出,2010年開始,肺癌已經成為新的國病,死亡率排行在肝癌之前,平均一年死亡人數達到9千多人。根據醫聯網發佈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民眾整體肺臟年齡比實際年齡平均老化0.14歲,尤其在46歲以後,肺臟年齡就開始出現明顯老化的現象。
醫聯網
2018-05-24 17:56
風生活
健康
美食
白巧克力其實不是巧克力?營養師解答關於巧克力的這些事:原來要這樣吃才不會胖
香甜濃郁的巧克力,不僅是情人間表達愛意最好的代表禮品,更是不少人下午茶、點心的最愛。近期更有不少研究指出,巧克力中的可可多酚、類黃酮成分,還有幫助人體抗氧化、穩定情緒的好處。不過,近來網路卻謠傳:「白巧克力不等於巧克力」說法,真有這一回事嗎?想要享受巧克力美味的同時又鞏固健康,究竟該怎麼做才對呢?就讓我們看看專業營養師怎麼說!
華人健康網
2017-11-14 17:05
新聞
國內
調查
為什麼牙周病防治推動牛步化?牙醫揭露做愈多賠愈多的健保真相
牙周病預防不僅攸關銀髮族生活品質、營養攝取、口腔健康⋯⋯,中山醫學大學最新公布的研究更顯示,牙周病患者日後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將較一般人高出7成。所以,即便比日本晚了21年,國內的牙周病統合照護計畫於8年前總算邁出了第一步;只是,礙於預算及人力,至今累計僅不到60萬名患者受惠,占國內整體輕中度牙周病患者12%。
黃天如
2017-09-05 08: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