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烽火連綿數月、疊加既有的通膨居高、供應鏈衝擊未解等問題,促使通膨觸頂回調時間看似遙而無期,而消費者信心和企業擴大投資金額亦隨之削弱。為抑制令人擔憂的停滯性通膨風險攀升,歐美主要央行近期態度越趨向鷹派,繼5月初美國聯準會宣布升息2碼、逐步縮減購債475億美元外,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Group)數據顯示,年底利率將可能升到2.75%至3%。從上述市場的預期可得知,即便大幅度升息將伴隨著經濟成長趨緩的影響,市場投資人多預期聯準會依舊鐵了心要抑制物價持續走揚的趨勢和民眾恐慌心理。與此同時,在太平洋西側的中國,在清零策略基礎下的積極多地管控升溫,預估將造成終端需求大幅衰退、工業生產轉為負增長和企業投資意願下降。綜合以上狀況,正是上述這些負面因素匯集,促使全球股匯債市掀起一陣波瀾,投資人舉措趨向保守,全球最大交易量的美股亦應聲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