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引水 文章列表
#
引水
約 4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職場
新知
「1神秘工作」起薪50萬還年年加薪,為何沒人要做?內行曝真相:條件很嚴苛
高薪工作引人注意,最近有網友發現一職業「引水人」,是在港口、峽灣等水域引導船舶進出的專業人員,起薪50萬、之後年年加薪,平均月薪高達80萬,驚呼為什麼大家立志當工程師,卻沒人要當引水人?貼文一出引起熱議,有內行網友指出其實引水人條件嚴苛,甚至工作風險還很高。
梁珈瑄
2025-05-02 14:04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新知
薪水比機師還高!1職業月薪高達80萬,資格條件、工作內容揭曉
說道高薪又穩定的工作,相信許多人會聯想到機師、醫師、工程師。不過,其實還有一種職業,月薪平均高達80萬元,那就是引水人。台灣目前的引水人平均年齡偏高,將有4成的引水人在未來10年內面齡退休問題,顯示人力老化和不足的風險已經顯現。那麼引水人是什麼?引水人考試考什麼?本文一次整理。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8-02 12:1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娛樂
超哥快來看!日本正妹盲測「超甲組丼飯」→秒變臉狂喊「超派甲」 傻眼狠評:醋飯超硬
YouTuber超哥近期開設副業「超甲組海鮮.丼飯」餐廳,而他日前因不滿網紅Toyz批評餐廳「醋飯難吃」,竟將對方打得頭破血流、送醫後縫了11針。事件發生後,意外吸引大批民眾前往超甲組朝聖,實況主「台北建東」也於29日晚間邀請2名日本正妹實況主「嚕娜醬」與「咪醬」盲測海鮮丼飯並給予點評,怎料2人一吃到超甲組的醋飯就臉色大變,直喊「超派甲」,引發網友熱議。
侯詠晴
2024-01-31 12:32
地方新聞
高雄
改善農民灌溉用水!六龜區荖濃及長份社區引水工程完工
六龜區荖濃社區及長份社區當地居民主要生計為農業經營,種植芒果及蓮霧等經濟作物,因現有公眾使用蓄水塔及灌溉管線皆老舊毀損,造成灌溉水源不足,影響當地農民旱期農作收成及生計。
徐炳文
2023-11-11 18:13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大引水人計畫 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揪京城銀副董蔡炅廷捐款助學子
台灣大學今(17)日舉行國際引水人計畫啟航典禮,赫然出現兩位金融界人士: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京城銀行副董事長蔡炅廷,台大準備在今年暑假送30幾位學生前往4國10個單位實習,陳、蔡兩人熱心捐款幫助計畫順利啟航。
陳怡慈
2023-05-18 05:47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協和改建吵不休,最瞭解基隆港航安的引水人怎麼說?
協和電廠要在基隆設天然氣接收站,引起很多人對於基隆港務安全的關注,最近一位朋友對我說:「多了LNG船,你們基隆港的引水人會就多增加領港收入,所以你們一定贊成。」我說:「台電一年只有26艘LNG船,基隆港11個引水人平均每人帶2.3艘。我們有必要為2.3艘船的收入,出賣我們的專業、出賣基隆港的安全嗎?」
吳雲斌
2023-03-30 13:30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因應旱災!高市府取消地下水引水量限制 簡化鑿井申請程序
為利枯旱期間水資源調度,避免旱災對公共利益及經濟,造成重大影響,高市府已公告取消用水標的為家用及公共給水、農業、工業及其他用途地下水權狀記載用水範圍及引用水量之限制,並簡化鑿井申請程序,至水情燈號轉為綠燈或解除為止。
徐炳文
2023-03-26 03:28
即時
風生活
國內
高雄
7萬噸貨船撞高雄港…月薪50萬引水人「酒測值0.19」 非駕駛本人僥倖躲酒駕法
高雄港昨日上午一艘塞浦路斯籍貨櫃船「現代東京輪HYUNDAITOKYO」疑似因船速過快,撞擊77號碼頭,導致碼頭鋪面和繫船柱等多處毀損嚴重,所幸無人傷亡,經航港局會同運安會調查,引水人酒測達0.19,但現階段法律並無適用規範,至多僅能記警告、吊扣執照。
朱斐青
2023-03-22 00:04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黃玉輝觀點:引水老兵之見─外界對協和四接的五大誤解
台電為了保留美麗的珊瑚及大海扇,針對協和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提出填地東移新方案,未料因位置靠近基隆港港嘴,引起部份人士的反對,令我想起20年前,中油要在台中港興建台中接收站(二接)時,當時也有人反對得很激烈,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都是因為不了解天然氣接收站所致。
黃玉輝
2023-02-13 14:30
新聞
國內
基隆
四接東移滅港? 資深引水人黃玉輝:只有海嘯能夠做得到
四接東移案靠近基隆港港嘴,基隆港航人士憂心LNG船進出協和港,嚴重影響基隆港商船、郵輪進出,恐有滅港之虞。有22年引水人資歷的中華民國船長公會理事長黃玉輝說,「滅港只有海嘯做得到」,只要配套做好沒問題,排擠也可減到最低,1個月也只有兩艘,不像台中港現在2、3天就一艘,保持安全距離即可。
林紹凱
2023-02-11 01:50
VIP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朱淑娟專欄:引水南勢溪支援竹科,必須去除工程至上思維
8月初裴洛西訪台,台積電的戰略地位被拉到最高。要支撐這個戰略地位需要很多資源,其中之一是水。但去年台灣遭逢百年大旱,竹科,這個台灣最大的科學園區所在地卻面臨缺水困境,最後靠石門水庫支援才撐過難關,也因此石門水庫的蓄水能力又比過去更動見觀瞻。在這些情境下,水利署最近重啟一個計畫,從南勢溪越域引水到石門水庫,確保石門水庫經常滿庫,以備新竹不時之需。
朱淑娟
2022-08-16 14:2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18萬立方公尺級液化天然氣船成功靠卸台中液化天然氣廠
在臺中港務分公司、臺中港引水人、台灣中油公司多年共同努力下,第一艘18萬立方公尺級液化天然氣(LNG)船「GlobalSealine」於111年5月20日成功靠泊臺中港西13碼頭之台灣中油公司台中液化天然氣廠,並於5月21日結束卸收後安全離港,完成大型LNG船首度試航臺中港任務,為我國進口LNG開創新頁。
陳逸群
2022-05-23 02:20
新聞
地方新聞
南投
探勘樂樂谷溫泉 投縣府規畫拉管線引水至東埔
南投縣長林明溱11日上午主持縣務會議,會中提到上周前往信義鄉東埔村陳有蘭溪上游的樂樂谷溫泉源頭踏勘的情形,縣府將會盡快與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協商,研議將溫泉水以管線引到東埔,優先供應當地居民及溫泉業者使用,將資源再利用,全民共享。
王秀禾
2022-04-12 01:51
新聞
國內
打滿3劑仍確診!高雄港引水人染疫 高市府:未依規採檢最高罰30萬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高雄市今(6)日新增4例確診,其中3人為已匡列隔離個案,另新增1例(案19244)港區引水人,由於與高雄港群聚案主要接觸者船舶維修人員不同,且定期篩檢,因此之前未被匡列。但高雄市政府調查後發現,案19244未依高風險地區規定進行採檢、快篩,簡訊通知5次都未到場採檢,將依法開罰6萬至30萬以下。
鍾秉哲
2022-02-07 00:08
新聞
國內
北市2確診者曾赴內湖賣場、上引水產 1人打過疫苗仍二度染疫
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宣布,國內新增24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個案。台北市政府今則公布2例確診者足跡,副市長黃珊珊指出,1例曾在21日去過家樂福內湖成功二店,另名個案則是在17日下午到訪過上引水產。
方炳超
2021-07-24 16:31
新聞
政治
運安會:南方澳斷橋、普悠瑪事故預計8、9月提出最終調查報告草案
交通委員會今(12)日邀請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以下簡稱運安會)主委楊宏智進行報告並質詢,楊宏智說明,運安會於108年8月1日成立,著手針對航空、水路、鐵道及陸路重大事故進行調查,也對於民眾關注的普悠瑪鐵路事故、南方澳斷橋事故進行調查,並協助國防部辦理今年1月2日空軍黑鷹墜機事故及記錄器解讀等初步分析工作。
盧逸峰
2020-03-12 10:23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清圳引水水長流—廖學堂:《迸裂土地而出的力量》選摘(1)
廖學堂因為九二一地牛翻身,讓消極的生活態度,一夕之間有了重大轉折。先是投入福盛圳的復活計畫,打通一條長約六公里,早已廢棄多年的水圳,再是為了替家鄉的農業找出路,開始探索從產業文化重拾農村活力的可能,投入溪底遙的無毒柳丁夢,和馮小非一起推動「溪底遙學習農園計畫」,創辦成立「溪底遙學習農園」。因為他們相信:友善環境的農產品,可以改變世界。
謝志誠
2019-09-21 05:10
地方新聞
高雄
慶祝第65屆航海節 慰勞信號台、引水人暨燈塔人員
為感謝航港人員對港口的貢獻,第65屆航海節高雄區慶祝大會籌備會委員分別於日前及今(20)日,前往轄區商港之信號台、燈塔及引水公會,慰勞終年守護港口船隻進出安全之工作人員,對工作人員不分日夜堅守崗位所付出之辛勞予以嘉勉及肯定。
徐炳文
2019-06-21 01:21
風生活
文化
Echo源於告白被打槍,得不到回音、Siren是勾引水手的美聲女妖…這些單字竟來自超精彩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和聖經都對西方文化的文學、藝術和語言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希臘神話中神祇的最大特色,大概就是和我們人類一樣,有著七情六慾、愛恨情仇,這些神也經常為情所困、為了愛人和情敵吵架,甚至引發人類的戰爭。正因如此,希臘神話不會像其他神話般遙不可及,反而更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希臘眾神的故事也總讓人們津津樂道。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其實許多的英文單字,都源自於這些精采豐富的希臘神話。
胡睿顏
2019-03-18 17:23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金門引水儀式爭議」中,你該知道的四個事實
歷時5年談判與籌備的「金門自中國引水工程計畫」,因中國打壓臺灣舉行2019年臺中市東亞青奧(2019TaichungEastAsianYouthGames);而衍生出關於「引水儀式」是否該繼續辦理的風波,亦引得國共雙方趁機的聯手撻伐,砲轟民進黨政府「拿金門人拿砲灰」、「丟東亞青奧、擋民生引水」與「政治介入民生」等,據稱中國國臺辦近日更要為國民黨「助攻」,擴大炒作此論調以攻擊蔡政府。
樂克凜
2018-08-09 05:3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