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政府於7月6日在頭城國中辦理「論壇計畫成果發表會-探究教學公開課暨專題研習」,以線上與實體雙會場方式進行發表與交流,由4所國小、10所國中共14所學校組成跨校教師成長專業社群,展示自然領域探究教學易讀、易寫的教學設計方案及可視化共備說觀議課模式,並將數位學習策略融入課程。當日的成果發表邀請縣內及全國教師以實體與線上混成方式參與,展現縣內教師團隊共備的歷程與研發的教學成果,內容精采而豐富,供全國教師參考、學習與交流,進而提升教師專業成長。教育處表示,宜蘭縣長期致力於莘莘學子們的能力培養及重視科學教育在中小學階段的發展,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教學,跨域能力的培養亦是未來的趨勢,而自然科學的探究教學更是培育推理解釋及思考智能的重要途徑;故於109學年度夢的N次方宜蘭場,在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彭富源署長支持下,試辦為期三年的「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計畫」,協助縣內教師將探究精神落實於教學中,持續發展與推廣。當日發表會展現計畫第二年成果,國小組由宜蘭縣宜蘭市黎明國小的游榮魁老師發表「生鏽的探討」教案,嘗試用數位學習工具LOILONOTE來記錄共備說觀議課的完整歷程,包含國小團隊共備的討論過程、課程安排的說課,觀課指引的運用及議課的回饋意見等,讓團隊成員能看見更多的「可能」。此外,在游老師的課堂中,我們也看到孩子的問題解決歷程,即觀察與定題、計畫與執行、分析與發現及討論與傳達等階段,這些都是老師平時耕耘的果實,才能帶領孩子一窺科學探究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