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從高雄北上,接任文化部長的「點子王」史哲,最近在爭取文化經費上「槓上開花」,本周連續二天公布了2件數十億元的合作案,一件是爭取到內政部10年10億元「社宅藝享計畫」,另一件則是爭取到中華電信籌組30億元「文化內容產業基金」,這二筆經費,都是文化部200多億元年度預算之外,另外創造的新財源,未來陸續完工的社會住宅,包括桃園龍岡社宅等,都將在公共空間,陳列「藝術銀行」收購之本土藝術家作品,這對過去幾年深受疫情打擊的文化產業而言,頗有創造活水之效,不過,在公部門購買力度,愈來愈大的同時,台灣文化產業真的能健全發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