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解僱的工廠勞工、行政人員、中階主管與郵政署員工,後來都到哪裡去了?有些人轉往服務業,如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ofLaborStatistics)資料顯示,服務業勞工人數從二〇〇〇年的一億零八百萬人至二〇一七年的一億兩千七百人,成長了一七%。不過近年來,也有很多人踏進零工經濟的世界,成為優步司機或透過TaskRabbit生活任務外包公司做些跑腿雜活。零工經濟是矽谷壓低勞工薪資的第二種方法;公司不是聘僱正職員工,而是透過網路集結一批契約員工來完成工作。經濟大衰退也是零工經濟興起的一大助力,因為在二〇〇七至二〇一〇年間—優步與Airbnb也在那段時期成立—有八百七十萬人失業,靠打零工維生。問題是,這些勞工失去的工作為他們提供了健保與退休計畫,但零工的薪資極少且無任何福利可言。對消費者而言,諸如優步之類的應用程式非常神奇好用,但對於試圖在零工經濟中謀生的人來說,它並沒有那麼地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