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大學合併 文章列表
#
大學合併
約 12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即時
教育
高雄
我獨自升旗!高雄1學校去年新生掛零,百年歷史拚轉型「難逃併校命運」
少子化浪潮持續衝擊校園,高雄六龜區的新威國小去年新生掛零,只剩5班級,全校共29名學生,因人數不足40人面臨併校問題。教育局表示少於40人的學校將會展開3年輔導期,六龜區新威國小將成美濃區廣興國小分校。
龔渝婷
2025-04-30 16:36
風生活
教育
台灣2所大學合併!符合資格免學費、每月發5000元現金,畢業馬上有工作
慈濟科技大學自去年8月正式併入慈濟大學後,雖已整合為單一學校體系,但仍延續五專學制持續招生。其中,設立近30年的「五專護理科原住民專班」,長年以來透過政府公費補助,幫助超過2,000名原住民族學生實現護理夢想,成為醫療體系的重要生力軍。
中央社
2025-04-13 09:50
風生活
即時
教育
高雄
2所國立知名大學要併了!超過7成學生不甘願「全因這些事」…唯一談妥的竟然只有校名
國立中山大學與國立高雄大學近期研議併校事宜,引發兩校學生激烈反應。根據雙方學生會27日共同公布的意見調查結果,兩校學生對於合校態度分歧明顯——中山大學有近77%學生表示反對,高雄大學則有超過86%學生表態支持。不過,兩校學生對於合併後的校名選擇,則不約而同傾向保留「國立中山大學」。
張啟敏
2025-03-28 15:25
風生活
教育
高雄
台灣2國立大學擬併校!頂大學生反彈:影響學歷信譽,合併後首選校名曝光
受少子化影響,國內許多大學為生存陸續傳出併校計畫,近日國立中山大學與高雄大學合併議題再度引起關注。對此,兩校學生會日前舉辦全校投票,並公布結果,中山大學有76.9%的學生反對併校,高雄大學則有86.1%支持併校,因此兩校學生會也藉此提出3點呼籲,期盼合校議題能理性討論,尊重學生間不同立場,避免衝突發生。此外,雙方對於合併後的校名也有初步共識。
吳欣蓉
2025-03-28 12:33
風生活
教育
台南
台灣又4所學校宣告今年停辦!所有學生被迫轉校,創校百年也撐不住熄燈
由於少子化問題的加劇,台南市在去年關閉玉湖、金砂、湖東和龍船四所國小分校後,計劃於今年8月1日停辦雙春、新橋、西埔和玉山國小。儘管這些學校將停辦,但台南市教育局表示,學校並不是廢校,而是將轉型為本校的第二校區,未來會依照課程及空間規劃,繼續服務師生和當地社區。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27 10:47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公私立大學合併的挑戰與契機─以清華、中華大學為例
本文以近期中華大學將全數校產贈與國立清華大學為寫作主軸,而以公共管理中的公共選擇理論探討兩校合併中教育部的政策角色,並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及華夏科技大學合併案做一比較。
黃欣如
2025-02-20 05: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科技
林基興觀點:提振我國科研的契機
多年前,筆者在美國求學時,美國國家科學院與美國科學基金會的專家,到校座談,均主張維繫強盛之道包括延攬優質外籍畢業生。現在,以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勝選的川普,承諾上任會允許外國畢業生取得綠卡;他深諳與善用這招留住全球菁英之道。
林基興
2025-01-12 06:40
評論
國內
風評
風評:龍年效應失靈,私校逃命要比快
對全台高等教育體系、特別是那些私校而言,今年確實不是一個好年冬:更多的學校退場、停招停辦;而龍年效應失靈也預示著未來境況只會越來越糟糕,私校「逃命要比快」。
主筆室
2025-01-04 07:20
風生活
教育
清大擬合併1私立大學!校方:已對轉型達成共識,合作方式曝光
國立清華大學半導體學院今(2024)年主動與新竹市私立中華大學接觸,希望透過兩校合併成立「清華平方科技園區」。清大認為對半導體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有助益,中華大學則表示樂觀其成。
中央社
2024-11-22 09:53
評論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蔡登山專文:陳垣─「竭澤而漁」的治學精神
陳垣和陳寅恪都是當代極有成就、極富盛名的史學家,並稱為「史學二陳」。後來陳寅恪避地南方嶺南大學任教,陳垣一直留在北方,長期擔任私立輔仁大學校長和北京師範大學校長,所以兩人又別稱「南陳」與「北陳」。胡適曾說:「南方史學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學能疑古而學問太簡陋,將來中國的新史學須有北方的疑古精神和南方的勤學工夫。能夠融南北之長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國維與陳垣。」法國漢學家伯希和也曾說:「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唯王國維與陳垣先生兩人。」
蔡登山
2024-09-03 05:50
風生活
即時
「創校35年」慈科大將與慈濟大學合併!花蓮還有科大可以讀嗎?學校這樣說
花蓮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獲教育部同意,將於8月1日合併為「慈濟大學」,慈科大也將更名為「建國校區」。未料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大漢技術學院也於2月提交停辦計畫草案,各界好奇花蓮113學年是否還有科大可以就讀,對此慈科大也回應了。
柯家媛
2024-07-31 17:49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府攜手大專全國首創社會經濟屬性分析 提供房地產交易趨勢
台中市居住環境完善、產業蓬勃成長,已成宜居首選,今年初人口已突破285萬。為提供市民透明的購屋資訊,台中市政府地政局與逢甲大學合作,運用實價登錄不動產買賣交易等資料,定期發布「台中市住宅交易價格指數及交易資訊」,其中更全國首創社會經濟屬性分析,將繁雜的統計數據化為簡易明瞭的說明,幫助民眾輕鬆掌握購屋市場。
王秀禾
2024-06-26 13:44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台灣1私校「併組求生」否則得裁併!「一系招百人」盛況已逝 師生心冷:形同廢組
老牌私校中國文化大學日前因少子化影響,宣布將中國文學系的「中國文學組」和「文藝創作組」取消分組,未來合併。此決定引起學生不滿,但若仍想要招生百人,更是不可能,因此系主任也出面說明,若不取消分組,恐怕兩個組都要面臨裁併下場。
林瑩真
2024-06-16 10:5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東南西北、二開二強」雙北傳奇名校現在怎樣了?2校已完全停招…全體被少子化打趴
老一輩人流傳「東南西北」、「二開二強」的順口溜,指的是過去台北私校界8間打架名校,不過如今因少子化影響,8間學校中已經有4校停招,另外4所則是轉型或改制求生,傳奇不再。
林瑩真
2024-05-11 12:23
VIP
政治
新新聞
家族財力比下郭智輝!數發部次長林宜敬 岳父是身價百億上市櫃公司老闆
準總統賴清德日前公布各部會政務次長名單,正當外界討論著前立委林靜儀、張廖萬堅入閣的同時,有一位兼具野百合世代,與高科技背景的「艾爾科技」負責人林宜敬,也被提名為數位發展部次長,1987年台大資工系畢業的林宜敬,和另外一位擔任勞動部次長許傳盛二人,都在1986年參與了「野百合」學運,林畢業後IBM等高科技公司服務,並且有10年的事業重心擺在中國,更值得注意是,林宜敬的岳父是一位身價百億的上市櫃公司負責人。
林上祚
2024-05-07 09:10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2寶爸「打完新冠疫苗」永久腦傷!知名藥廠「首認罕見副作用」遭集體求償40億
英國製藥巨頭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情期間和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研發新冠疫苗AZ,卻爆出多起嚴重副作用,目前累計遭到51位患者集體求償約1億英鎊(約新台幣40.8億元);阿斯特捷利康一度否認控訴,近日一反常態首次公開坦承,AZ疫苗的確有可能在極罕見狀況下引發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ThrombosiswithThrombocytopeniaSyndrome,TTS),嚴重恐死亡。
陳怡穎
2024-05-01 13:09
風生活
國內
教育
新北59年老校「宣布倒閉」!老師全失業 百名學生走光
少子化的影響使得學校招生更加激烈,部分學校不得不面臨停招、退場等困境,首當其衝的便是私立高中職。新北三重的清傳高商於今年6月舉行最後一屆三年級學生畢業後停辦,新店的南強工商則宣布113學年度停招1年。
王若桐
2024-04-28 10:45
新聞
政治
新內閣》曾拋公私大學合併!學者出身行政經驗豐富 鄭英耀出任新教長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將出任教育部長,他是教育學者出身,曾任高雄市教育局長,行政經驗非常豐富。在中山大學校長任內力推雙語政策,也曾公開呼籲鬆綁法規,推動公私立大學整併。
中央社
2024-04-12 11:24
風生活
國內
教育
少子化衝擊!中國信託豪捐1億助紓困,這所大學將改名為「中信科大」
受到少子化影響,許多學校面臨退場危機,光是今年就有5所大學確定倒閉,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22日公告捐贈遠東科技大學新台幣1億元,遠東科大昨(25)日下午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將更名為「中信科技大學」,這個學期將向教育部申請,審核通過後更名。
中央社
2024-03-26 10:09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私校轉型之路─為何亞洲大學逐年整併校系?
近期亞洲大學研擬將外文系併入幼教系,此舉引起輿論譁然。這次「整併」與「停招」的討論,不僅關係到科系的未來和教學資源分配,更涉及了在籍學生的畢業資格及未來就業方向。
賴宥澄
2024-01-15 06:0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