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外高加索 文章列表
#
外高加索
約 4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軍事
歷史
大國博弈
「阿爾察赫共和國」滅亡啟示錄:為何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的和平談判全部失敗?
「阿爾察赫共和國」總統沙赫拉馬尼揚28日簽署一項法令,從2024年1月1日起解散所有國家機構。自那天起,這個共和國將不復存在。
蔡娪嫣
2023-09-28 16:10
新聞
國際
軍事
高加索危機》納卡區分離派人士宣布停火,亞塞拜然結束軍事行動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分離派人士和亞塞拜然20日宣布,他們將停止敵對行動,這意味亞塞拜然軍隊19日在納卡區發起的「反恐」行動結束。
中央社
2023-09-21 16: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高加索危機升級》專家憂:亞塞拜然、亞美尼亞恐爆發可怕的第三場戰爭
歐亞交界戰火不斷,俄烏戰爭尚未停歇,同時鄰近的外高加索地區緊張局勢也急遽升高。亞塞拜然19日宣布,向爭議領土「納哥諾卡拉巴克」(納卡)展開「反恐行動」。當地官員報告指出,激烈砲火已造成32人死亡和數百人受傷。衝突進入第二日,亞塞拜然宣稱這次軍事行動將持續進行,直到納卡地區的分離主義政府解散並且「非法亞美尼亞軍事組織」投降。
蔡娪嫣
2023-09-20 19:24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張俊華觀點:習近平中亞行能否達到其目的?
對習近平而言,本周的中亞之行意義重大。畢竟他把自己憋在國內近三年,在國內經濟成果並不十分燦爛的情況下,有必要通過打外交的牌來彌補自己在經濟領域的過失。那麼,他這次中亞之行,是否能實現他「新時代」的新外交呢?
德國之聲
2022-09-15 15:00
國際
歷史
VIP
大國博弈
一個民主小國如何與獨裁強鄰維持良好關係?《外交政策》:這個國家做了示範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近6個月,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祭出嚴厲制裁措施,許多人認為這個世界正分裂為民主陣營及專制陣營。然而,美國塔夫茨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德雷納在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高加索小國亞美尼亞挑戰了這個想法,亞美尼亞是民主化國家,但為了抵抗鄰國土耳其,維持自治權,只能與專制國家俄羅斯及伊朗成為盟友,而烏克蘭戰爭讓亞美尼亞在外高加索地區本已不穩定的地位更加複雜。
廖綉玉
2022-08-16 1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多虧了普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從「腦死」變成「滿血復活」
北約秘書長延斯·史托騰伯格(JensStoltenberg)3月24日(星期四)說,北約領導人批准將加強北約東翼的軍事態勢,並同意制定長期威懾和防禦計劃以應對「新的安全現實」。在距離法國總統馬克宏發表北約「腦死」言論的兩年多的時間內,由於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一記「電擊」,北約再次有了「明確的戰略角色」,「滿血復活」了。
美國之音
2022-03-25 20:00
VIP
國際
軍事
歷史
烏克蘭是否還能以「獨立國家」形式存在?《紐時》:未來兩三周是關鍵,局勢走向有這4種可能!
烏俄戰爭爆發進入第19天,砲火攻勢持續擴大,死傷人數直線上升,外交斡旋毫無進展,整體局勢窘迫且渾沌,這場自二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地面戰究竟會如何結束呢?《紐約時報》13日報導指出,未來兩三週的局勢發展是關鍵,恐將決定烏克蘭還是否能以獨立國家形式倖存,且透過談判結束戰爭。以下為《紐時》分析烏克蘭戰爭未來的幾種可能走向。
陳艾伶
2022-03-15 16:1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大國博弈
俄烏戰爭給兩岸軍方第一個警示 無人機攻防成台海作戰成敗主旋律
2月24日爆發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連日來引發國際上對處境與烏克蘭類似、都受到強鄰威脅的台灣安全高度關切。雖說蔡政府強調台灣與烏克蘭有本質上的不同,極力駁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聯想;對岸也強烈反對把台灣拿來與烏克蘭相比擬。不過,這場俄烏之戰的過程及結局,無疑將會為兩岸軍方應對台海未來可能的戰火,提供諸多借鏡與教訓。
晏明強
2022-03-09 16:3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從速戰到苦戰,從外交斡旋到宮廷政變,BBC解析烏克蘭戰爭5種可能的結局
全球媒體24小時密集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人覺得這場戰爭已經天長地久(對戰地民眾與流亡難民尤其如此),但其實它開戰至今還不到10天,每天都有重大事件爆出,但戰局發展渾沌不明。英國廣播公司(BBC)30年資歷的外交特派員蘭德爾(JamesLandale)4日刊出專文分析,這場二戰之後歐洲最大規模地面戰的5種可能結局。先劇透一下:大部分的結局都不甚光明。
閻紀宇
2022-03-05 17:00
VIP
國際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俄羅斯、烏克蘭從此誕生 1990年蘇聯帝國崩解前夕
從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開始,一連串的共產政權崩解,最後連共產國際的老大哥蘇聯都無法倖免於難。而目前正在戰爭的兩個國家──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因為蘇聯崩解才誕生的「新國家」。
南方朔
2022-03-05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何時入侵烏克蘭,中國早就和俄羅斯「喬好」!《紐時》:北京要求莫斯科「等冬奧結束再動手」
俄軍2月24日全面入侵烏克蘭,與俄羅斯長期互為同盟的中國,至今拒絕譴責、制裁俄羅斯,幫俄羅斯開脫責任。《紐約時報》2日引述西方最新情報指出,中國高階官員早在今年2月初,便曾和俄羅斯高階官員「喬過」開戰時間,要求莫斯科將入侵時間推遲至北京冬奧閉幕式之後,以免轉移國際目光。
陳艾伶
2022-03-04 01:12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名家專欄
閻紀宇看世界》烏克蘭危機開啟「美俄新冷戰」,普京試圖翻轉歷史走向、改造歐洲安全架構
近年來「新冷戰」(NewColdWar)成為國際關係、地緣政治顯學。然而去年底至今急遽升高的烏克蘭危機顯示,今後吾人討論「新冷戰」的時候,可能要先做區分:「美中新冷戰」抑或「美俄新冷戰」?
閻紀宇
2022-02-21 04:14
新聞
國際
軍事
烏克蘭軍隊屠殺俄語裔人民?美國:俄羅斯籌劃拍攝「嫁禍影片」,製造開戰與侵略藉口!
東歐烏克蘭情勢劍拔弩張,俄羅斯10萬大軍蠢蠢欲動,外交斡旋工作缺乏進展。美國政府3日指控,俄羅斯正在籌劃拍攝一支「嫁禍影片」,以虛假內容指控烏克蘭軍隊「屠殺東部俄語裔人民」甚至「入侵俄羅斯」,做為入侵烏克蘭的藉口或導火線。對此,莫斯科當局矢口否認,反控美方重施故技。
閻紀宇
2022-02-04 22:21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大國博弈
政經解密
看不見車尾燈?共軍無人機巨大威脅昭然若揭 我精進報告竟「脫離現實」
10月以來共軍加大擾台力度,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也在國會示警,「當前兩岸情勢是他從軍40年來最嚴峻時刻」。14日,邱國正應邀到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因應台灣周遭環境變化,國軍整體戰力整備精進作為」專案報告,說明國軍面對解放軍威脅現在及未來要如何因應;只是報告的內容,卻是讓不少軍方人士及專家學者頗不以為然。
晏明強
2021-10-20 16: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嚴震生觀點:台灣人有如包裹警語─易碎,小心輕放
十多年前,台灣出現了「草莓族」或「草莓世代」(strawberrygeneration)的說法,當時指的是七、八年級生抗壓性低,一碰就會軟掉、爛掉。我在教書和指導論文時也遇到過這樣的學生,不能講一點重話,否則自信心(self-esteem)就會嚴重受損,他們很像許多包裹的警語:易碎,小心輕放(fragile,handlewithcare)。抗壓性低的草莓,必須受到層層的保護;自信心不足的人,則得靠別人的肯定,來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
嚴震生
2021-09-01 06:50
新聞
國際
馬爾他女記者之死》舉世震驚的汽車炸彈謀殺案調查結果出爐 總理:政府必須為暗殺事件負責
南歐地中海小島國家馬爾他勇於揭弊的知名女記者嘉麗齊亞2017年遭到汽車炸彈攻擊喪命,震驚國際,她生前的死對頭、時任總理穆斯卡特成為眾矢之的,後來被迫下台。馬爾他總理阿貝拉29日公布2019年底開始的獨立調查結果,指出馬爾他政府必須為製造「有罪不罰的氣氛」負責,這種氛圍導致嘉麗齊亞遭到謀殺。
廖綉玉
2021-07-31 20:00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您可能不熟悉這位音樂家,但一定聽過他的天籟!亞美尼亞「管笛」大師加斯帕揚92歲辭世
外高加索地區國家亞美尼亞6日舉國震悼,告別高齡92歲的「管笛」音樂大師加斯帕揚。讀者可能不熟悉這位音樂家的名字,也不太確定「管笛」是什麼樣的樂器,不過應該都聽過他的演出:2000年電影《神鬼戰士》嗚咽悠揚、如泣如訴的開場旋律「北方的管笛」。
閻紀宇
2021-07-07 18:08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賈忠偉觀點:佐爾格的情報網改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賈忠偉
2021-01-10 07:1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2020第一場戰爭之後》亞美尼亞吞敗改變地緣政治 土耳其順利插足高加索地區
土耳其和亞塞拜然放下歧見,在納哥諾卡拉巴克地區衝突中對亞美尼亞取得軍事勝利。44天激戰打造出對土耳其大為有利的地緣政治轉變,讓安卡拉堂堂插足高加索地區。
中央社
2020-12-13 17: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新新聞
無人戰機戰力落後對岸,將成台海禦敵破口
外高加索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兩國,歷經六周的血腥戰鬥,十一月十日在亞美尼亞認輸後收場。然而在這場規模不大的傳統戰爭中,亞塞拜然充分運用土耳其提供的無人機(UAV),摧毀大批亞美尼亞坦克、火炮及防空裝備,成了致勝關鍵。
晏明強
2020-11-20 17:3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