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外交策略 文章列表
#
外交策略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呂恆君觀點:川普的外交策略—一朵「惡之花」?
在美國大選兩黨激烈對峙之際,一向關心國際事務的羅馬教宗方濟各曾敦促選民們「憑良心思考與選擇」,就墮胎及移民等敏感問題「兩害相權取其輕」。顯然,就大部分中間選民及觀察者而言,川普即使再度當選,亦有望於美國憲政框架之下節制其權力,更有機會汲取首次執政經驗的教訓與不足。
德國之聲
2025-02-26 07:10
新聞
政治
吳釗燮提外交「雙重承認」 朱立倫批:是在鼓勵13邦交國與對岸建交?
台灣與多年友邦宏都拉斯斷交,導致我邦交國創下僅剩13國的歷史新低,外交部長吳釗燮則宣稱沒有排除各國對兩岸採取雙重承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27)日出席國民黨第二屆青年事務委員會新任委員公布記者會時,痛批吳釗燮想創造模糊空間,難道是在鼓勵台灣現有13個邦交國,跑去與對岸去建交?這樣的宣示將造成更嚴重的外交損失。
晏明強
2023-03-27 20:14
新聞
國際
軍事
英國公布國防外交策略:首度多次提及台灣,中國是全球秩序的「劃時代挑戰」
英國更新國防外交策略,加強官員理解及應對中國,增加國防開支,但有議員及中國政策團體認為措施並不足夠。
美國之音
2023-03-14 21:00
即時
風生活
中國考驗美外交策略!美國務院正式成立「中國處」 協調美中關係「落實對中政策」
中美關係進展狀態複雜,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16日宣布,將成立「中國事務協調處」,簡稱為「中國處」(ChinaHouse),負責管理美中關係,並且落實對中國的政策,與觀察應對。
陳亭伃
2022-12-17 17:55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假關心之名,行外交策略之實—氣候賠償問題
2022年11月6日開始在埃及舉行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由於近年來工業化程度日益提升,溫室氣體的排放也跟著水漲船高。氣候變遷加劇衍生而來的就是作物歉收、環境破壞,甚至影響人類的安危。
郭映儀
2022-11-15 13:30
國際
兩岸
經濟
東北亞局勢解析》尹錫悅利用拜登到訪揭示外交策略 學者:南韓會加入對抗中國陣營
南韓是美國總統拜登首次亞洲訪問行程的第1站,21日與南韓新總統尹錫悅舉行峰會,會後聯合聲明提到對台灣海峽及南海的關切。《路透》23日引述專家說法指出,尹錫悅利用此次峰會,表達讓南韓成為「全球關鍵國家」的計畫,甚至會願意調整立場,加入對抗中國的行列。
簡恒宇
2022-05-24 17:00
新聞
國際
立陶宛「挺台抗中」的風向變了?從總統諾賽達改口,看立陶宛的內部矛盾與外交策略
立陶宛總統塔納斯·諾賽達(GitanasNauseda)周二表示,以「台灣」之名開設代表處是一個錯誤。此話一出,就令這個不足300萬人的波羅的海小國再次躍上兩岸爭端的風口浪尖。
BBC News 中文
2022-01-07 20:0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中國疫苗的外交策略
第27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著重強調中國在管制新冠疫情的成功,並強調中國為世界做出的貢獻,以此呼籲全球共同合作的重要性。此份聲明並非空口無憑,日前中國加入了COVAX全球新冠疫苗計劃,該計畫旨在為貧困國家提供疫苗援助,並且確保疫苗全球配給的公平,中國的生物技術與工業能力確保了其大量生產並供應疫苗的能力,儘管中國尚需要在接種國內14億人口以及供應全球間做平衡。
柯良諭
2020-11-30 06: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台多斷交》國民黨:蔡英文應對全國人民道歉,為錯誤的外交策略負全責
多明尼加共和國今(1)日宣布與我國斷交,國民黨表示,蔡英文總統應對全國人民公開道歉、並且為錯誤的外交策略負起所有責任。國民黨立院黨團認為,斷交是有跡可循,應嚴防骨牌效應。
羅暐智
2018-05-01 12:03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葉耀元觀點:北韓危機下的台灣外交策略
美國與南韓自上個禮拜一(8/21)開始進行年度軍事演習-「乙支自由衛士」(Ulchi-FreedomGuardian),該演習的假想敵正是北韓。因應北韓日前對美國與南韓的軍事恫嚇,這次演習受到美國總統川普與南韓總統文在寅的大力支持。可想而知,這次演習也是一種正常的「能量釋放」,重新讓北韓體悟與美國-南韓連線為敵的危險性。
葉耀元
2017-08-30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