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為我的第一本書「我們,相伴不相絆」校稿,看到我寫一段女兒大學入學甄選個人申請時的情節,打電話跟她確認當時她是否只有申請台大一間,還是有申請別的學校。女兒說:「我只申請台大。」我說:「啊,對,那時候我心裡還重擊了一下,心裡想著,如果你有聽我的話,多申請一間政大,結果就不會那麼慘了。現在回想起來,還好我沒有說出口。」我們所說的事件是女兒大學入學甄選個人申請時,情有獨鍾的只申請台大。洋洋灑灑的準備了推薦甄選所需要的資料也寫了自認為水準之上的小論文,然而在公布的面談名單中,卻沒有看到她的名字。女兒不可置信的打電話詢問系辦,助教說:「妳沒繳報名費。」當時我女兒哭到不行,我雖然心中有一百個問題「你為什麼只申請一個學校」、「這麼重要的事你怎麼可以忘記」等等,但是這些問題對於想要的結果沒有任何幫助,只會化為母女關係的撕裂與女兒自責崩潰無法站起來準備指考,因此我緊緊的勒住舌頭,僅是陪伴與安慰。當然,我不罵她,我還是被我爸爸海唸一頓了:「哪有做媽媽的不勉強孩子多申請一些學校?至少也要檢查一下她有沒有交報名費啊。」我安慰我爸爸:「如果這件事讓我女兒一生都因為這次的打擊知道什麼叫做『保險起見』,什麼叫做『謹慎行事』,那也是很值得的啊。」女兒只哭一天,隔天就緊鑼密鼓地開始準備七月的指考。她所就讀的師大附中非常支持學生,把圖書館一人式的卡座分配給高三學生,考完指考當天,她需要把蟠踞在學校圖書館和教室裡的東西清空,請我去載,東西多到車子後座和後車廂都堆滿東西了,其中還有一個大同電鍋,只差沒有棉被了。看她把學校當成家了,我知道她已經全力以赴了。放榜的時候,她如願考上了台大歷史系。而她的故事萬古流芳,成為告誡與激勵高中學生的範本,包括「千萬要記得交報名費」、「保險一點,不要只填一個志願」,其中女兒覺得最喜歡的是:站起來!不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