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基建狂魔 文章列表
#
基建狂魔
約 1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商業
中國基建輸出的大污點?泰國中鐵十局總經理被抓,專家稱倒塌大樓事故「不該發生」
泰國當局就曼谷興建中的大樓受緬甸地震波及影響而倒塌事故,在星期六(4月19日)逮捕建築項目承辦方中鐵十局泰國分公司總經理張傳令。
BBC News 中文
2025-04-23 11:50
新聞
國際
APEC秘魯峰會:《德國之聲》記者見證中國影響力,街頭隨處可見Chifa料理與「中國捐贈」
2024年APEC峰會11月17日舉行閉幕儀式,照例舉行「家族照」合照儀式。秘魯官方特別準備了名牌羊駝毛圍巾給現場領袖與代表圍上,除了日本首相石破茂因故缺席外,大家都向鏡頭揮手致意。
德國之聲
2024-11-18 14:31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文化
陳朝平觀點:非典型遊記─哪裏最美的風景不是人?
七月下旬、八月上旬,團遊奧地利和捷克。奧捷兩國湖光山色、古堡尖塔,城鎮建築、教堂建築,富麗偉岸,網路上旅遊達人、旅遊業者「自媒體」,多有介紹,圖文並茂、也不乏視頻短片,可供有心赴歐洲遊玩山水參考。在下我,出國旅遊,心思雜,瀏覽風光景緻,不忘思己之短,師夷之長。隨想隨記,遂成以下非典型遊記。
陳朝平
2023-08-17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
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還行不行?疫後半年數據,透露哪些端倪
本周一,中國公布了上半年的GDP數據——二季度GDP增幅6.3%,快於一季度的4.5%;上半年增速為5.5%。官方設置的全年成長目標是5%左右。
BBC News 中文
2023-07-21 11:07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不是電影、不是幻想,是事實
民國112年3月27日,朦朧的天空,台北車站旁熙來攘往的人和車,也鼓噪出些許緊張地氛圍,跟隨馬英九前統前往中國大陸交流的團員陸續抵達。第一次去中國大陸的我,對於近兩周的大陸行感到忐忑不安,同行的夥伴們帶著輕鬆的心情與我交談,讓心情緊張的我輕鬆許多。一行人到桃園機場等待著飛機,直到踏入登機門時,身上如同背負著暖流登上飛機,期許融化冰封已久的兩岸情勢,同時也代表著這趟旅程已經開始了。
高唯恩
2023-04-26 13: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控管風險、放慢貸款、縮小規模,一文看懂中國力推的「一帶一路」2.0
面對一些合作國家的龐大債務負擔,中國推出的「一帶一路」新模式已加強風險控管。專家認為,全球環境的改變使中國面臨困難,新模式在縮小規模後,將使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減弱。
美國之音
2022-10-11 05:3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中國應儘速召開五國會議
有人說唯一能調停俄烏危機的國家就是中國!所謂「內行看門道」,因為中國不但是目前對俄烏危機最有影響力與實力的國家,其一路走來不偏向任何一方,並一再呼籲各方以談判解決問題的立場,正是「和事佬」的最佳人選!
路懷宣
2022-03-14 13: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海盜崛起VS.大國崛起
「大國崛起」是一部由中國央視於2006年所拍攝製作的一部12集的紀錄片,記錄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9個世界級大國相繼崛起的過程。
路懷宣
2021-10-02 05: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原來波蘭是捐疫苗給「中國台灣」,善哉善哉
40萬劑AZ疫苗,波蘭還了台灣一個人情,也給了民進黨香嫩多汁的內宣題材,高潮大喊「善的循環」,「民主夥伴」,「溫暖援手」,「普世價值」,滿滿的友好修辭,簡直「波蘭」壯闊。
雁默
2021-09-09 05:4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建山專欄:臨界情急的臺灣經濟骨鬆症
聽過了蔡英文520空心無文毫無政績可以言宣的周年講話,連國際媒體BBC也應和認為,蔡英文治國能力的確必須受到最嚴厲挑戰;但整個臺灣社會也同時無端驚覺:「臺灣經濟骨鬆症」似乎已正跨越臨界點,處於總體大迸發危殆紅線,2021年臺灣經濟危殆矣。
林建山
2021-05-26 05:50
VIP
評論
國際
新新聞
專欄
黎蝸藤專欄:拜登2.3兆基建預算恐將再撕裂美國
三月份,國際政治的焦點在號稱「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即美中展開系統性對抗。其實美國國内也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黎蝸藤
2021-04-09 14: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統派無需提出方法論,只需要求政客做一件事
我是中國人,因此認為兩岸應該統一,遲早統一,必然統一,理由就這麼簡單。既然認為統一是唯一結局,區區草民,並不需要提出什麼方法論,只需要戳破所有拒統的說法即可。
雁默
2021-03-22 05: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朝平觀點:和下課政府對話,不如檢視台灣的基建危機
美國國務卿龐畢歐美國時間11月10日在媒體簡報會中宣布,國務院次卿柯拉克美東時間20日將領軍與台灣展開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對話會由美國在台協會(AIT)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
陳朝平
2020-11-12 06: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內循環」能拉動中國經濟嗎?學者:不能再走「基建狂魔」老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才是要害
在經濟增速放緩、外部環境不佳的情況下,中國領導人近期頻繁強調「國內大循環」,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更是指出,「內循環」絕非短期的應變措施。「內循環」究竟是否必要?實現「內循環」又會有哪些困難?中國還需要採取哪些措施才能找到新的增長動力?
德國之聲
2020-09-30 14:1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別再問「現在買股還來得及嗎?」學會這套投資方法,持股永遠能「超前部署」
Surprise!沒想到竟然一個月不到我又發稿了(疫情真的讓時間變多!),上次3/22發稿其實是在暗示助推有投資美股的朋友:「是時候再買入囉!」也沒意外,美股在三月崩跌30%後,這幾周以來又瘋狂上漲30%(下圖),這時候許多朋友又會開始擔憂:「這反彈結束了嗎?是不是又要跌了?」,甚至手腳太慢的還會問:「我現在買還來的及嗎?」
方格子 Vocus
2020-04-28 16:31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新新聞》澳洲不當中國「肥豬肉」,連續暴露共諜
中國間諜王立強在今年四月入境澳洲,向澳洲情報機關投誠,要求提供政治庇護。他在電視台敘述自己參與香港和台灣的政治滲透事件。
新新聞黎蝸藤
2019-12-17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