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營企業化 文章列表
#
國營企業化
約 3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商業
觀點投書:溫管基金怎麼用在刀口上?可以參考這兩大碳費使用策略
廿一世紀人類最大的挑戰,就是因應過去兩個世紀以來急速工業化造成的氣候變遷,為了限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國際貿易規則也正在改變,這一趨勢賦予淨零碳排政策「環境」與「經濟」的雙重戰略意義。
陳志豪
2024-10-06 05:3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經濟
吳嘉隆觀點:重新崛起的AI產業基地
對台灣經濟發展過程的一個最重要觀察,不在於它曾經創造經濟奇蹟,而是在於一路走來能夠成功地推動經濟的轉型與升級。這是因為,一時取得經濟發展還是可能的,但是要能夠讓這個發展推進到不同的階段,持續取得新的動能,卻是不容易的。
吳嘉隆
2024-07-11 06:20
評論
國際
專欄
魏玫娟觀點:民主或發展優先?2024大選脈絡下談印度的選擇
被稱為「地表上規模最大」的印度大選已於4月19日展開涵蓋102個選區共1.66億選民規模最大的第一階段投票,歷經不同選區七個階段的投票之後,預計於6月4日完成並公布選舉結果。不管是國際或印度國內新聞媒體,根據各項選前民調結果,皆認為現任總理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及其友黨所組成的執政聯盟將勝選,莫迪迎來他的第三任期將是毫無懸念的結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近的報導引用皮尤機構的民調資料,顯示有近八成的印度民眾支持莫迪續任總理。
魏玫娟
2024-04-29 07:10
風生活
經濟
世界
戰爭風險大,為何中國會關注非洲?不只自然能源,這領域中國投資了200億美元
非洲和其他國家一樣,無論到哪都可以看到中國人、中國企業和中國商品。在非洲,「MadeinChina」被認為是性價比高的產品,不但價格低廉,品質也有保障。
高寶
2024-03-31 0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習近平失去對市場的控制?房地產危機將中國經濟拖入通縮 《經濟學人》:投資者信心消失
中國經濟成長近期放緩,中國的房地產業衰退,中國正經歷自25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通貨緊縮,中國股市及香港股市僅1月就蒸發了1.5兆美元(約新台幣48兆元),散戶投資者已透過中國社群媒體發洩不滿,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7日遭到免職。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隨著房地產危機將中國經濟拖入通貨緊縮,投資人的信心逐漸消失。
廖綉玉
2024-02-15 19:00
新聞
地方新聞
新竹
工研院第11屆新任5院士亮相 蔡總統肯定產業巨擘無私奉獻
工研院今(11)日舉辦「第十一屆工研院院士授證典禮」,今年新出爐的新科院士共有五位,包括:中磊電子榮譽董事長王伯元、長興材料董事暨資深顧問蕭慈飛、台達董事長海英俊、李長榮集團總裁李謀偉、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總統蔡英文親自為新任院士授證,盛讚院士們在各自領域追求卓越、引領創新的精神,更期盼院士們能夠提供寶貴建言,以科技力提升產業競爭力,攜手助臺灣邁向永續新未來。
方詠騰
2022-11-12 04:52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民主政治下的政論媒體
十月中旬中天新聞台的政論節目錄影現場,發生了名嘴來賓,因為不滿主持人和來賓謾罵特定候選人而拔麥走人的事件,讓人不禁擔心台灣這一個「第四權」是不是失去了中立的監督角色。
楊永綨
2022-11-05 14:10
新聞
地方新聞
嘉義
台灣中油煉製研究所 展現智慧綠能與先進觸媒之研發實力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於國慶連假8日,前往嘉義市視察台灣第一座智慧綠能加油站,以及設置於台灣中油煉製研究所之先進觸媒中心(AdvancedCatalysisCenter,ACC),實地瞭解台灣中油在加油站轉型與觸媒研發之成果。部長期許身為國營企業龍頭的台灣中油,積極投入前瞻研究,並有效掌控觸媒商業化進程,快速提升技術能力與國際接軌。
陳逸群
2022-10-09 21:50
VIP
國際
財經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台鐵借鏡:日本國鐵當年這樣1分為7,完成高難度改革
台鐵工會在5月1日連假期間發動五一勞動節不加班的「類罷工」行動,但或許是Omicron疫情爆發、或許是連假人潮多數在前兩天(4月29、30日)已經出發,利用返鄉旅客對政府示威的效果有限。不過,5月5日勞資協商再度破裂,工會發起端午、中秋、國慶、投票日不加班連署,端午連假運輸再度拉警報。
劉夏如
2022-05-07 17:00
國際
兩岸
【全文】客觀評價習近平:他是逆流泅泳的帝王,可能淪為政治妥協下的獻祭
二零一二年,中國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焦點;——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最大的一黨制政權,在此年舉行高層換屆,而這必將影響到全球的政治風向。在無數目光聚焦之下,新任領袖習近平站在了人們面前;就如傳統的政治戲碼一樣,這位領袖經「黨內選舉」和「不記名投票」成為國家元首;十八大會議宣布他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併兼任軍委主席。
國際中心
2022-02-10 01:28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經濟
邱俊榮觀點:人均所得政經表現皆優,台灣飛升再次領先韓國在望
國家背景、經濟與民主化發展歷程相似的台灣與南韓,向來都是自我或外在比較的重要對象。在二戰後初期,台灣得利於蔗糖、稻米等特有農產品的高世界價格,藉由出口取得較為充足的外匯而得以率先展開工業化的歷程,這一南韓缺乏的先天優勢,也讓台灣的經濟成長得以多年優於南韓。然而,今日的景象有很大差異。南韓的人均所得在約15年前超越台灣後,這一代年輕人體認到南韓是較台灣更為先進的國家。這漫長的70年間,當然有很多因素造成兩國經濟表現的逆轉,這些因素有許多還存在著,當面對未來持續的競爭時,仍然值得我們思考檢討。
邱俊榮
2022-01-31 15:2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觀點
科技
商業
經濟
美中科技戰》專家分析:今年戰火持續延燒,中國創新與成長堪憂,工業機器人異軍突起
世事多變,但2022年的國際局勢重心仍將是美國與中國的競爭、對抗以及合作。今年美國有期中選舉(國會與州長),中國有中共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兩塊「大石頭」或許能夠鎮住軍事衝突的風險,但美中科技戰、貿易戰恐怕只會越打越起勁。尤其科技戰,勝負不僅關乎一時得失,更關乎美國與中國地位的長期升降。可以這麼說,得科技領導地位者得天下。
閻紀宇
2022-01-13 16:1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閻紀宇專欄:氣候戰爭中的唐吉訶德,努力搶救地球的老外交官
「我看著3個孫女,她們很有可能會活到本世紀末;我不希望到時候她們說,地球的情況糟透了,而且(數十年前的)我沒有盡全力來避免。」
閻紀宇
2021-11-02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當賺錢不再容易:「內卷世代」的中國年輕人為何將「躺平學」掛在嘴邊?
「內卷」與「躺平」是當下中國90後甚至00後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詞。一個指向「過度競爭」,一個代表「退出競爭」,這兩個截然相反的詞語折射出年青一代對中國社會競爭白熱化的挫折感。
BBC News 中文
2021-06-02 12:2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調查
台鐵改革》氣氛不尋常!蘇貞昌緊盯進程 悄悄換掉原督導政委張景森
太魯閣號事故傷亡慘重,原督導台鐵改革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因不小心透露「台鐵體檢報告,政院還未核定」,讓政院一時之間成為眾矢之的,事後也傳出院長蘇貞昌在內部開會時對張臉色不悅。而值得注意的是,蘇近日緊盯改革進度,但督導台鐵的政委卻悄悄換成了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政委兼政院發言人羅秉成,3人分掌安全、企業經營、法制面向,讓人嗅到不尋常氣氛。
唐筱恬
2021-05-07 09:4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調查
台鐵改革》公司化還是企業化?國產法、文資法鬆綁為台鐵資產解凍
太魯閣號出軌事故釀成49死200餘傷的悲劇,各界疾呼,台鐵須趁此刻加快改革腳步;行政院長蘇貞昌對此親自召開多場內部會議,緊盯改革進度,初步拍板確定台鐵將朝企業化轉型。據政院官員表示,將仿照中華郵政公司、港務公司轉型模式,讓台鐵朝向「國營企業化」進行;並著手修正三大法《鐵路法》、《交通部組織法》及相關專法等,先行鬆綁台鐵僵化結構,讓資產可充分活化。
唐筱恬
2021-05-07 09:40
VIP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專欄
科技
沈榮欽專欄:拜登會菅義偉,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影響大
自美中貿易戰以來,兩大陣營之間衝突不斷升高,從軍備戰、科技戰到金融戰,這是自1970年代第二波全球化以來,首度出現全球化倒退的現象。無論就地緣政治或是經濟結構,世界正重回冷戰時期的兩大集團趨勢,儘管美中經濟之間的盤根錯節無法與美蘇之間的壁壘分明類比,但是美中兩國都有意識重組全球價值鏈,而加速目標式脫鉤(targeteddecoupling)。
沈榮欽
2021-04-08 14:50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索貝克觀點:國企倒閉是中國經濟最大威脅
年關將近,中國企業債券違約風潮還在擴大,2020年違約金額不僅再創新高,而且有一半都是各省市的龍頭國企,北京逐漸放棄「剛性兌付」的保障,大型民企與國企破產,將是2021年中國經濟穩定發展最大的地雷。
索貝克
2021-01-11 07:1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建山專欄:百年大同「淪陷」─私有企業在台灣被全面共產化危機
2020年第三季即進入第四季之際,台灣接續發生了百年水利會被蔡政府豪奪強制沒入改制為行政機關,以及百年老店大同公司遭遇綠色資本惡意侵奪淪陷,已經非常昭昭日月顯示,台灣自由企業經濟正淪落陷入「被共產化」大危機時代;私有財產基礎的民間經濟部門在可預見未來會否因遭受強制共產化而消蝕殆盡,讓整個台灣又重回七十年前「祇有公營機構沒有民營企業」的絕對計畫經濟時代,或蘇聯所定位的典型共產主義經濟社會,已成為國際經濟觀察家矚目焦點。
林建山
2020-10-28 07:1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疫情後的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2020年,瘟疫打亂了全球經濟,虧損破產與紓困振興的字眼不絕於耳,但疫情總會過去,生活還要繼續,未來的全球投資布局必將重新洗盤,對陷入瓶頸的台商是契機,更是轉機。
高紹沖
2020-06-01 05:4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