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文課綱 文章列表
#
國文課綱
約 1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王冠璽觀點:從108國文課綱反思社會倫理秩序崩塌與少子化的關係
日前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指出,教育部以「去中國化」為原則編列108國文課綱;認為文言文是黨國遺毒,必須大量刪減;如此一來,國文課原所蘊藏的中國傳統價值無所附麗,社會倫理秩序因而快速崩塌。
王冠璽
2024-02-02 05:4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教育
小六國文課本出現「水泄不通的掌聲」!家長超問號…學者質疑:拿這種文章當教材?
教育部108課綱大量刪減文言文,引起教育界不滿,也被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砲轟「這是個『無恥』的課綱」,讓她一夕爆紅,也引起各大政治人物與名人發言。不料,如今國小6年級的國文課本中竟出現「水泄不通的掌聲」的形容,雖原文是想以「孩童看世界」的視角寫下,但被出現在國文課本中成為教材,也引起網友兩極熱議。
古靜兒
2023-12-30 14:02
風生活
國內
風歷史
世界
文化
古人為何愛寫文言文?歷史專家揭背後暗黑原因:就是要讓你看不懂
近日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批評,108年課綱刪減文言文,不教明末清初文人顧炎武的「廉恥」,稱是「無恥課綱」。消息一出,引發各界討論,為何古人講話總是這麼精簡?那麼喜歡文言文?歷史補教名師呂捷表示,古代財富是教育的門檻,要讀書識字並不容易,知識的話語權就變成權貴階級的專利,也就是一種特權,也因此會故意寫得讓人看不懂,「這種現象叫做知識的傲慢」。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2-10 15:00
新聞
國內
藝文
歷史
歧視原住民?高中國文課綱刪《台灣通史序》連勝文怒批:要去中國化就正大光明一點
教育部今(29)日召開課審大會,確認高中文言文15篇入選文章。其中,先前由研修小組提出的15篇推薦選文當中,僅連橫的《台灣通史序》遭替換。對此,身為連橫曾孫的連勝文痛批,政府要去中國化就正大光明一點,不要這樣遮遮掩掩。
張志妤
2017-10-29 19:0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文言文比例維持不降,新華社:「文化台獨」不得人心
教育部10日召開12年國教新課綱課程審議會大會,高中國文文言文比例維持45至55%。對此,中國官媒新華社批評,調降文言文比例是荒唐的建議,民進黨雖意圖推動「文化台獨」,但審議結果證明文化台獨在台灣是不得人心的,更表示調降文言文將大大降低台灣年輕人的職場競爭力。
謝珮琪
2017-09-11 16:18
風生活
風歷史
別再說不學文言文就會亡國滅種,呂秋遠打臉:難道主張白話文的胡適在毀滅中華文化?
文言文這種文體,大概從甲骨文就開始。西周時代,貴族使用的文字,就是文言文,當時的口語大概也是如此。春秋戰國時代,各國文字與發音都不相同,比如楚辭,就是楚國(湖南、湖北)的文學作品,他們特別喜歡使用當地的方言:例如發語詞會有「羌」、「蹇」,句子中間或最後喜歡用「兮」,並常以「亂」作為結尾。這跟台南人喜歡用「膩」這個字當作問句收尾是一樣的。
呂秋遠
2017-09-11 12:38
評論
政治
新新聞
專欄
文化
葉耀元專欄:教不教文言文是政治問題
文言文教學根本不是關於中文能力好壞的爭議,而是政治與文化認同的議題。把政治問題用教育問題的方式包裝,只會誤導民眾,遮蔽他們的雙眼,看不見其背後的意義。
葉耀元
2017-09-09 06:40
新聞
政治
高中課綱文言文爭議 吳敦義:禮運大同篇只花107個字,白話文要幾千字
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比率是否調降,引發各界論戰。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今(8)日批評,若大幅降低文言文課綱,國語文水準及素質將會改變,這是完全不對的事。他更再次搬出自己倒背如流、出自《禮記》的禮運大同篇,強調那是「最棒的文言文」,若是改成白話文,要用花幾千字才能寫完。
周怡孜
2017-09-08 15:04
新聞
國內
高中國文課綱周日審查!全國家長會長聯盟:文言文30%太低,應保留教學彈性
高中國文教材文言、白話比例如何調整,周日將有定論!教育部即將於10日再次召開12年國教課程審議會,這次的會議將聚焦審查國語文課綱,會期將近,各界也紛紛發表聲明。全國家長會長聯盟7日亦對此發聲,聲明中指出他們對於可能調降文言文比例深感憂心,並認為以網路票選進行選文建議,是對教育專業的不尊重。
沈孟儒
2017-09-07 21:30
新聞
國內
135位作家籲加強台文教育 張大春:思路不通,別忙簽名背書
高中國文教材文言、白話比例如何拿捏?逾百位作家日前透過「台灣文學學會」發表聯合聲明,呼籲適當下修文言文比例,並加強台灣文學教育,素以重砲聞名的作家張大春7日於臉書上發文,指出台灣文學學會的聲明文搬弄詞藻、思路不通,卻沒有拿出具體論據,質疑連署作家們急於簽名背書,卻未深思。
沈孟儒
2017-09-07 13:28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天公疼憨人 憨人是憨人 不是傻瓜
閩南語有句俗諺,想必大家都聽過「天公疼憨人」,何謂「憨人」?小弟認為,憨人所指,絕非傻瓜或是笨蛋,而是耿直、正義,擇善固執之人,剛好相對於為了小利蠅營狗苟淫邪與奸巧之人。這句話的用白話文來說的話,大意大概是,老天爺(泛指所有宗教上的神祇)疼惜疼愛,耿直正義的人,那怕是一時的挫敗或是吃虧,最後都能得到上天的眷顧。
王永志
2017-09-06 05:30
風生活
教育
專家都未必懂的文言文,真能傳承文化?華文系教授打臉:關鍵才不在課本教多少
中學國文課的「文言文」、「白話文」比例應佔多少,一直是台灣社會爭論不休的議題。某些有心人士會刻意將其簡化為「文白之爭」,彷彿文言與白話誓不兩立,必須爭個你死我活似的。事實上不論藍綠哪一方執政,都沒有說過要片面取消白話或文言,而是調整課本所佔的「比例」罷了,因為大家都很清楚,語言或文化的發展是連貫的(中文尤其明顯),文言、白話之間的聯繫豈可完全斬斷?
想想論壇
2017-09-05 16:13
風影音
國內
藝文
歷史
「文白之爭」還是「統獨之爭」?談台灣修訂國文課綱爭議
台灣修改課綱的問題多次引發激烈討論,除了台灣史和中國史分開、中國史改列東亞史的爭議之外,最近台灣也進行了國文課綱的審議,打算刪減文言文比例,並納入日本人的文章,台灣一些知名的詩人和作家,包括余光中、白先勇、齊邦媛等人,連署反對國文課綱調降文言文的比例,兩岸的年輕學子們讀文言文究竟有沒有用?台灣修訂課綱究竟是「文白之爭」還是「統獨之爭」?《海峽論談》邀請中研院近代史副研究員陳儀深與中華民國空軍退役上校謝啟宇與聽眾、觀眾朋友們一同討論。
美國之音
2017-09-05 15:4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課綱審查流於統獨意識型態之爭
教育部12年國教課綱審查,普通高中分組國文科必讀文言文篇幅由20篇減至10或15篇,課審委員林姓大學生批判,歌頌唐宋古文八大家只是在「造神」,這番論述,流於主觀武斷,民進黨重返執政以來,「去中」、「台獨」偏執主張愈趨激進熾烈,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總統口中所謂「天然獨」崛起,課綱審查已然陷入統獨意識型態辯證迷思的泥淖。
黃映溓
2017-09-02 05:3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國文課綱微調 台灣題材剩多少?
原本「98課綱」40篇選文中有8篇台灣題材,「101課綱」30篇選文卻只有3篇台灣題材,也就是從1/5降到1/10,但連橫的《台灣通史序》卻始終存在。
洪與成
2015-07-28 18:43
新聞
國內
國文課綱「躺在加護病房」 作家學者抗議古文比例過高
課綱爭議不斷,十餘位作家、學者6日齊聚立法院大門,抗議新版國文課綱古文比例過高,恐阻礙台灣文學的發展,建議應增加現代文學比例,深化台灣文學教育。
陳煜
2015-05-06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