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周子瑜事件 文章列表
#
周子瑜事件
約 13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風評
風評:吳慷仁「破圈」,粉絲心碎時刻才開始
金鐘金馬影帝吳慷仁「破圈」登陸,引爆網炸,譏他演技沒這麼好的有之,駡他背叛者有之;對比早前林依晨一句「我是成都人」,遭到台灣網民出征,吳慷仁遭遇的「砲火」有過之而無不及。
主筆室
2024-09-26 07:20
評論
國際
兩岸
國內
藝文
專欄
許詠翔觀點:為Twice子瑜攻擊志效有理嗎?
有台灣成員周子瑜的韓國女子偶像團體Twice,日前因為隊長志效以子瑜2016年向中國道歉的畫面格式拍攝節目廣告,引發爭議。
許詠翔
2024-05-05 06: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莊伯仲觀點:「中國介選」的真與假
「中國介選」成為本次大選的焦點,中央社總編輯王思捷在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時即提問:「中國從未停止統戰作為,近日介入選舉新聞頻傳…是否主張加重反滲透法與叛國行為刑責?有何對策守護國家機密與安全?」而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也在答辯中,唇槍舌劍地進行了政治攻防。
莊伯仲
2024-01-05 07:00
新聞
政治
中共施壓五月天?國民黨批綠營認知作戰介選:國安單位何時變鼠輩
2024大選倒數10天,中共介入我國選舉消息甚囂塵上,英媒《路透社》近日引述「台灣國家安全備忘錄」,指稱流行樂團五月天疑遭對岸政治施壓,要在選前表態親中,美媒《CNN》也引述「台灣安全官員」說法報導,但提及無法查證台灣情報評估。對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3)日召開記者會,質疑民進黨政府「出口轉內銷」洩漏「不實訊息」給外媒,呼籲國安局長蔡明彥出面說明。
鍾秉哲
2024-01-03 12:16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魏隆陞觀點:中共介選難「炎上」的底層邏輯
台灣2024總統大選,日前正式邁入最後10天,藍綠總統寶座短兵相接,白色目標國會關鍵少數。稍有關注選情者,不難發現自十二月初,民進黨透過檢調和國安單位,鋪排中共介入台灣大選一事,妄圖讓中共介選挑起台灣人的抗中意識,使選情有利民進黨。
魏隆陞
2024-01-02 06: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義無反顧拚一次,就拚得出「關鍵少數」嗎?
自從搶到選前凱道造勢場地、被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張茂楠酸「沒那個卡稱,不要吃瀉藥」後,本來只能家裡蹲、坐困愁城的柯P,瞬間像是大力水手吃下菠菜般,開始展現出驚人的動員實力,讓藍綠兩大黨都不敢再小覷。即便政論名嘴們再怎麼貶抑,認為壯觀的空拍照只是選在鬧區辦活動、合併觀光人潮的「假象」,但無可質疑的是,白營確實有一批為數頗豐的死忠支持者,是怎麼樣都不會隨著藍綠消長而位移,讓柯能夠一路在資源相對稀缺的選戰中,走到當前三足鼎立的態勢,殊是難得。
江欣彥
2024-01-01 06:00
VIP
政治
財經
新新聞
如果連五月天也逃不過表態 從一份財報看台灣流行音樂產業面臨的兩岸困局
外媒《路透社》日前引述「一份台灣國家安全備忘錄」,強調流行樂團「五月天」選前疑遭「政治施壓」,在台灣國安單位不斷質疑對岸「介選」的當下,部分媒體比擬為「周子瑜事件」翻版,對岸國台辦則直斥外媒報導是「徹頭徹尾的假消息」。
林上祚
2023-12-30 08:50
新聞
政治
「中國施壓五月天」傳出時間點有蹊蹺?媒體人曝背後目的:議題會再擴散
根據英媒《路透社》27日報導指出,中國近期向台灣搖滾樂團五月天施壓,要求五月天於2024總統大選前發表親中言論,由於此一消息出現的時間點是在選舉前2周,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在節目《風向龍鳳配》中表示,背後目的是要催動年輕人返鄉投票。
呂品萱
2023-12-29 22:21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評
風評:五月天不是周子瑜
距離大選投票兩周,外媒路透社報導台灣天團五月天疑遭「政治施壓」,要求他們在選前公開表態支持「一個中國」,事態宛若八年前「周子瑜事件」的翻版,藍綠白三黨總統候選人辦公室,紛紛發表聲明譴責,或「如果屬實嚴厲譴責」;不過,立刻遭到國台辦的嚴詞否認,直斥該報導是「徹頭徹尾的假訊息」,「完全子虛烏有,是陰險惡毒的政治操作。」這個「翻版」,很有可能成為「烏龍翻車」。
主筆室
2023-12-29 07:20
VIP
政治
兩岸
調查
政經解密
陳吉仲落馬後下一個王美花?中國貿易壁壘調查以商逼政 3套劇本劍指台灣大選
中國政府對台展開貿易壁壘調查,涉及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調查應在10月12日前結束,特殊情況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剛好在台灣總統大選投票日前一天。中國商務部提及研究中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國台辦主任宋濤日前表態支持商務部的措施,ECFA會不會全面終止?對台灣總統及立委大選會有何衝擊?
林庭瑤
2023-10-06 08:40
評論
政治
專欄
許詠翔觀點:不能說的秘密:炒「疑美論」後藍營總統參選人民調一路向下
日前立法委員高金素梅和行政院長陳建仁在國會議場,針對「疑美論」交鋒,詳情請看各大媒體報導,筆者不再累述。不過在這場交鋒的附近幾天,有媒體公布最新的2024年總統大選支持度民調,顯示藍營不管派誰,支持度都和民進黨的賴清德有相當的差距。
許詠翔
2023-03-19 14:20
新聞
政治
周玉蔻能左右選戰?柯文哲:至少讓民進黨全國降5個百分點
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上月因猛攻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身世惹議,並打出投給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就是支持周玉蔻等口號,引發外界關注周玉蔻是否將影響民進黨選情。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於節目《新聞不芹菜》中分析,周玉蔻事件僅算是「強降雨」等級,目前至少讓民進黨全國下降5個百分點。
鍾秉哲
2022-10-27 16: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曹興誠再出招─生產100萬架攻擊無人機殲滅來犯共軍
9月17日,美國駐中國大使NicholasBurns發布推文抱怨:「週四,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慶祝因為疫情而延後的美國獨立紀念日活動,中國試圖騷擾和勸阻一些受邀嘉賓參加。我們支持美中人民之間的交流和接觸,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應該如此。」美中外交關係已經惡化到這步田地,台灣人心理上該如何做好心理準備?
陳昭南
2022-09-24 15:10
評論
政治
專欄
許詠翔觀點:為什麼高嘉瑜成為深藍深綠共同攻擊的標靶
高嘉瑜遭男友林秉樞毆傷成為近日台灣最大的社會事件,林秉樞成為「人皆曰可殺」的眾矢之的。然而事件發生之初卻有網路酸民甚至政治人物將箭頭瞄準受害的高嘉瑜,而且這些攻擊不但來自高嘉瑜在政治上的敵方陣營,還有比率甚高來自「同一國」的「深綠」。
許詠翔
2021-12-05 06:20
風生活
世界
只是揮一下國旗,中國人為何如此討厭周子瑜?長駐中國十多年的資深記者曝背後秘辛
人氣女團Twice的成員周子瑜來自台灣,大家都料想擁有艷麗外表的她將擔起Twice在華語圈的人氣。沒想到出道不久,整個中國就轉為「反周子瑜」,相當於中國版推特的微博上對她的譴責鋪天蓋地。周子瑜的「錯誤」只有一個,那就是她在二○一六年出演韓國某電視綜藝節目時,揮舞了中華民國國旗。來自台灣的她只是揮了揮中華民國國旗,為什麼就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周子瑜承受不了來自中國排山倒海般的譴責,在網上上傳了道歉影片,Twice在中國的活動也自然被縮減到最少。
商業周刊
2021-05-08 10: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袁周觀點:臺灣不必成為美國「十月驚奇」的墊腳石
「十月驚奇(OctoberSurprise)」是美國原創的政治名詞,意指在11月初大選之前,共和、民主兩黨往往會拋出一些爆炸性新聞或者製造突發事件來影響選情,從而發揮臨門一腳的作用。美國在台海地區有著重要影響力,倘若打「臺灣牌」對於刺激選情有較大的正面效用,川普政府製造台海「十月驚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袁周
2020-10-09 07:10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因為一個「毛」字被謾罵留言洗版!從周子瑜到李孝利 韓流明星為何難逃中國小粉紅出征?
南韓知名女星李孝利日前在綜藝節目笑稱要把藝名取為「MAO(마오)」,以便進軍國際市場,卻因為這句玩笑話深陷「辱華」風暴,大批中國網友湧入她的Instagram帳號留言謾罵,指控她對毛澤東不敬,其家人、祖宗十八代甚至所有南韓人都一併淪為愛國「小粉紅」的詛咒對象。截至李孝利刪除IG帳號前,貼文已遭逾20萬則留言洗版。
鍾巧庭
2020-09-17 15: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黃澎孝觀點:兩岸關係「北風北」,台灣「被台獨」兩岸關係怎麼辦?
據報導北京涉台人士傳出,在蔡英文高票連任後,大陸有考慮將兩岸關係「推倒重建、砍掉重練」。
黃澎孝
2020-05-19 07:1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反滲透法影響大選關鍵因素,藍綠各有算盤
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民進黨挾立院席次優勢,經二十二次表決,三讀通過《反滲透法》。對照議場內不到十多位戴黑口罩靜坐藍委的微弱抗議,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狠嗆「國民黨即將走入歷史」的得意,充分顯露綠營對選情大好,將再次完全執政的高度自信。
晏明強
2020-01-08 15:00
新聞
政治
哪些年輕人會投給韓國瑜?公民老師爆答案
總統大選倒數最後1周,多份封關民調都顯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在年輕族群支持度不如總統蔡英文。不過,公民老師黃益中在政論節目《94要客訴》中分析,其實韓國瑜讓政治綜藝化,讓很多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都知道韓是誰,覺得韓很好笑,「所以在投票的時候,如果他們(年輕人)好死不死真的去投了票以後,你覺得他們會投誰?」
羅立邦
2020-01-06 08:4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