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司法權 文章列表
#
司法權
約 1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李念祖專文:立法權的來源與民主顛覆的危險因子
立法權從哪裡來?
李念祖
2024-11-21 05: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我是個Freemen?檢察一體下的職權調查
近期爆發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貪疑雲,自今年8、9月起由台灣台北地方檢察署受理偵查至今,諸多偵查行為與方式引發支持者不滿,也讓許多民眾議論紛紛,而爭議較大莫過於多數民眾質疑的「偵查不公開」及「訊問70小時」部分,甚至民眾黨做出民調顯示,有5成多的民眾對於檢察官公正辦案沒信心,也讓部分民眾對於檢察機關偵查的獨立性產生質疑。
王胤鈞
2024-11-11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夠了!傅總召
不知道是否因為與民眾黨聯手後,國會改革五法輾壓民進黨順利完成三讀,讓國民黨立法院總召傅崐萁過度激情脫序演出,但請傅總召了解,多數民眾支持的是國會改革,是避免過去行政院部分部會濫權,但絕對不是放任藍白立委藉改革之名恣意妄為。
馮國豪
2024-05-31 05:40
評論
政治
專欄
楊照專文:反國會改革,民進黨激情動員師出無名
很簡單的邏輯:民進黨現在是執政黨,握有行政權,但會一直這樣都不變嗎?國民黨、民眾黨現在在國會席次超過民進黨,但會一直都這樣不變嗎?台灣早就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政黨輪替,台灣國會的多數黨也已經幾番風水輪流轉了,這正是我們最應感到驕傲,也是台灣被評為「完全民主政體」的根本理由──我們的民主保證不會有萬年執政黨,不會有萬年國會多數黨。
楊照
2024-05-20 06: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葉慶元觀點:立法院應設特別委員會慎重審核大法官人選
近來,有鑑於四位大法官任期即將屆滿,蔡總統業已核定成立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副總統擔任召集人,由於蔡總統先前任命大法官頗有「用人唯綠」之考量,這次任命案之行使又將使十五位大法官全部均由蔡英文總統任命,不禁引發各界疑慮。
葉慶元
2023-03-15 13:50
新聞
政治
揭數位中介服務法「貓膩」 藍委:政府一舉動讓行政權凌駕司法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6月30日公布通過《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打算包括臉書、YouTube等5大類平台納管,引發輿論質疑。國民黨團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譴責NCC已經失去中立又不獨立,竟然大言不慚揮舞著「促進通訊傳播健全發展」以及「保障數位基本人權」大旗,意圖掌控民眾言論自由,還把網軍檯面化,是要把中華民國變成如共產國家般的專制政府。藍委表示,國民黨團將強力反對NCC提出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捍衛人民言論自由。
潘維庭
2022-07-06 00:43
評論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曲棍球二度彈劾案─檢察獨立及幕後政治黑手
「檢察官陳隆翔二度遭監察院彈劾。」探究是什麼原因會讓「監察委員」鍥而不捨二度提案,一再堅持彈劾一位檢察官?若非客觀上確實有重大疏失,那背後真正的原因就頗耐人尋味。或者先談談第一次彈劾的結果,職務法庭最後作成不受懲戒。內行看門道,請比對2020年6月30日「司法院新聞稿及監察院同日該案新聞稿,再依序觀察監院提出再審程序及懲戒法庭最終維持原判,初步或可見其概括。(註:筆者考鑒兩院之爭點暨爭執精要,法律人或可讀閱之,一般民眾或讀者們則建議省略之。)
楊岡儒
2022-05-15 14:40
新聞
政治
立院明審促轉條例,國民黨憂侵犯司法權 籲再朝野協商
立法院5日排定審查《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國民黨4日中午舉行黨團大會定調,針對轉型正義的期間、強制處分權、政治檔案等,部分條文仍有行政侵犯司法權的疑慮,希望能在審查前再度朝野協商。
羅暐智
2017-12-04 15:33
新聞
政治
行政執行署將查封國民黨8.6億黨產 朱立倫:黨產會僭越司法權力
國民黨早年因「轉帳撥用」土地,遭黨產會追徵8.6億餘元,黨產會將此案移交行政執行署,追徵期限已過,行政執行署將進行查封。新北市長朱立倫28日表示,黨產會透過行政措施進行處理,已僭越司法的權力,對已經有合法產權的做法,他覺得是侵犯人民的一些財產權。
羅暐智
2017-08-28 12:04
新聞
政治
兩岸
兩岸詐騙案爭議》林全:陸方傷害台灣司法權 新政府會盡量溝通
針對又有多位台灣國民被馬來西亞遣送至中國,準行政院長林全1日表示,單純把該遣返回台灣的國人,改成帶到中國大陸,這個作法傷害台灣的司法權,無法妥善解決兩岸打擊犯罪的機制,這作法需要再改善。未來新政府會朝這方向,盡量跟對岸溝通,希望雙方有善意互動,解決問題。
顏振凱
2016-05-01 11:11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李復甸觀點:監察權與司法權的糾葛
中國人自古庭訓總是告誡子弟「是非只因多開口,禍害只為強出頭」。《論語》中更是成篇累牘地教人「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說「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又說「時而後言,人不厭其言。」總之,中國人怕事。不願意直言無隱。在政治上的發言,尤是極其謹慎。
李復甸
2015-07-22 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