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灣海峽危機 文章列表
#
台灣海峽危機
約 3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德國之聲》專訪:牽動國際局勢的尹錫悅彈劾案,美日韓同盟陷入不確定
DW:南韓總統尹錫悅在這個週末挺過第一輪彈劾,但反對黨已經表明要在下週、甚至下下週再度提出彈劾。這場風波會如何結束?如果尹錫悅再度挺過彈劾,他會辭職以保全顏面嗎?
德國之聲
2024-12-13 09:19
新聞
政治
解讀台日安保問題 專訪駐日學者黃偉修:部分人士讓台灣民眾對日本協防有誤解
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上任後,隨即宣佈解散眾議院,過去被稱為「防衛宅男」的他,在相關政策上的立場、台日相關發展等議題,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研究員、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黃偉修在10月中接受《風傳媒》獨家專訪時說明,石破茂擔任首相的政治基礎不穩,他的任期有多長,目前也沒辦法判斷,若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未能單獨獲得多數席位,可能會被黨內認為其無法帶領自民黨面對後續的參議院選舉,將會導致其任期提前結束;而石破在選舉時期提出的「亞洲版北約」觀點,目前也沒有再提。
黃信維
2024-10-15 0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台海、南海緊張局勢升級!解放軍在西太平洋咄咄逼人,美國與盟友聯手反制
中國近日在南海的咄咄逼人的行徑成為多國政要匯聚的東南亞國協峰會的焦點。中國在亞洲的眾多鄰國,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以及美國的全球盟友,正以更積極主動的方式合作,以對抗中國在南海對鄰國的蠻橫舉動。他們同時也加強了在台海巡航力度,回擊中國對台灣的持續武力威脅。
美國之音
2024-10-11 15:0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幕後》日本請台灣前參謀總長親自兵推 動到軍方、自衛隊與美國基地
近年中國軍事快速擴張,嚴重壓迫第一島鏈內的各國,鄰近台灣的日本,多次強調「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兵凶戰危下,日本重量級智庫、能影響決策的戰略研究論壇(JFSS)2023年邀請台灣,由美、日、台共同進行台海危機兵推,震動日本;時隔一年,JFSS再度邀請台灣,特殊的是,這次除了現役四星上將霍守業領軍外,還由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親自上場推演。兵推結束後,海巡署1000噸巡防艇「巡護九號」現蹤日本。台灣、日本兩國的關係,已不只是非正式關係的友好,軍事佈局上,漸次緊密相連。
張曜麟
2024-07-24 08:40
新聞
政治
軍事
台灣二度受邀JFSS兵推!李喜明直接下場推演 聚焦中國灰色行動脅迫應對
台灣繼去年後,今年再度受邀參與日本戰略研究論壇(JFSS)主辦的第4屆台海危機兵棋推演。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僅有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親身參與兵推,其餘等人皆為觀察員身分,今年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則實際參與兵推,顯見台美日三方對於台海安全重視力道更為加重。
張曜麟
2024-07-13 12:59
新聞
政治
軍事
李喜明也到了!日本JFSS兵推再邀台灣 四星上將霍守業領軍規模更勝去年
日本戰略研究論壇(JFSS)2023年首度邀請台灣參加台海危機兵棋推演,時隔1年,台灣再度受邀參與,此行領軍的為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隨行的還有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現為國防院副執行長的前副參謀總長李廷盛,等於陸海空三軍現役、退役將領都到場,規模更勝2023年。
張曜麟
2024-07-12 15:05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大國博弈
幕後》總統府新增一張神秘地圖 摸底中國「攻擊方視角」戰略觀
傳統地圖多以地球南北縱向呈現,因此中國於台灣西邊,日本、韓國位台灣上方,美國在遠遠的東面。視角影響思考,直式地圖構築著不少當今軍事、地緣政治的戰略觀點。對於中國到底在想什麼,各國、包括台灣,多以縱向地圖摸索對手,不過,最近總統府多了一張地圖,長得不太一樣,是換了個方向看中國,台灣的知己知彼,也因此有一番新的解讀空間。
楊舒媚
2023-09-04 12:00
VIP
兩岸
軍事
藝文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事先知道要打?八二三前陳誠要挪兩億元加強金馬戰備被立院否決 氣到遞辭呈
今年八二三的金門格外熱鬧,主要是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和侯友宜,和準備自行參選總統的郭台銘,兩方都要取得藍營正統代表人的角色,特別重視八二三和金門的象徵意義。
吳燕玲
2023-08-23 09:2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經濟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美中競爭的結局是什麼?
從1979年中美相互承認、建立外交關係開始,太平洋兩岸的這兩個大國交往便幾經起伏。在1980年代的蜜月期,美國願意把「一個中國」寫進《中美建交公報》(當然,英文版本的「recognize」與中文版本的「承認」的差異,日後成了雙方操作的模糊空間)、跟台灣的中華民國斷交(甚至承諾會逐漸減少對台輸出武器),雙方的密切來往直到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才為之停頓,美國甚至宣布對中國採取多項經濟制裁。
李忠謙
2023-08-15 06:1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大國博弈
幕後》台海開戰日本「出兵」?東京兵推自衛隊這個狀況下「Ready」
日本知名智庫戰略研究論壇(JFSS)7月在東京舉辦《徹底驗證:新戰略三文書與台灣海峽危機——2027年的挑戰》,第一次邀請了總統蔡英文上任後成立的軍事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參加。此次兵推,敵軍為中國,合作方為日本、美國、台灣,以及另一個特別擔當——沖繩。
楊舒媚
2023-08-01 12:00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為何人口越來越少,房價卻只漲不跌?他從6次房市下跌史,道破台灣人買房最大迷思
如果要我挑選一個「臺灣人在房地產上的最大迷思」,無庸置疑的第一名,肯定就是這一點了,我相信你身邊的朋友、你的所見所聞,甚至包含你自己,應該也是這麼看的,對吧!是時候,讓這個迷思跌落神壇了。
采實文化
2023-01-11 17:25
國際
兩岸
歷史
「白血病合併多重器官衰竭」中國央視證實:江澤民在上海病逝,享年96歲
中國中央電視台30日下午發出快訊,證實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已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根據新華社發出的「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江澤民是因為白血病合併多重器官衰竭,在2022年11月30日下午12時13分病逝,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擔任江澤民同志治喪委員會主席。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其為「站上中國權力最高峰的紅色工程師」,新華社則說江的逝世是「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國際中心
2022-12-01 03:25
新聞
國際
軍事
德語媒體:台海衝突可能演變為核戰爭,艾森豪當年也差點動用戰術核武
《星期五周報》文章認為,圍繞台灣的衝突隱含著爆發核戰爭的危險。《法蘭克福匯報》關注了拜登邀請12個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到白宮參加峰會反映出的戰略變化。
德國之聲
2022-09-30 20:00
新聞
政治
「台灣政策法首次出現這4個字!」蔡正元:美國正式主張「一中一台」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以5票反對、17票同意通過《台灣政策法》,該法案被視為是自1979年《台灣關係法》後,美國對台關係最全面的重塑。對此,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於節目《有哏來爆》中表示,該法案明顯就是要掏空一中政策,部分條文等同美國正式主張「一中一台」,但法案中也有幾項條文讓人好氣又好笑,講白了就是要求台灣捐錢給中美洲。
鍾秉哲
2022-09-16 16:10
新聞
國際
歐盟最高外交官:歐盟願當台海危機「調解人」,但高階官員暫無訪台計畫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初訪問台灣後,中國在台灣周邊大規模軍演讓局勢陷入緊張。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22日說,歐盟願意擔任台灣海峽危機的「調解人」。
中央社
2022-08-23 22:47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俞劍鴻觀點:從國家安全工作的幾個特質─檢驗張榮豐
今年7月,張榮豐的專書《無煙硝的戰場:從威權到民主轉折的國安手記》出版了。國家安全會前秘書長、陸軍二級上將丁渝洲也被邀請出席這一場新書發表會。
俞劍鴻
2022-08-14 15: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商業
經濟
中國經濟制裁》台灣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分析家指出關鍵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歷史性地訪問台灣前後,北京拋出一系列經濟制裁手段作為對美國和台灣的報復措施。但分析認為,中國這輪打出的貿易拳側重台灣,但對美國沒有實質影響,中共在二十大即將召開的關鍵政治關頭需要避免製造更多與美國的對立。
美國之音
2022-08-09 02: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德國之聲專訪葛來儀:中國軍演有何企圖、台灣軍方如何應對、日本南韓如何看待、裴洛西訪台功過
中國在台灣周圍進行的四天大規模軍演引起國際社會的擔憂與關注。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告訴德國之聲,中國軍演的目的是要改變台海現狀,她形容目前情勢已是「第四次台海危機」。
德國之聲
2022-08-07 23:00
新聞
國際
北約擴張為何中國也不爽? 出現「亞太版北約」的可能性及其背景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持續的同時,北歐國家芬蘭和瑞典都決定申請加入北約。如果成功,北約成員國將從30個增加到32個。
BBC News 中文
2022-05-20 23:04
新聞
政治
「與汪精衛何異?」馬曉光批挾洋謀獨 謝長廷嗆沒常識:只敢拿台灣耍威風
駐日代表謝長廷日前受邀在一場論壇發表演說,遭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27日批評他是引進外力謀獨挑釁。謝長廷在臉書發文指馬曉光沒常識,目露兇光駡人模樣,也許鬼也會怕。
中央社
2022-04-28 17: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