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可預防性 文章列表
#
可預防性
約 4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寶寶趴睡超危險!5大NG睡眠行為易釀嬰兒猝死症
1歲以下嬰兒因趴睡窒息的憾事時有所聞,根據衛福部統計,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仍是國內嬰兒十大死因之一,為了降低窒息與猝死的風險,建議1歲以下嬰兒應仰睡入眠,安全比短暫的安穩是更重要的守護。
黃天如
2025-04-17 22: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財經
商業
經濟
觀點投書:從「囚犯困境」看中美關稅大戰 ?
川普近日再度以極具戲劇性的方式震撼全球貿易界。他於4月9日宣布,將全面喊卡既有的全球關稅擴張計畫,卻同時大動作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25%的懲罰性關稅。這項決策看似是針對北京的報復性行為,實則背後藏有更深層的戰略盤算:川普不僅試圖重塑其「美國優先」經濟論述,更意圖徹底顛覆大陸作為「世界工廠」的核心地位,進而瓦解長期以來建構在全球化基礎上的貿易信仰體系。
范振家
2025-04-15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卓揆一味固執是笨也是壞
潘金蓮放在今代不夠騷,西門慶在今生不夠渣,和珅進了民進黨政府,他的貪也會被比下去,把綠官丟到北宋,開封府的狗頭鍘一定日夜鍘不停、鍘到鈍,包青天勢必過勞死。凡事皆因果,全面執政蔡政府8年,預算自肥養尊處優慣了,不習慣節衣縮食,浮編濫編亂編賊性不改,才會惹來朝小野大後的在野嚴審猛刪。
呂維寧
2025-02-06 05:30
財經
證券投資
「過去6次降息循環,有4次後來股市崩盤!」專家:2025年投資債券,要注意4關鍵
美國聯準會(Fed)2024年9月啟動新一輪的降息循環,結束了長達2年半的激進升息循環,儘管各項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朝向軟著陸邁進,然而,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擔憂仍揮之不去,股市也因此更為震盪。
smart智富
2024-11-19 07: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藉坍方天災炒作罷免 ,幸災樂禍心態要不得
基隆市潮境公路入口處邊坡,3日下午突然發生大面積土石坍塌,造成9部汽車、1部機車被土石覆蓋受損,2人輕傷送醫,台2線濱海公路雙向交通中斷。事發當時基隆市長謝國樑正在議會進行市政總質詢,他隨後在議會同意下停止總質詢趕赴現場勘災,卻仍被基隆市議會民進黨團指責,在意外發生的第一時間毫不知情、狀況外。
陳德衛
2024-06-06 06: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再評最高檢嚴打軍紀、兼論黑心食品及蘇丹紅流竄全台案
賴清德請看過來:「恭喜徐衍璞將升任新內閣國防部長?」筆者認為理由有三:一、徐衍璞體態威武,若Google檢索「徐衍璞」,將會出現「徐衍璞體重」這個關鍵詞,只見2022年10月新聞《國軍設健康管理中心挨諷減肥營》,網友留言提到:「上面胖的像隻豬,卻要下面的士兵像隻瘦狼,像話嗎?」令人莞爾。
楊岡儒
2024-03-10 06:40
即時
風生活
健康
婦女上吐下瀉掛急診!檢查才知「得了膽囊癌」轉移到3處 醫憂曝症狀:無聲殺手
一名女子身體平常不無大礙,但偶爾會感受到腹部上方有些疼痛,但因痛感不太大所以也不以為意,沒想到一次因上吐下瀉而掛急診,結果才發現自己罹患膽囊癌,也讓醫師無奈直言:「凡是腫瘤牽扯到『肝、膽、胰臟』的,往往都沒有什麼症狀,不容易早期診斷!」
古靜兒
2023-04-24 22:23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台灣首份兒童死亡原因回溯分析報告 「拼」出孩子到底怎麼死的
「家長沒有駕照,卻將幼兒以背巾背在胸前騎乘機車,行進中不慎失控自撞,導致孩子瞬間有如安全氣囊般因迎面撞擊爆開,最終傷重死亡」、「家人忙著搬家,將嬰兒獨自放在汽車副駕駛座上,導致嬰兒不慎跌落卡在車門與置物箱之間,被發現時已窒息死亡」、「嬰兒因不明原因死亡,法醫解剖在其腸胃道中發現破掉的氣球碎片,又嬰兒死亡前1周曾在家摔落撞頭未被送醫,醫師懷疑其生前遭虐」……
黃天如
2023-04-14 09:10
財經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商業
買房子除了繳貸款,還有管理費!專家:趕快檢討支出,不然你會住得很焦慮
主計處統計社區住宅的管理費指數在今年2月創下新高,來到102.35。不要小看「管理費指數創新高」,這不事一件小事,這是「住不起」的又一重大警訊!而且,管理費逐年快速升高絕對是可預期的,沒有最高,還有更高!
郭紀子
2023-03-17 15:2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打一針有多針效果,噴一下從口鼻肺提供保護力 研發中的新冠新疫苗是不是你我的福音?
新冠肺炎爆發後各國趕製疫苗,國人從去年3月開始接種,迄今許多人連同加強劑、追加劑,可能已接種了4、5針,且接種後突破性感染者大有人在,導致不少人出現「疫苗疲乏」,甚至連對次世代疫苗都顯得意興闌珊。專家指出,目前全球已有許多新型的新冠肺炎疫苗在著手研發,包括奈米疫苗、多價疫苗、組合性疫苗等,其共同點就是一針抵多針,藉以提高接種效能。
黃天如
2022-09-23 17:0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兒童癌症基金會首辦親子共學圖文特展,輕鬆掌握急性血癌資訊 衛教大使黃子佼:用知識掌握黃金治療期、化解罹病焦慮
對所有的家長而言,家中孩子無疑是心頭肉,但凡受點小傷、生了小病往往都會讓父母自責不已。然而,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林東燦董事長指出:「台灣每年約有500個家庭被迫與癌症展開長期抗戰,確診的噩耗無疑宣告了孩子的快樂童年畫下休止符,往後數年都需要在冰冷的病房中與病魔奮鬥。對於家長而言,看著孩子奮力抗病卻無法為其分擔痛苦,也常陷入自我譴責中;此外,該如何在癌童照護與經濟負擔間取得平衡,更是所有癌症家庭最難的選擇題。」
唐可欣
2022-09-07 22:26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Omicron重症致死率近8成!學者曝:去年就有超額死亡
Omicron感染者多為輕症,但絕對不是不死人!根據最新統計,國內感染者雖99%以上為輕症或無症狀,惟一旦進入中重症,致死率仍高達20%,其中重症致死率更逼近80%。或許在新興傳染病大流行之下,「超額死亡」在所難免,但台灣向以醫療可近性與先進自許,當下乃至於接下來可能出現的超額死亡是否已超出預期?又其中是否有不當人為或政策導致的因素在內?都應立即檢討並及時修正,才能搶救更多寶貴生命。
黃天如
2022-05-25 17:00
新聞
地方新聞
南投
投縣府公布新停課標準 為加強防疫授權學校認定停課範圍對象
南投縣府教育處9日公布新的停止實體授課標準,縣內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校,原則配合中央規定實施,對校園內發現師生確診者的暫停實體授課由7天改為3天,但基於加強防疫安全的審慎考量,則由學校自行彈性認定確診師生在校園工作場域密切接觸者需停課的範圍與對象。
王秀禾
2022-05-10 01:44
風生活
健康
36歲女星朱芯儀自曝罹患乳癌!醫:台灣半數患者在停經前發生,小心5大危險因子
年僅36歲的女星朱芯儀公開自己罹患乳癌第2至3期,乳癌治療權威張金堅表示,台灣年輕乳癌患者占比較歐美高,但乳癌治療方式多元且預後佳,切勿諱疾忌醫。
中央社
2022-03-09 19:42
新聞
國際
一針對抗所有新冠病毒變種?!美軍積極研發「超級疫苗」
美國陸軍研發俗稱「全能疫苗」的「泛冠狀病毒疫苗」(SpFN),用於預防現在的以至將來的所有冠狀病毒,且要使常規加強接種不再必要。是否真能達此目標,尚待觀察。
德國之聲
2022-02-07 1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黃維幸觀點:台灣將擁有核子彈?!
此期美國的權威「外交期刊」(FOREIGNAFFAIRS(01/02/2022))有幾位專家重新預測未來十年內台灣有可能擁有核武。1988年由於張憲義叛逃,使據說在一兩年就可實際生產的台灣原子彈計劃胎死腹中。當時是否真能實現固為歷史懸案,計劃確實一度(或許還是)存在。以下重刊的分析(「假如台灣擁有原子彈」)原載1977年7月香港廣角鏡58期(見附錄)。除了修改一點明顯的文字錯誤之外,原文內容未動。問題的本質雖然未變,新增的因素和環境的變化,使得問題的復雜與嚴重加劇,我們應該關注。
黃維幸
2021-12-22 07:10
新聞
政治
跟騷法三讀通過!定義8類騷擾行為 最重處5年有期徒刑
立法院院會19日三讀通過「跟蹤騷擾防治法草案」,定義8大類跟騷樣態,包含監視、守候、尾隨等,最重將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官訊問後認定有反覆犯罪之虞,得予以羈押,該法將於公告後6個月施行。但先前在野黨和民團質疑限縮在性與性別,會讓被害人難以舉證,但最後在野黨提案仍受民進黨人數優勢否決。
潘維庭
2021-11-19 14:14
地方新聞
高雄
林欽榮視察透地雷達為道路把脈 高雄路平再精進
高雄市政府運用透地雷達新技術投入路平工作,林欽榮副市長今(7)日前往鳳山區文龍路視察道路刨鋪及透地雷達檢測作業情形,強調未來工務局、水利局將攜手合作,利用透地雷達診斷道路及下水道設施有無破損,可預防處理道路掏空危害因素,降低道路新鋪後掏空情形,高雄市路平工程再精進。
徐炳文
2021-10-07 16:23
新聞
國內
調查
橘色幸福力論壇》肺炎成第三大死因、長者占9成 肺鏈疫苗政策因預算難產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國人對疫苗接種的重視,也因新冠疫苗持續缺貨,讓民眾一度搶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肺炎自2016年開始高居台灣死因第三位,去年因肺炎死亡人數達到1萬3736人,且9成是65歲以上年長者;然而根據最新民調調查,台灣六都65歲以上長者接種肺鏈疫苗比例僅有32.9%。
葉滕騏
2021-10-01 16:33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be kind”團結對抗新冠—我們可以從紐西蘭的防疫經驗中學到什麼?
很難想像,bekind──「對人好」這個用詞,竟然是一個國家對抗新冠肺炎的主旋律。對人好不僅僅是紐西蘭政府呼籲全民一致對抗病毒的主要口號,更是體現在紐西蘭政府處理新冠疫情的果斷態度、對待隔離者與少數群體的基本人權、以及完全依染疫風險順序施打疫苗的決策。
不知雲
2021-09-17 06: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