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南韓總統選舉 文章列表
#
南韓總統選舉
約 9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南韓6月重選總統,選情又有震撼彈!李在明無罪判決被推翻,民調第一蒙陰影
因為現任總統尹錫悅(YoonSukYeol)遭國會和憲法法院彈劾罷免確定,其總統職位即刻被剝奪,讓本應在2027年才舉行大選的南韓,被迫依法提前在6月3日進行補選。目前獲得最高民調支持度的候選人,就是尹前次大選的對手、共同民主黨黨代表(黨魁)李在明(LeeJae-myung),預計他將對上前國務總理、現任代理總統韓悳洙(HanDuck-soo)。
李靖棠
2025-05-01 17:00
新聞
國際
南韓總統補選》首爾市長吳世勳不參選,譴責執政黨把彈劾案當空氣
韓國首爾市長吳世勳今天宣布將不會競選第21屆總統,他對所屬政黨的總統尹錫悅遭彈劾表示懺悔,並對黨內在彈劾後仍若無其事準備選舉的氛圍感到憂心。吳世勳今天上午在國民力量黨部召開記者會宣布將不參選總統,表示做為政治人物「行動力固然很重要,但在應該停止的時候也需要停下來的勇氣」,對於執政黨國民力量人士在尹錫悅彈劾後紛紛表態參選表達擔憂。
中央社
2025-04-12 18:10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快訊》尹錫悅確定下台!限制這時間內得選出新總統
南韓總統尹錫悅因去年12月強行發布戒嚴,派軍封鎖國會,導致國會發動彈劾案並將其停職。今(4)日上午,南韓憲法裁判所正式對彈劾案作出裁決,全員一致通過彈劾,尹錫悅即刻被罷免,成為南韓憲政史上繼朴槿惠後第二位遭免職的總統。
林瑩真
2025-04-04 10:43
新聞
國際
尹錫悅支持者衝進法院打砸!韓國總統涉內亂遭羈押,至少86名尹粉襲警、毀壞公物被捕
南韓總統尹錫悅19日凌晨遭到首爾西部地方法院羈押,羈押庭法官車恩京表示,擔憂嫌犯可能湮滅證據。不過此舉觸怒在法院外守候的尹錫悅支持者,他們甚至打破窗戶侵入法院內部,至少46人遭到逮捕,若加上前一天試圖翻牆進入法院、甚至攻擊警察的被捕民眾,至少已有86名「尹粉」被抓。
國際中心
2025-01-19 08:50
新聞
政治
軍事
本周最強內幕》解放軍怪怪的,「不能說的軍演」是假戲真做?台灣戒嚴,國軍能學南韓部隊「消極上工」嗎
2024年底國際大事接踵而至,除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Trump)先後出爐的人事、政策,牽動著未來全球政經局勢外,總統賴清德展開任內首次出訪之際,南韓無預警宣布實施戒嚴,雖僅維持了短短6個小時,但仍在國際間投下震撼彈。當時,南韓總統尹錫悅發布戒嚴令後,軍隊遵從命令,一度封鎖國會。
李瑋萱
2024-12-13 09: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鄧聿文觀點:尹錫悅的戒嚴令與脆弱的民主
難以想象,韓國會宣布戒嚴,然而,這個事情真實發生了,盡管它只持續了6小時。
德國之聲
2024-12-06 07:00
風生活
風歷史
青瓦台詛咒是什麼?尹錫悅「短命戒嚴令」淪鬧劇!恐因叛國罪遭彈劾,南韓歷任總統難逃悲劇暗黑內幕曝光
南韓總統尹錫悅於昨(3)日晚間晚間10時25分(台灣時間晚上9時25分)突宣布「戒嚴令」,短短2小時許就由國會宣布戒嚴令無效,在歷經6小時後,12月4日尹錫悅終於現身宣布解除戒嚴令,這一連串的緊急戒嚴,被稱為「最短命的戒嚴」、「鬧劇」,也令網友回想起「518光州民主化運動」,更稱差點將重現「首爾之春」。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12-04 18:44
新聞
國際
尹錫悅認輸!南韓總統被迫宣布「解除戒嚴」,最大在野黨要他「立刻下台、否則發動彈劾」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深夜突然宣布戒嚴,但他認為的國家緊急狀態只不過是「反對黨掣肘」,引發全國反對。南韓國會3日深夜緊急召開全體會議,並在190人出席、190人同意「解除戒嚴令」的情況下,要求總統立刻解除戒嚴。尹錫悅只得在4日凌晨親自召開國務會議,並於4時30分通過解除戒嚴。4日一早,傳出總統秘書室長及首席秘書等幕僚集體辭職,尹錫悅取消當天所有行程,最大在野勢力共同民主黨則要求尹錫悅立刻下台,否則將發起彈劾。
國際中心
2024-12-04 11:43
新聞
國際
全球年輕世代投票行為大轉變:性別分歧日深,網紅影響力凌駕傳統媒體
川普(DonaldTrump)再次獲得300多張選舉人票,成功打敗對手重返白宮,不少學者也開始喊話民主黨,除了檢討選舉政策外,還必須真正正視「選民投票模式」大轉變的現實。這種轉變在2024年大選中尤為明顯,包含拉丁裔、工人階級和非裔男性,這些原本都屬於民主黨票倉的人群,如今都選擇大幅右轉。
李靖棠
2024-11-14 18:00
新聞
國際
南韓震撼》襲擊者為阻止他當總統而策劃刺殺!李在明發聲:政治需終結仇恨
南韓4月舉行國會選舉之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在1月2日接受媒體訪問時,突然遭到67歲的襲擊者金姓男子近身刺頸。釜山警方10日指出,襲擊者被以謀殺未遂罪名起訴,並稱犯罪動機是為阻止李在明成為南韓總統。
蔡娪嫣
2024-01-10 19:40
新聞
國際
「極端政治」拉警報!李在明遇襲震撼南韓,專家疾呼:選戰別再煽動仇恨
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2日在釜山新機場規劃地點接受媒體訪問時,突然遭到襲擊者近身刺頸,消息震驚社會。李在明被送往首爾醫院接受緊急手術治療,現已轉至加護病房。據報導,這場駭人襲擊在他左側頸部留下約1.5公分的傷口,並傷及他的頸靜脈。民主黨人士表示,李在明暫無生命危險,但仍需要療養觀察。
蔡娪嫣
2024-01-03 15:19
新聞
國際
南韓最大在野黨黨魁遇刺!李在明疑頸靜脈受傷送醫,行兇男子當場被捕
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2日在釜山參加活動時遇襲。當天上午10時27分許,李在明視察加德島新機場用地、並接受媒體採訪,突然遭到一名男子襲擊頸部,李在明流血倒地、隨後送醫。南韓總統尹錫悅指示警方查明真相,盡全力協助搶救李在明。尹錫悅並強調:「不管在何種情況下,南韓社會決不能容忍這樣的暴力行為。」
國際中心
2024-01-02 13:48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VIP
政經解密
林庭瑤專欄:柯文哲會成為「台灣安哲秀」?
總統選戰倒數一個月,國民黨最近喊出期盼複製南韓「安哲秀現象」,寄望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扮演「台灣的安哲秀」,選前助非綠陣營一臂之力,操作藍白棄保,促成政黨輪替——然而,台灣真有可能複製「安哲秀效應」嗎?
林庭瑤
2023-12-09 06:4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黎蝸藤專欄:在野領袖李在明絕食,南韓政局動盪
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領袖、國會議員李在明,9月18日因絕食入院。而在同一天,總統尹錫悅批准南韓檢察院對李在明貪污案的逮捕令。南韓政局日益激化。
黎蝸藤
2023-09-22 07: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不希望美國全面轉向亞洲!強調印太與歐洲息息相關 《日經亞洲》:北約企圖挺進亞洲
今年北約峰會日前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舉行,這次峰會的一大重點是討論是否在日本設立聯絡辦事處,許多成員國認為北約需要在印太地區存在,但法國與德國表示激怒中國可能不是好主意,最終峰會公報刪除相關內容。《日經亞洲》指出,北約一些成員國認為,讓北約具備亞洲角度有助於美國認為維持北約符合美國利益。
廖綉玉
2023-07-21 18: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觀點
嚴震生觀點:多位總統候選人參選,還能有政黨輪替?
截至目前為止,明年的總統大選基本上有三位總統候選人,分別是民眾黨的柯文哲、民進黨的賴清德,及國民黨的侯友宜,形成了所謂的三腳督選舉。由於我國的選舉制度為相對多數制(simplemajority),因此若三位候選人實力差距不大,也沒有明顯的棄保,一位候選人若能掌握到四成左右的選票,就很有可能當選。如果有四位候選人,甚至有可能三成五就有機會。根據民調,有六成臺灣民眾支持政黨輪替,但若在野勢力無法整合,民進黨有可能下台嗎?
嚴震生
2023-07-21 07: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真正的男子漢:《鹿川有許多糞》選摘
談到張丙萬,難免會想起那年六月的那場巨大動盪與抗爭浪潮,俗稱「六月抗爭」或者「民主化大鬥爭」。因為正是在那年六月的某一天,在名為「雞籠車」的警用押運巴士上,我第一次見到了張丙萬。
李滄東
2023-03-03 13:10
國際
紐西蘭總理雅頓閃辭》領導國家只是職涯中的一份工作!工黨已決定繼任人選
紐西蘭總理雅頓19日拋出離職震撼彈,宣佈她將在2月7日前卸任,而且不會再尋求連任。在請辭聲明中,她強忍淚水坦言自己「累了」,「對我來說,時機已到。我深知這個職位的重要性,但我也清楚自己不再有適任的動力,已沒有再做4年的能耐。」她也向家人溫情喊話,表示期待接下來能陪著女兒上學,並與相戀多年的伴侶步上紅毯。
蔡娪嫣
2023-01-22 02:10
文化
「為什麼女生和BTS不用當兵?」:南韓反女權浪潮的「逆向歧視」
與其說被迫當兵的男性遭遇逆向歧視,不如說這些人是付出了「軍隊父權制歧視非陽剛氣質」的代價。
蔡娪嫣
2022-07-18 09:4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名家專欄
黎蝸藤專欄:亞太各國紛紛加入挺烏抗俄共同體,影響深遠
烏克蘭戰爭震撼西方世界,西方國家史無前例的强烈反應,要求各國站隊表態。雖然有的國家企圖置身事外,有的國家也號稱「中立」,但隨著時間推移、尤其是戰爭慘案不斷被揭露之後,這種騎墻態度將越來越難以「過關」。對靠近戰爭地點的亞洲國家而言,被要求選邊站的壓力將越來越大。
黎蝸藤
2022-04-13 15:1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