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南方澳大橋 文章列表
#
南方澳大橋
約 5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判刑2年不痛不癢?陳明正檢測541座橋梁全造假 黃國昌爆內幕:公司仍在取得標案
宜蘭南方澳大橋在2019年發生斷裂事件造成6人死亡,承攬橋梁檢測標案的健行科技大學前教授陳明正,涉嫌造假宜蘭縣共541座橋樑檢測報告,宜蘭地院日前一審宣判,陳明正犯偽造文書罪,處有期徒刑2年。對此,立委黃國昌在臉書發文表示,自他2019年揭露整起弊案,宜蘭地檢署拖了將近3年才起訴,這麼龐大的利益,豈是一位教授就能隻手遮天?
張庭維
2024-12-08 11:22
新聞
政治
「民進黨酬庸供養綠友友才是寄生政府」 黃國昌列這5人:做賊喊抓賊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每周二、五固定赴立法院參與民眾黨團會議,被民進黨團抨擊「寄生國會」。對此,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痛批,民進黨濫用國家資源,酬庸供養「綠友友」,不少人被轟下台後,還能繼續當官,才是寄生政府、寄生國營事業,吸光納稅人的血,「民進黨不僅僅是綠能你不能,還做賊的喊抓賊!」
許詠晴
2024-03-01 08: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莊淇銘觀點:林智堅新竹棒球場爛攤,打臉熱愛棒球的賴清德準總統
甫當選總統的賴清德最為人所知的愛好就是熱愛棒球,不僅多次造訪職棒球隊、觀賞棒球賽事,更曾擔任球評,讓球迷印象深刻。棒球是台灣的國球,前新竹市長林智堅任內的新竹棒球場工程本應是台灣棒球的里程碑,也應該是執政的民主進步黨聲稱熱愛棒球的理念實踐,然而,新竹棒球場工程在林智堅前市長的領導下,卻演變成一場災難。施工品質問題百出、預算浮濫追加等嚴重問題一一浮現,聲稱親自監工的林智堅前市長的無能管理令人費解,讓整個新竹市的棒球夢陷入深深的泥淖中。
莊淇銘
2024-01-29 06:30
地方新聞
桃園
桃市啟動索力橋特別檢測 張善政:建立管理模式提升橋梁安全
桃園市長張善政18日前往蘆竹區航空城大橋,視察「桃園市鋼纜索特殊橋梁試驗及檢測作業」。張善政表示,宜蘭南方澳大橋無預警斷裂事故至今仍歷歷在目,有鑑於索力橋的風險存在於看不見的地方,橋梁定期檢測工作更顯重要,須隨時掌握檢測數據,才能及早發現橋梁結構的異常與損傷情況,以採取必要的因應對策,後續市府也將建立索力橋管理模式,盼藉由詳細檢測及維修補強,提升桃園橋梁安全品質,保障市民朋友行的安全。
王維傑
2024-01-19 13:31
新聞
政治
教授陳明正造假驗收竹縣3座橋被判刑 黃國昌指背後有靠山:檢調竟未徹查
曾任南方澳斷橋檢測人員的前健行科大教授陳明正,先前承攬「新竹縣政府橋梁基本資料建置及安全檢測評估案」,應親派員至橋梁現勘拍照,沒想到竟授意學生以其他公司照片裁切後上傳,持此報告向新竹縣政府辦理驗收,新竹地院依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判刑6月。對此,民眾黨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黃國昌指出,該案顯示陳明正背後存在龐大靠山,但背後的影武者是誰,金流又流向何方,檢調及相關單位均未徹查,「如此草菅人命的弊案,可以就這樣草草了事嗎?」
王德蓉
2024-01-16 15:41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立功觀點:明陽大火再論消防改革
明揚屏東廠大火造成10死110傷,又見多位消防弟兄殉職、家人聲淚俱下畫面,為什麼台灣的工廠火災會如此頻繁?這不是本應可避免的人禍?台灣近年重大意外均如出一轍,不論是南方澳大橋、普悠瑪事件、太魯閣事件、桃園新屋大火,以及這次的屏東大火,社會大眾已厭倦悼念,只盼憾事不再發生!
謝立功
2023-09-27 05:5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餵藥案大鬥法 檢察鐵娘子過招侯市府法律戰將
國民黨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參選2024年總統後,緊接著爆發新北幼兒園餵藥案,重創選情。侯團隊「侯侯做代誌」卻什麼都說不清楚,還跳針似地直稱「偵查不公開」;新北檢擔心自己變成政治擋箭牌,以「行政調查與司法調查不同」促侯向社會做交代。而新北檢負責掌握此案的,是有檢察鐵娘子稱號的新北地檢署檢察長余麗貞。
林益民
2023-06-22 08:40
風生活
南方澳大橋斷裂原因出爐!承包商竟用「矽利康」補縫隙,造成6人罹難悲劇
宜蘭南方澳大橋2019年意外坍塌,一共造成6人死亡、12人受傷,而宜蘭地檢署29日公布調查結果,發現廠商未按圖施工,尤其吊索錨碇套筒竟用白色鐵箱替代,鐵箱與上方紅色套管、下方橋面板接合處更以「矽利康」樹脂充填,最後樹脂劣化,導致下錨碇防水效能不佳,含鹽分的積水滲入並與鋼絞線、錨頭直接接觸,長期下來銹蝕嚴重,橋樑也因承載力不足而轟然倒塌。
潘京婕
2022-08-30 23:23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高克培觀點:築新橋,毛毛地趕工不如也好好地敬神畏鬼
南方澳大橋2019年10月1日瞬間崩斷,蔡總統承諾「3年內把橋蓋回來」,為什麼非要「3年」,無人質疑,反正施工團隊辛苦趕工,希望新橋在9月18日通車,兌現總統的交代,豈料事與願違,「事故現場附近施工很不順」,他們擔心要跳票了。
高克培
2022-07-10 14:30
新聞
政治
王國材細數2021年施政成果 今年還有「2款新車」優化鐵道服務
交通部於今(18)日舉行新春記者會,於會中說明去年度各項施政成果及未來施政展望。部長王國材表示,過去擔任次長時,常擔任「救援投手」處理緊急危機狀況,如今擔任部長除了展現爆發力也要能展現持久力,努力達到各項施政目標。
盧逸峰
2022-01-18 20:13
新聞
政治
軍事
海軍精銳露一手 水下作業大隊「深水電銲」曝強大支援技能
水下作業大隊是海軍轄下執行水下障礙物、爆裂物清除、搜救任務的專責單位,仰賴人員潛水技能甚鉅,儘管和陸戰隊「兩棲偵搜大隊」同為水性極佳的國軍精銳,但與後者著重水域作戰又不相同,外界較常分辨不出差異。海軍司令部臉書1日發文揭露該隊執行「水中電銲專精訓練」情形,隊員著厚重潛水裝具在深水中完成銲燒,凸顯潛水只是入門,如何透過潛水支援友軍,才是真正的本職學能。
蘇仲泓
2021-11-01 16:31
新聞
國內
沖床粉碎手骨截肢,老闆竟稱「他自己要把手伸進去」!一條走廊看盡70萬移工悲歌
「很多人說他們來台灣是為了賺錢,但也要問他們生而為人的需求有哪些,我們似乎一直沒把他們視為『人』,而是看成勞動力、機器……」
謝孟穎
2021-10-08 08: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從太魯閣號災難,檢視我們的「品格教育」
除了空難之外,這次在宜蘭發生的「太魯閣號災難」是臺灣有史以來,單一意外造成最大傷亡的事件。
諄筆群
2021-05-10 05: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林佳龍如果有擔當 那高華柱呢?
太魯閣號釀成台鐵史上最大慘案,在輿論交相指責下,交通部長林佳龍終於請辭獲准。惟令人詫異的是陳明文在質詢中表示:「林佳龍一個人扛起政治責任是有所有為、有擔當的部長」;但又意有所指的說:「蘇院長安排由王國材來接任感覺很奇怪…」。
廖念漢
2021-04-28 05:30
評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台鐵太魯閣號事故敲響台灣系統失靈的警鐘
4月2日上午9時28分,台鐵408次由樹林開往台東的太魯閣自強號列車,行經東正線(海側,南下)和仁到崇德路段,在清水隧道北口前撞擊已經滑落在軌道上的工程車,造成列車出軌,49死、216人輕重傷。這是台鐵60年來死傷最慘重的事故(死亡人數僅次於1948年新店溪橋火燒車事故的鐵道事故,超過2018年普悠瑪列車脫軌事故)。
謝青龍
2021-04-14 05:50
新聞
軍事
專精陸上、水下各種爆破 國軍「水行俠」訓練過程曝光
隸屬海軍192艦隊的水下作業大隊,是軍方專責執行水下障礙物排除、搜救等極度仰賴潛水技能的專責單位,近年無論是宜蘭南方澳大橋倒塌、新北貢寮卯澳灣未爆彈清除,都有他們的身影。
蘇仲泓
2021-02-17 17:10
新聞
國內
「南方澳大橋事故」調查出爐!運安會:檢測僅目視、鋼絞線早已鏽蝕
去年10月1日上午9點半,宜蘭南方澳大橋發生橋面崩塌事故,造成6名船員死亡、13名相關人員受傷,運安會經1年調查、研究,於今(25)日發布事故調查報告。運安會指出,事故發生時南方澳大橋的鋼絞線早已鏽蝕、且竣工後橋樑檢測僅採目視、事故前3年7個月都未曾檢修,都是事故發生的重要肇因。
盧逸峰
2020-11-25 11:26
新聞
政治
國內
普悠瑪報告記者會「要開不開」是否因高層壓力?楊宏智:這次不會、下次也不會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21)日審查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預算,並安排主委楊宏智等人備詢。立委洪孟楷質詢則直言,運安會的最終報告「疑點重重」,原本說要召開記者會、但又宣布取消改採線上發布,又在報告發布當日早上10點7分說要召開記者會,如此反覆不但造成媒體的困擾、也讓外界懷疑。
盧逸峰
2020-10-21 11:39
新聞
政治
國內
南方澳大橋事故屆滿一年 蔡英文今親自主持新橋動土、宣示2年如期完工
去年10月1日早上9時許,宜蘭南方澳大橋突然崩塌、造成6名漁工身亡憾事。事故屆滿一年之際,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交通部長林佳龍等官員今(5)日親自出席南方澳跨港大橋重建工程祈福動土典禮,蔡英文致詞時也透露,新的大橋將融入在地「鯖魚」以及海洋意象,並強調對公路總局工程團隊有信心,相信新橋能在2022年的10月如期、如質完工。
盧逸峰
2020-10-05 13:13
新聞
國內
南方澳斷橋調查報告出爐!運安會:宜蘭縣府移交至航港局後3年未檢測
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5日公布南方澳大橋斷裂事實資料報告,發現部分鋼纜中的鋼絞線發黑鏽蝕,卻因當時無檢測規定,竟無人知,而橋面厚度整修後變厚,承載受影響情形要再追查。
中央社
2020-05-05 14:57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