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分配正義 文章列表
#
分配正義
約 19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簡錫堦觀點:「工資缺口」是貧困的根源
曾獲《經濟調查(EconomicEnquiry)》選為「超級經濟學家」的美國印度裔經濟學者拉斐.巴特拉(Ravi.Batra),2015年在其著作《搶救失業大作戰:我們如何擺脫失業、負債與貧窮》(EndUnemploymentNow)書中,提到受雇者認真工作、增進職能,卻還面臨失業與貧困的威脅,原因在於工資過低和財團壟斷。他提出「工資缺口理論」來詮釋勞動貧窮的根源,有助民眾很快洞悉貧窮原理。
簡錫堦
2025-02-13 06:40
地方新聞
高雄
高雄有春!許銘春:三無候選人要打三有選戰 競選辦公室成立
日前宣布投入民進黨高雄市長黨內初選的前勞動部長許銘春,於昨(10)日成立競選辦公室,許銘春表示,面對這場選舉,她無官位、無資源、無樁腳,但是她有願景、有經驗、有衝勁,「三無」候選人要打「三有」選戰之下,她提出「小海報」計畫,公開向市民徵求海報牆,以迎戰對手的大看板。
徐炳文
2024-11-11 19:58
新聞
政治
立法院本周遍地烽火!吳思瑤盤點排審議案:5把利刃刺入台灣的心臟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財政委員會本周議程中,要審公投法、財劃法,藍綠皆甲動因應。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立法院本周遍地烽火,5把利刃刺入台灣的心臟,刀刀見骨毫不留情。
黃信維
2024-11-04 11:36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劉育偉觀點:不對等的分配─犯罪受害人舉證型態改變的可能性
2024年9月20日憲法法庭以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宣告死刑有條件性的合憲後,又勾起社會重大矚目刑事案件之被害者家屬對於司法公正性的質疑,此次釋憲已是繼司法院釋字第194號解釋(1985年)、釋字第263號解釋(1990年)、釋字第476號解釋(1999年),第4次的違憲審查,審查結果雖然字面意義為合憲,但其所附加的條件限制,可能致爾後判死機率幾乎困難重重,事實上已是「假」合憲「真」廢死,無怪乎蒙受刑事被害等弱勢家屬遲遲無法平復滿肚委屈,社會上也充斥著對於不公平的抱怨。
劉育偉
2024-09-25 06:4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科技
經濟
觀點投書:高額碳費對民生經濟影響有多大?從房價物價看減碳必經的「綠色通膨」
台灣正在進行一場名為「淨零碳排」的關鍵轉型,為此環境部今年成立了碳費審議委員會,並在日前公布了3項碳費子法草案,為台灣的碳定價政策積極部署。但碳定價卻是一把雙面刃:必須給予排碳源轉型壓力,又要避免引發「綠色通膨」。碳費徵收多少?如何徵收?未來要怎麼調整?以上都是讓政府不得不慎重決策的嚴肅課題。
張慶華
2024-05-09 06: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黃丙喜觀點:陽明交大的倫理難題
人是英雄,錢是膽。大學做為財團法人,財務也是發展的泉源,不能自命清高。然而,大家想想如果世界上錢能買到一切,這是幸福人間嗎?正陷於客家校園蓋商辦大樓與否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值得深思!
黃丙喜
2024-05-09 05:50
新聞
政治
貧富差距暴增因人民無遠見?藍委轟官員找藉口:受薪階級難享經濟成長果實
主計總處29日公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家庭財富貧富差距30年間自16.8倍暴增至66.9倍。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30)日在臉書直指,主計總處官員當然必須為這樣驚人的結果找理由,但理由竟然是因為30年前沒買股票、沒北漂置產,「千錯萬錯,都是人民自己的錯?」
戴祺修
2024-04-30 11:36
新聞
政治
太陽花成員四散各政黨 總指揮魏揚挺時力:陣營能轉換但記得把價值帶上
力拚政黨票,時代力量今(13)日起發動街頭開講,首場由黨主席王婉諭、立委邱顯智、東吳大學教授胡博硯及前太陽花運動總指揮魏揚等人出席。對於許多過去參與太陽花的成員都分別加入不同陣營,魏揚說,他認為人可以轉換陣營,但請記得把價值隨身帶上。
羅立邦
2023-12-13 13:2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經濟
謝錦芳專欄:台灣貧富差距令人不安的真相
「護國神山」台積電創造了許多奇蹟,讓台灣成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成為台灣的驕傲。依據台積電年報,台積電最高主管薪酬去年均超過新台幣6億元,其全球員工平均要花9輩子的努力,才賺得到。台積電員工薪資已是業界最優的,如此巨大的差距突顯了台灣貧富差距的殘酷現實。
謝錦芳
2023-11-12 06:40
新聞
政治
第8屆慈濟論壇11日登場 6大範疇論壇尋找不平等解方
世界當前動盪不安,俄烏戰火未熄、以巴衝突又起,各國民生物價不斷攀升、氣候災難在各地頻傳,全球面臨人禍與天災威脅的同時,來自環境與制度的缺陷,越來越加深弱者所承受的苦難、加劇與文明背道而馳的不平等鴻溝。
駱肇樑
2023-11-08 09:00
VIP
公共政策
新新聞
排富補助老人健保費 是為了老人、年輕人,還是選舉?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以「一個不能少」,提出排富全額補助老人健保費政見。在台灣,每到選前候選人提出各項嘉惠老人福利政策早已成常態;惟國內因人口老化快速、年輕人低薪,以及健保保費費基不公等因素導致的世代不正義日益激化,醫療改革團體認為,侯友宜的政見是在不正義的現況下,強化世代資源分配不公的現象。然而根據某媒體所作的民調,侯友宜該項政見竟也贏得青壯人口相當比率的支持,頗為令人玩味。
黃天如
2023-09-14 09:1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奧本海默》的啟示─死神帶來分配均等,台灣走向丹麥
在美國「芭比海默」的電影風潮下,台灣首周票房與美國相反,《奥本海默》的票房是《芭比》的兩倍。這顯示擁有護國神山台積電的台灣是理工大國,也突顯了台灣在國際政治上是美國的小弟,但在文化上更接近日本,芭比娃娃在台灣顯然沒有哈囉kitty那麼受歡迎。
黃德輝
2023-08-08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基隆捷運沒有「基隆」是因為基隆河的阻礙
「太陽餅沒有太陽、基隆捷運沒有基隆」是台灣最近流行的諷刺笑話。5月24日在接受議會質詢時,基隆市長謝國樑說,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路線若能連接安樂區通勤路段,沿路廊進入市區並連結至基隆火車站,對於基隆交通規劃及改善將有極大的助益。
黃德輝
2023-05-27 13:3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北北基桃台鐵捷運化,沿線土地興建社會住宅解決高房價
執政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5月16日到政大演講,被學生問到青年最關心的「高房價」、「政府與建商勾結炒土地」等居住正義、世代利益分配問題。賴回答「房價有在下降」不符社會觀感引起反彈。而政府與建商勾結炒土地,更可以從高鐵沿線各站的土地炒作、規劃20年北宜直鐵突然改為北宜高鐵、中捷事故肇事建案是政府縱容興富發炒土地造成的惡果、許多包括藍綠政治人物收授興富發建設大量政治獻金諸多案例證實。
黃德輝
2023-05-21 13:30
新聞
政治
批民進黨「情緒勒索弄臭抗中保台」 王婉諭:製造內部敵人謀取政治利益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日前接下時力黨主席的職務,近日也接受多家媒體訪問,問及時力在2024的定位與策略,與其他政黨的差異。對此,王婉諭18日於臉書表示,時力對於捍衛主權、保衛台灣,進而推動國家正常化的基本立場是很清楚且堅持的,他也批評民進黨政府7年來把「抗中保台」當成忠誠檢查的符令,只會弄臭「抗中保台」,降低國家正常化的正當性。
陳亭蓁
2023-03-19 19:51
新聞
政治
通勤月票吃到飽拍板 民眾黨:一次性撒幣補助將成「經濟果實的小偷」
行政院23日通過交通部《中央促進公共運輸使用方案》,針對北北基桃、中彰投、南高屏三大都會圈提出通勤月票方案。民眾黨立委賴香伶、邱臣遠今(24)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政府不應該用特別預算挹注常態性支出,也不能「只管補助、不顧服務」,撒幣無法改善民眾用路安全,只會讓政府淪為「經濟果實的小偷」。民眾黨呼籲,應該快點推動《交通安全基本法》完善法規罰則,才能終結交通亂象,洗刷台灣「行人地獄」污名。
潘維庭
2023-02-24 21:34
新聞
政治
反對蔡政府「亂撒紅包」 民眾黨:掩蓋政策錯誤比勞健保基金重要?
民眾黨團7日上午舉行「分享經濟果實還需實踐分配正義」,反對立法院新會期將審查《全民共享條例》,民眾黨團呼籲,政府應以「社會公平正義」原則分享經濟果實,在撥補台電及勞保的同時,提升電網韌性,並及早推動勞保改革。
陳嬿婷
2023-02-08 01:05
評論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五度判死,撤銷發回?評峨眉停車場殺人案件
「日前被告陳福祥五度判死刑,最高法院是否再度撤銷發回更審?」峨眉停車場殺人案件(下簡稱該案)客觀記事略以:「陳福祥(當時假釋中)於北市西門町峨眉停車場持槍連殺二人,案經檢方起訴後,法院五度判死刑。」準此,陳嫌殺人罪責明確,事實審法院歷審均判處死刑,但為何該案最高法院迭次發回更審?
楊岡儒
2023-01-27 14:2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王瀚興觀點:好事得快做多做,也談春節後發放現金
財政部統計去年超徵新台幣4500億元,蘇貞昌院長進一步宣布,1800億中將預留400億因應不時之需,其餘1400億讓全民從小到老共享經濟,每人6千元,經妥善規劃後,經行政院會通過後送請立法院同意,希望開春後,予全民新春的祝福。可謂及時雨,強心針,但面對些意氣用事、立異為高反對發放現金的謬論,筆者容有不同意見。
王瀚興
2023-01-06 14: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筱淇觀點:是否應還稅於民?傾聽民意就有答案
最近還稅於民的論點掀起廣泛討論,支持還稅於民的人認為,民眾過苦日子,政府理應苦民所苦,應效法美國、新加坡、香港的做法,將超徵的稅收直接還給人民。反對的人則認為,應將超徵稅收用於還債,填補不斷擴大的財務黑洞。根據預算法59條規定,稅收超徵應一律繳庫不得挪用,因此,超徵的稅收依法可還稅於民或還債,首先必須解決的,就是適法性的問題。無論是法源、超徵原因或超徵稅收用途,財政部應該儘速通盤檢討,負起責任儘速向全民說明,而非將此稅收超徵用途歸納為歲出預算,直接將球拋給主計總處去面對。
林筱淇
2022-12-29 15:00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