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台灣2016年的18歲以下兒童、青少年,因受虐而死亡的人數,已創下歷年新高,平均每周有2.4名兒童及青少年死亡。如果進一步按年齡分析,2012年至2014年受虐兒少的年齡在6歲以下者,比例由20.8%上升至22.6%,相當於每5名受虐兒少中,有1人是年齡未滿6歲的「小小孩」,因為許多「小小孩」並未進入校園,有些甚至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遭遇,所以外界較難察覺其遭受不當虐待之情形。根據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進一步分析資料顯示,兒少施虐者,以受害兒少的父親或母親最多,親戚及其他照顧者反而次之,至於常見的虐待形式,包含身體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遺棄等等。此外,根據家扶基金會的分析,近年來受虐兒少的年齡層除急速下降,許多兒少受虐致死的悲劇,都與家庭壓力、婚姻失調、藥癮、酒癮、精神疾病等問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