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個體獨立 文章列表
#
個體獨立
約 1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財經
歷史
專欄
許詠翔觀點:汽車產業的喬峰,因兩個國家利益衝突英雄變通緝犯
1999年3月27日,法國的雷諾汽車按照每股400日元的價格,以54億美元收購日產汽車36.8%股權,成為日產的大股東。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在2000年受雷諾指派來到日本,擔任日產汽車社長。
許詠翔
2024-09-08 06:2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文言文消弭個體意識,沒有成為教材必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林白水
2023-12-12 06:00
新聞
政治
侯友宜稱不怕辯論 喊話藍白合要不設前提才能談
2024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針對外界關注藍白合進度,雙方陣營證實將在14日下午見面協商,對於民眾黨堅持先辯論再比民調,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12)日在YahooTV節目《今天誰來沛》表示,既然要合作就是要包容不同意見,一定是沒有設前提才可以談,如果一直嫌東嫌西,又把很多堅持擺上檯面,那還要怎麼談合作?
駱肇樑
2023-10-12 17:20
VIP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唐高駿專文:疫情下,請還給醫師專業自主空間
新冠肺炎大流行,台灣近來出現一些行政指令凌駕醫療專業的情形,從確診判斷同意快篩陽性取代Pcr陽性、只允許65歲以上或有慢性病的患者使用Paxlovid,到1小時內盡快給藥;期盼疫情當前,能尊重第一線醫師的專業自主。
唐高駿
2022-05-31 14:40
評論
政治
專欄
許詠翔觀點:大家學打靶保衛國家!我說你的槍呢?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紛爭,應該是開春以來最大的國際新聞了。筆者看到一則電視新聞講到有一群烏克蘭民眾去學習射擊打靶,希望在俄羅斯軍隊來襲的時候,貢獻自己的戰力阻止入侵者。
許詠翔
2022-02-20 14:2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不吃不喝16年才能買到一間房?過來人曝小資族3個更好選擇,在大城市裡生活也能很輕鬆
孩子大了,做父母的總希望能夠幫忙孩子支付房貸頭期款,讓他們可以順利成家立業。畢竟,以現在年輕人的薪資水準,想要獨力買到人生的第一間房,是非常不容易。於是,最近我經由朋友介紹的房仲協助,自己有空也會上網了解市場行情,開始幫孩子找間好房。
王淑華(小黛)
2021-10-13 11:25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去哪了!?武漢肺炎疫情惡化,中國最高領導人未公開露面已7天
自1月28日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會見世衛總幹事以來,習近平已經第七天沒有在螢光屏前露臉了。習近平去哪了?隱身又透露出什麼訊息?
自由亞洲電台
2020-02-05 10:11
風生活
心理
為何人寧願在感情中受傷,也不願離開不適合的對象?心理師道出遍體鱗傷也要愛的殘酷原因
「就算他都在外面亂來,可是還會回來找我,那應該還是愛我的吧……」
陳彥琪
2019-10-01 06: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一張羅盤地圖看懂Uber與Lyft的改朝換代,如何使用新力量成功動員?:《動員之戰》選摘(2)
Uber與Lyft之戰,就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大戰。故事的起點,Uber拔得頭籌,但為何Lyft卻迎頭趕上,甚至獲得更多掌聲?
傑洛米‧海曼斯
2019-08-15 05:10
風生活
風歷史
王超華:黨權無法挑戰人民主權
1989年的天安門抗爭,適逢前所未有的眾多國際媒體匯聚北京,報導中蘇兩黨首腦自1960年代分裂後的首次會面。在尚未普及互聯網的時代,他們的文字報導和電視影像令全世界震驚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反當局示威,並在其後的「六四」血腥鎮壓中,見證了中共專制政權的殘暴和北京市民英勇無畏的抗暴犧牲。
匠心文創
2019-06-25 18:41
風生活
科技
AI愈來愈強,人類該怕?其實比起被機器人取代,眼前有更大危機逼近,但多數人竟無感…
「人們看見機器人走在路上殺人之前,他們都不會知道如何應對,因為這個場景聽起來太不真實。」特斯拉公司執行長,鋼鐵人馬斯克不只一次公開發表他對AI發展的擔憂,其強烈立場在AI高漲的聲勢下一度激起許多不安和辯論。
維京人酒吧 Viking Bar
2017-10-20 11:54
評論
風生活
風書房
生命延長之後,要面對的是什麼?─《如何老去》選摘(5)
長壽固然帶給我們希望,與此同時,現代化也在改變著長壽這一路的風景和內涵。現代化和長壽這兩件事的合力之一,是改變了疾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疾病種類如此繁多,醫學已經進步到,再沒有人是健康的了。眾多的醫學資料和指標對人們來說,已經不是提醒,而是災難。「生命中許多正常的過程,如生、老、性、死和不快樂,都可以拿來醫療化」,進而商品化。越來越多的「疾病製造」,把生命正常過程當作醫療問題,把個人問題和社交問題當作醫療問題,把致病風險當作疾病,把罕見疾病當作四處蔓延的流行病,把輕微症狀當作重病前兆。
常青
2017-08-30 05:10
地方新聞
環保議題融入作品 美髮系畢展「水母頭」「海螺頭」控訴海洋污染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5-10 18:00
評論
風生活
國內
風書房
駱以軍VS董啟章:如果幹下那種事的是自己的孩子
同為一九六七年生,台港兩位作家駱以寫、董啟章以一年書信往返,筆談創作途中風景,困頓常多於歡愉,彷如在各自的荒墟探險之夢中尋找出口又是自難自苦地更深入,並對這時代整體遭棄廢墟般的失重荒蕪感的持續總體檢。文中,「瘦」的是董,「肥」的是駱,不論肥瘦,他們以沈靜的文字,為彼此的孤獨療癒。
駱以軍
2016-05-13 07:10
評論
兩岸
萬延海專欄:中共欲把「非國有」組織納入體制
就在大陸當局有限開放境內社會組織(大陸當局對境內非政府組織的官方用語)登記和多方面購買社會組織服務,以及加強對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和防控之際,中共不僅提出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和統戰工作,並於近期做出要求社會組織設立黨組的決定,以加強黨中共的一元化領導地位。
萬延海
2015-06-19 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