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人權紀念碑 文章列表
#
人權紀念碑
約 3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吳俊宏觀點:意識形態作祟下的國家人權博物館
人們總喜歡把當年的國共內戰,看是一場國共兩黨為爭奪政權的惡鬥,而事實上,這場內戰的深層本質是中國國內的階級對抗,是由代表工農大眾利益的共產黨(這可從革命成功後4億農民每位都分配到一塊小土地證明),對抗代表地主、官僚、買辦、土豪劣紳利益的國民黨,它本質上是一場革命與反革命的鬥爭。在這場鬥爭中,中國共產黨由於揭櫫社會主義的理想,力行社會主義的主張,因而深獲眾多知識菁英及工農大眾的認同,最終取得勝利。
吳俊宏
2024-06-09 05:50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詹威克觀點:好好送別蔣介石的難題
在許多台派人士的心目中,不徹底清除所有和蔣介石有關的象徵,就是「轉型正義」失敗、台灣就不可能迎向光明的未來、社會也不能撫平蔣介石政權所造成的傷口,最大的目標就是他們口中的「中正廟」。
德國之聲
2024-04-26 06:40
地方新聞
新北
人權博物館「威權統治受難者追思會」 史哲: 理解過去前輩受壓迫的犧牲,才能更為團結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3日上午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行「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文化部長史哲、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副處長石樸、槍決受難者張樹旺三子張俊明、臺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長陳中統、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理事長吳建東、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總會長周弘奇、臺灣二二八關懷總會代表林黎彩女士及受難者前輩,逾百名全國政治受難者與其家屬們一同出席。
陳逸群
2024-03-25 19:03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羅國俊專文:告別暗夜哭泣的一代
結識朝平多年,他曾經是我的主管,現在又是我的鄰居,但從他的書中才知道,在兩岸隔絕,音信不通的年代,他的父親常因思念大陸母親,半夜驚醒,嘶吼、嗚咽。
羅國俊
2024-02-10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吳俊宏觀點:轉型正義的最後一課
在國家人權館景美園區內,有一座人權紀念碑,碑上鏤刻著八千多位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受難者名單,最近該館擬依據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政治案件當事人資料彙整清單」,約二萬多人,進行篩選以增錄在紀念碑上,為此該館擬定篩選的作業要點草案,並邀請專家學者討論,草案規定何者應予錄名,何者不予錄名,這其中最引人疑惑且覺得荒謬的是81位不予錄名的名單。
吳俊宏
2023-04-16 15:00
評論
政治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簡學義觀點:壓碎在人權紀念碑下的人格權
建築的智慧權長期被忽略,省(市)建築師公會業務章則第二條明載:「⋯建築師⋯⋯受委託⋯⋯運用其藝術及技術之學術與經驗盡其業務⋯⋯。」,建築師以其專業從事規劃設計,同時,需有成就藝術的自覺,社會亦應給予相對應有的尊重,這是一個成熟社會自然會呈現的文化品質,而非端賴智慧權的保障。然而,建築生命全週期長,增修改建難免,對原建築創作的尊重備受考驗。
簡學義
2023-02-05 15: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莫忘火燒島上的歷史記憶─不分藍綠都該看《流麻溝十五號》
風傳媒刊登一篇好文〈《流麻溝十五號》真實故事更殘酷!他揭六個電影沒說的絕望真相,台灣人都該看〉但很遺憾,是國民黨政府半個世紀洗腦教育?《流麻溝十五號》在南投電影院被逼著提早下片。受難者張常美是南投草屯人啊,一九五0年四月十日,她被叫進校長室,和其他自治會成員先後被帶走,時年十八歲的她開始十二年又一百天的監獄生涯。其實電影中很清楚看到,白色恐怖的受難者是不分本省與外省,不少自由主義的外省菁英一樣受難。
朱孟庠
2022-11-28 13:3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文化
改變李應元黨國思想的轉捩點─中壢事件:《戰後「黑名單」》選摘(3)
(二)李應元先生訪問紀錄
薛化元
2022-11-25 13:1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白色恐怖─誰是受害者?《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選摘(1)
英文有個說法,叫「collateraldamage」,附帶傷害。這個用語最早是出現在六〇年代的越戰,指的是美軍當時在打擊越共軍事行動,造成了許多平民傷亡。這些平民雖然不是目標,但還是死了;國際間就把他們稱為「附帶傷害」,後來這個用語被擴大使用,用來形容明明什麼都沒做,但只是因為運氣不好,就成了受害者的人。這次《說故事的人》要訪問的陳慧瑛,就是個附帶傷害。
范琪斐
2022-10-22 13:10
裴洛西是誰?近年訪台最高階美國官員之外,你可能不知道的她
2022年8月2日晚間10時許,今年82歲的民主黨籍現任美國眾議院議長南西.裴洛西(NancyPelosi)搭乘專機降落台灣。
簡恒宇
2022-08-03 09:4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呂昱觀點:抗爭者&冤屈者—政治受難者的敘述困境
謹以本文對所有幕前幕後曾經參與過促轉會工程的伙伴們致上謝意與敬意
呂昱
2022-06-08 14:20
風生活
世界
「中國情報部門厚顏無恥到簡直像拍喜劇」歐巴馬親自揭露首次訪中秘辛!
七星期後,空軍一號在北京降落,這是我首次正式訪問中國。我們按照指示把所有非政府電子設備留在機上,同時抱持一切通訊都被監控的心態來應對。
商業周刊
2020-12-11 17:47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余杰專欄:綠島是台灣的隱喻
有時候,虛構的小說反而是敘述歷史最正確的方式。──楊小娜
余杰
2020-10-11 06:20
新聞
政治
參觀兒童權利特展 蔡英文:台灣要強大,自由、民主、人權很重要
總統蔡英文今(13)日上午前往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參觀「我是兒童,我有權利」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周年主題特展,並與負責導覽的「大人思想研究社」小朋友交流互動,蔡表示,這個地方值得每個台灣人都來走走看看,瞭解當年被關押在這裡的人失去自由及人權被侵害的過程,讓我們每代台灣人都不會忘記這件事情。
顏振凱
2020-06-13 17:02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吳俊宏觀點:記1978年世界人權日綠島監獄政治犯大絕食
在綠島東北角,蔚藍的海邊,矗立一塊巨石,石上鏤刻著「綠洲山莊」四個大字,但這地方並非一般的觀光度假山莊,它是兩蔣獨裁統治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正式名稱叫「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
吳俊宏
2019-12-10 05:50
新聞
政治
歷史
「二二八已成台獨提款機」張亞中:應表揚當時的「辛德勒」與「何鳳山」
表態參選2020年總統、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26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目前的人權紀念碑以「刑期」分類為槍決、徒刑、感訓、無罪等,但他主張應依「性質」分類白色恐怖受難者,而不該雞兔同籠,將冤錯假案、中共地下工作者、台獨者混在一起,應將三者分開討論。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也呼應此說,認為爭奪政權「失敗者活該被槍斃」。
陳煜
2019-02-26 19:40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吳俊宏觀點:釐清藍營面對轉型正義的思維
自從民進黨針對白色恐怖推出轉型正義,並迅速通過「黨產條例」及「促轉條例」後,轉型正義就被夾殺在藍綠統獨的的政治操作間,動彈不得,舉步維艱,就像早產的嬰兒,一出生就面臨生死的掙扎。
吳俊宏
2019-02-09 07:10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觀點
鄧鴻源觀點:看看德國與以色列,再想想台灣
文化部長鄭麗君22日出席資深藝人春節餐會,卻遭資深藝人鄭惠中突然出手賞鄭麗君一巴掌,引發眾人不平。鄭惠中這一巴掌,到底其問題出在哪裡?
鄧鴻源
2019-01-27 06: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笑蜀專欄:我的台灣轉型正義之旅
兩蔣時代的國家暴力,以及國家暴力製造的種種苦難,於今天的臺灣人來說,可能只是故事而已。但從我們大陸人的眼光來看,決不只是故事。仇恨,仇恨引發的邪惡,尤其仇恨引發的國家暴力,這些問題到底如何面對,在臺灣可能不是坎,但在大陸,將來一定是坎。
笑蜀
2018-06-17 05:50
新聞
政治
國內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揭牌》「現在有一個把轉型正義做好的機會」蔡英文提2項期許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7)在綠島園區舉行揭牌儀式,總統蔡英文致詞表示,人權館是「國家級」的人權基地,「掛牌」就是新工作的開始。她亦提出兩項期許,其一,盼人權館強化人權教育能量,除了面向社會,更應協助政府機關;其二,以人權做外交、拓展國際交流。
周思宇
2018-05-17 13:13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