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亞裔歧視 文章列表
#
亞裔歧視
約 2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文化
亞裔歧視?美國吊銷超逾1700名留學生簽證,中國、印度學生受重創
在中美關稅戰升溫之際,中國媒體援引美國統計數據指出,截至22日,美國已有超過270所大學撤銷了1700多名留學生的簽證,主要影響來自中國、印度等國的學生,規模之大前所未見。許多遭遇此情況的中國留學生表示,他們對於簽證被取消的原因一頭霧水,僅知道曾有酒後駕駛、超速或休學等紀錄。有學生坦言,留美的不確定性正在明顯上升,「已經成為無法忽視的問題」。
兩岸中心
2025-04-26 09:07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川普還未上任就讓美國亞裔提早被趕入陰影
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2025年1月20日,時年78歲的川普將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的第47任總統。但是川普還未上任就讓美國亞裔提早陷入不安和恐慌,原因是川普宣佈其移民政策的核心任務是驅逐超過2000萬非法移民,這讓已經在美居住的亞裔和非裔群體感到恐慌。數據顯示,亞裔美國人長期以來是無證移民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從2000年至2015年,無證亞裔人口翻了一番,這些年間,他們移民在美國安家落戶,而如今,他們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馬瑞
2024-12-11 05:3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川普二度入主白宮的強硬移民政策令世界再次不安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塵埃落定,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將第二度入主白宮,他已经为即将上任的新政府进行了数个重要的人事任命,寄望於落實自己「美國優先」政策到邊境、貿易、經濟等方面的親信能够安插到執政團隊中,其中川普的首席移民顧問米勒(StephenMiller)將擔任白宮負責政策的副幕僚長,可能進行快而狠的大規模驅逐移民。
馬瑞
2024-11-18 05: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風評
風評:川普灰犀牛奔來,台灣準備好了?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後,拜登災難性的辯論表現,從《紐約時報》、《時代雜誌》到《經濟學人》,媒體紛紛勸退,掀起「換登潮」,川普重新入主白宮的可能性大增。他的回任,勢必帶來激進的經濟民族主義、右派的反移民政策。眼見川普這頭「灰犀牛」迎面奔襲而來,台灣準備好了嗎?
主筆室
2024-07-03 07:2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愈演愈烈的亞裔種族歧視正讓美國亞裔 捲入國家層面的「交火」
在 2024 年總統大選之前,「停止歧視亞太裔」( StopAAPIHate)和「華人權益促進會」發起的「停止指責」(StopTheBlame)運動將動員人們反對針對亞裔的歧視性政治言論和立法。這場運動的背景是,美國政治領導人的言論和立法已經被許多美國亞裔視為歧視和種族主義。這些領導人正在用反亞裔的政治言論、缺少證件許可和歧視性的監視措施以及跨越數十個州的、違背憲法的土地所有權禁令提案來應對中美兩國政府之間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
馬瑞
2023-10-15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國務院發布最新旅行警告:前往中國須慎行
在中國通過《對外關係法》和《反間諜法》修訂案之後,美國國務院發布最新旅行警告,建議美國公民重新考慮前往中國的旅行,稱中國存在任意執法和錯誤拘留的風險。
德國之聲
2023-07-04 18:08
即時
風生活
台女留學生紐約遭「無差別暴打」頭部噴血!求助外交部「只給1組電話號碼」感到失望 吳釗燮:已推薦律師
一名黃姓女留學生近日在紐約圖書館遭人無差別攻擊,對方在她從廁所出來後無故揮拳朝右腦勺重擊,導致她頭部直接撞上廁所牆角,當場血流不止。同行友人請來圖書館保全,保全卻在警方到場前放走攻擊者,讓黃姓女學生感到十分無助。事後黃女聯繫旅外國人急難救助電話,卻只得到一位「移民」律師的電話,讓她直言「對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感到失望」,對此外交部長吳釗燮今(22日)表示已推薦律師。
朱斐青
2023-05-22 21:34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美國疫情政治化造成的亞裔歧視至今難以消除
美國涉亞裔不當言論一段時間以來甚囂塵上。近日,一些亞裔美國政治家發聲,反對政界在中期選舉期間繼續以此大做文章。根據美國「停止對亞裔仇恨組織」(StopAAPIHate)上月早些時候發佈的一份名為《指責遊戲》的報告,在這類不當言論的煽動下,亞裔人士被當成新冠疫情和美國經濟、國家安全問題的罪魁禍首。該報告分析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間發生的11467起仇恨亞太裔人士事件。結果發現,2255起事件(約20%)與諉過亞裔的煽動性言論有關,而且其中96%與將新冠疫情歸咎於亞裔有關。
馬瑞
2022-12-13 13:30
新聞
國際
在英國遭遇種族歧視怎麼辦?這個華裔女孩創辦網路平台對抗它!
新冠疫情期間,倫敦讀大學華裔女生張怡雯創建了「親愛的亞洲青年人倫敦分會」,希望為亞裔年輕人提供一個為自己權益發聲的平台,也讓更多人了解亞裔文化。
BBC News 中文
2022-08-23 00:00
國際
藝文
「平等始於接受差異」 南韓天團BTS赴美見拜登,共同呼籲遏止仇恨亞裔
白宮例行記者會31日擠進一大群熱切的新聞媒體,亞裔記者站滿了走道,他們在那裡等待的不是白宮經濟顧問狄斯,而是南韓天團防彈少年團(BTS)。在場的美媒記者們紛紛指出,白宮記者會頓時成為BTS的專屬舞台,自從愛嗆媒體的總統川普下台之後,白宮新聞簡報室從來沒有塞進這麼多人過。
蔡娪嫣
2022-06-01 20:46
新聞
國際
國內
一名美國男子將華裔老婦打得頭破血流,一位來自台灣的律師為什麼要為他辯護?
今年3月中旬,76歲的華裔老太太謝蕭珍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唐人街街頭遭到一名白人男子的突然攻擊。
BBC News 中文
2021-07-27 09:00
新聞
國際
停止仇恨亞太裔!美參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反亞裔仇恨犯罪法案」
美國的仇視亞裔情緒接連導致多宗暴力悲劇,兩黨面對愈來愈大的輿論壓力,促使參議院踏出修法的第一步。
德國之聲
2021-04-23 19:1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亞特蘭大槍擊案遇害者的美國生活:孤獨、艱難維生
亞特蘭大按摩中心槍擊案發生七天後,馮道友(DaoyouFeng,音譯)的屍體依然躺在當地某太平間裡無人認領。44歲的她來自中國,在她打工的店裡被射殺,就這樣孤零零死在異國他鄉,而這個國家對她幾乎一無所知。儘管她的名字出現在世界各地媒體的新聞中,當地官員卻找不到一個親人來認領她的遺體。
Esther Fung
2021-04-12 10:47
新聞
國際
下班經濟學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眾多亞裔美國人首度參與社會活動,對抗激增的仇恨犯罪
在矽谷工作的工業設計師BenTang一年前帶著六歲的女兒在公園裡散步時,一群年輕男子從旁邊經過,朝他們吐口水。
Liyan Qi
2021-04-08 10:10
新聞
國際
「我們絕不能向種族主義屈服!」持木板反擊白人暴徒的華裔奶奶,將90萬美元募款全部捐給亞裔社區
上星期在舊金山遭到攻擊的亞裔老人謝蕭珍(XiaoZhenXie)的家人說,她希望把收到的90萬美元捐款反饋亞裔美國人社區,以抗擊種族主義。
美國之音
2021-03-25 10:02
新聞
國際
美國亞裔殺戮》在美國,什麼是「仇恨犯罪」?如何判定?如何量刑?
美國總統拜登周五(3月19日)訪問喬治亞州並發表講話,譴責美國反亞裔暴力事件的增加,並呼籲所有美國人團結對抗仇恨。
BBC News 中文
2021-03-21 11:30
新聞
國際
公然歧視?徵才廣告條件「排除亞裔」 矽谷科技公司挨轟後道歉
一家跨國科技公司在徵求矽谷資訊分析人才的廣告中,因為列出必須「不是亞裔」的條件,引發對亞裔族群的歧視,該公司隨後發出道歉聲明,目前這則網路徵才廣告已下架。
中央社
2021-02-15 15:1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川普連任有風險,蔡英文怎麼辦?
美國輿論界「反川」媒體與「挺川」媒體各自有之,但唯一的共識與交集處,就是川普能否在年底大選順利連任,已經逐漸浮現共同的答案,那就是「難中有難」。筆者不點名「挺川」與「反川」媒體各自為何者,但觀察「福斯」媒體集團的輿情走向,參照可信民調的演變趨勢,年底大選的選舉人與直選兩者票數,恐怕會有共同的結果,不再重蹈2016年的覆轍。
林青弘
2020-07-13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沉默從未保護過、也永遠不會保護我們」 美國華人為「黑人的命也是命」挺身而出
美國華人社區近期熱議「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來自中國的第一代移民與其在美國出生成長的子女,就種族議題展開一場艱困而難得的世代對話。
BBC News 中文
2020-07-05 10:30
新聞
國際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被指控性侵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女性副手人選究竟該挑誰?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民主黨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正在物色副手人選。他曾表示,將選擇一位女性作為競選伙伴。在反種族歧視示威震撼全美之後,拜登會挑選一位非裔女性作為副總統搭檔嗎?
BBC News 中文
2020-06-24 14:00
1
2